致親愛的以太坊社區,
今天,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向大家分享一個重要的決定:我即將卸任以太坊基金會(Ethereum Foundation,EF)執行董事一職,並擔任基金會的新任主席(President)。這一新角色將讓我繼續支持 EF 的機構關係,並進一步拓展我們願景和文化的影響力。對於未來,我充滿感激與期待。這一決定我早在一年前就已做出,而最近發生的事件讓我更深入思考了自己真正珍視的東西。
過去幾周,我對以太坊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尤其是在緊張時刻,當圍繞網絡性能或 ETH 市場價值的爭論湧現之時。這是一個全球性的現象,人們談論以太坊時,彷彿它是他們自己的項目。而恰恰是這種張力,讓我們擁有最大的優勢:以太坊屬於每個人,正因為它不屬於任何一個人。我們的“無需許可”(permissionlessness)文化不僅容忍分歧,更是在分歧中變得更加強大。而在這些紛爭之中,我看到了新的希望之光。這讓我想起,往往在最黑暗的時刻,我們才能清楚地看到北極星——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事物,其實才最值得珍惜。
堅守以太坊的價值觀
那麼,以太坊在這一切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它屬於那些快速迭代、不斷實驗的外層?還是那些像自然和文化一樣緩慢演變的核心?我認為答案並不侷限於某一處。如果我們希望以太坊不僅僅是一個短暫的產品,而是成為世界長期運行的一部分,我們就需要所有層次、不同節奏的協同運作。而如果我們不希望以太坊被侷限於某家公司的短期產品,那麼 EF 絕不能、也不應該主導所有層面。
EF 的職責從來不是去控制或擁有以太坊的所有領域,而是識別生態中的缺口和失衡,並承擔起維護以太坊價值觀的責任。無論是我們所採取的行動,還是我們有意不去幹涉的領域,我們的責任始終是確保以太坊的韌性。這不僅關乎網絡本身,還涉及更廣闊的生態系統——包括人、思想和價值觀——而不只是某個組織的產品。
“可信中立”(Credible Neutrality)的價值並不意味著一視同仁,而是指在關鍵時刻做出有原則的選擇,以維護以太坊的完整性。我們的“減法哲學”(Philosophy of Subtraction)經常被誤解:它並不是極簡主義,也不是為了做“少”而刻意減少,而是一種以結果為導向的設計思維。減法不是過程,而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一個更加平衡、去中心化的生態,而不是讓任何單一實體(包括 EF)主導以太坊的發展。
在哲學的指引下前行
EF 通過“僅承擔最適合自己承擔的責任”,推動了新的項目、組織和英雄的誕生。正是這種哲學,幫助以太坊成長為有史以來最龐大的去中心化生態,同時保持了其無限潛能。以太坊可以無所不在、服務所有人,每個領域都由最聰明的頭腦推動著,而最重要的是——它必須保持自由,不受任何單一實體的控制。這些價值觀就是我們的北極星,它們引導我們實現以太坊“世界計算機”的最初願景。
這份哲學滲透在我們所做的一切之中。例如:
- 我們不控制核心開發者(All Core Dev)會議,而是引導它,使技術決策能夠通過社區智慧自然浮現。
- 我們推動客戶端的多樣性,不僅是數量上的多樣性,更要確保它們由生態系統中不同的團隊維護,以避免單點故障。此外,我們的客戶端激勵計劃也在支持這些團隊的工作。
- 我們協調研發(R&D)互操作性研討會,因為真正的突破往往來自不同團隊的思想碰撞。
- 一些努力最初只是我們播下的種子,比如賬戶抽象(Account Abstraction)和跨 L2 協作。但它們的設計初衷是超越 EF 的初始投入,如今已經在社區的培育下蓬勃發展。
- 以太坊合併(The Merge)——向權益證明(Proof of Stake)的轉變——堪稱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不僅因為它需要在數千個應用無縫運行的情況下執行,更因為它需要微妙的平衡:既要有領導力,又不能失去去中心化的協調能力。
- Devcon 已經發展成以太坊生態中獨特的存在。它不僅僅是一場普通的會議,而是一個由社區領導的、圍繞不同領域進展展開的空間。雖然這種方式讓協調變得更復雜,消耗更多時間和資源,並增加了不確定性,但我們相信這是最能體現以太坊本質的方式——一個由無數相互獨立但又緊密相連的社區組成的網絡。而 Devconnect 自 2021 年起也成為這一理念的自然延伸——提供深入、專注的協作空間,同時讓不同社區以自己的方式領導前進。
以太坊基金會的演進
我一直鼓勵團隊牢記一個關鍵原則:EF 必須像以太坊一樣不斷進化。但我們不能像傳統公司那樣發展,因為我們的目標不是讓 EF “勝出”,而是確保以太坊在長期內成功,並始終堅守核心價值觀。隨著生態系統需求的變化,我們的關注點也從“EF 該如何執行?”轉向“以太坊該如何實現?EF 應該扮演什麼角色?”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後退,而是意味著我們要以更有目的性、更有策略、更有意圖的方式前進,並始終以維護以太坊的完整性和價值觀為使命。
- 減法,而非極簡主義
- 長期可持續性,而非短期收益
- 深思熟慮的複雜性,而非過度簡化
- 引導,而非控制
- 自適應增長,而非僵化結構
- 有目的的演進,而非企業式擴張
- 社區領導,而非主導
獨一無二、不可取代
見證生態系統的成長,是一件令人驚歎的事情。七年前,我加入 EF 時,以太坊的聲音還很少,建設和維護網絡的人也更集中在少數幾個地區。當時,我更願意稱自己為“自由夢想家”(Eclectic Dreamer),而非“執行董事”。我經常問自己:是什麼讓以太坊不僅與眾不同,更是不可替代的?答案始終清晰且深遠:真正的韌性,根植於以太坊的價值觀。以太坊的成長並不像機器,而更像是一座花園,依靠生物多樣性不斷茁壯,蓬勃發展,因為整個遊戲是無限的。這就是“無限花園”(Infinite Garden)理念的由來。
當我們聽到某人說“在我的國家,去中心化是唯一的出路”時,我們就會意識到,以太坊的技術選擇蘊含著深遠的人文意義。這場無限遊戲不是 EF 一家能獨自完成的,但我們會繼續捍衛那些讓以太坊的技術和社會創新得以持續造福人類的價值觀。
感謝
一年前,我首次與 Vitalik 討論轉任主席的可能性時,我的初衷是繼續培育以太坊獨特的文化,並作為一座橋樑,讓以太坊與更廣泛的全球社區建立聯繫。正如“節奏分層”理論所述,文化的演變最為緩慢,但它卻是所有其他變化的堅實基礎——正如斯圖爾特·布蘭德所說:“如果緩慢的部分不會偶爾讓人感到沮喪,那它就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文化超越市場週期的波動,在寒冬裡支撐著我們,在春天到來時推動我們向前。
感謝過去七年裡陪伴我旅程的每一個人,感謝那些鼓勵我始終忠於自我的人。發展 EF 並支持以太坊的過程,常常需要非傳統的方法,也需要做出挑戰傳統組織智慧的決策。我無比感激那些激勵我保持勇敢的人,讓我相信,堅持我們的價值觀,終將照亮前行的道路。這一路並不容易,但沒有你們的陪伴,我無法走到今天。同時,我也深深感謝以太坊基金會的所有成員——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是你們的耐心與勇氣,讓這場非凡而不拘一格的旅程成為可能。
感謝所有不斷提醒我——我們為什麼在這裡的人。
讓我們繼續在這座花園裡耕耘。
——宮口綾(Aya Miyaguc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