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加密友好正在變味:政治操盤、市場收割,最後擊穿中本聰的烏托邦》

avatar
MarsBit
03-04

市場

特朗普來鵝城(Crypto)只辦3件事,掙錢、掙錢、還是他媽的掙錢!

來晚了,兄弟們!這加密市場的錢,早被特朗普收到90年後了!

看見沒?這就是鵝城新發的幣--$Trump!

黃四郎收錢要立個牌坊,特朗普收錢連褲衩都不用穿!

翻譯翻譯什麼叫驚喜!

驚喜就是他嘴上喊著加密革命,手裡攥著老鼠倉,褲兜裡塞滿了你爆倉的籌碼!

抄底?抄什麼底?底早被他炸成礦坑了!

殺人誅心!殺人,還要誅心!

——當市場崩盤時,比價格更早垮塌的是人心。

市場

2025年3月4日,比特幣價格跌破83000美元,以太坊跌至2000美元關口,整個加密貨幣市場單日蒸發市值超3000億美元。

這場暴跌不僅讓投資者回憶起2024年末特朗普勝選時“比特幣10萬美元”的狂歡,更揭開了美國加密政策的另一面——一場由政治操盤、家族利益與市場收割交織的荒誕劇。  

特朗普自2024年競選以來,以“加密革命者”自居,宣稱將推動比特幣成為國家戰略儲備、放鬆監管並“讓美國成為全球加密之都”。然而,隨著其家族代幣$TRUMP的內幕交易曝光、政策承諾的落空,以及市場暴跌後“提款機”本質的暴露,加密社區的樂觀情緒正迅速轉化為對政治操縱的憤怒與警惕。  

政治操盤的本質:家族利益與加密收割鏈  

特朗普的加密政策並非一場技術革命,而是一場精心設計的資本遊戲。其核心邏輯是“政策喊單—市場拉盤—家族套現”的收割鏈條,而主導者並非特朗普本人,而是其子小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 Jr.)背後的加密利益集團。  

 1. $TRUMP代幣:內幕交易與財富轉移  

市場

2025年1月,特朗普家族推出個人迷因幣$TRUMP,其團隊控制80%的代幣供應量,市值一度突破500億美元。鏈上數據顯示,多個關聯錢包在代幣上線前大額買入,並在政策利好發佈後拋售。截止發稿,Trump已從上線高點77美金跌至當前12美金,跌幅高達85%。

這種操作與特朗普的加密政策聲明高度同步:  

- 政策利好發佈前:家族錢包提前佈局;  

- 市場拉盤期:特朗普高調宣佈“加密貨幣戰略儲備”;  

- 套現離場:政策細節模糊化,代幣暴跌。  

 2. 政策工具化:加密儲備名單的遊說黑箱  

雖然比特幣和以太坊被視為核心儲備資產,但XRP、SOL、ADA等代幣的入選卻引發了大量爭議。公開資料顯示,SOL和XRP的開發團隊曾向特朗普的“海湖莊園”相關基金提供資助,並在其競選期間投入了可觀的遊說資金。同時,ADA基金會也被曝與共和黨議員私下達成協議,承諾推動有利於該代幣的立法。這一系列舉措讓人懷疑,特朗普此舉更像是“投桃報李”的政治交易,而非基於技術實力或市場價值的理性決策,為特定代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總統級推廣”。

這種政治因素的介入,不僅削弱了比特幣作為儲備資產的公信力,也讓市場對該計劃的公平性產生質疑。一旦加密貨幣儲備成為政治博弈的工具,其可信度勢必受損,甚至可能阻礙聯邦層面的比特幣儲備法案通過,使整個計劃陷入困境。

推薦閱讀:大的來了!特朗普喊單XRP、SOL、ADA,加密資產全新暴漲

 3. 監管放水:SEC的“選擇性執法”  

特朗普上任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撤回對Coinbase等交易所的訴訟,並停止調查多家涉嫌證券欺詐的加密公司。這種“監管放水”並非為了行業健康發展,而是為利益集團掃清障礙。例如,XRP正面臨SEC訴訟,政策支持可能直接使其擺脫“證券”定性。  

Marsbit銳評:當加密政策成為家族套現的工具,所謂“戰略儲備”不過是華爾街與政客分贓的遮羞布。  

幣圈meme化:從“創新樂土”到“收割廢墟”  

特朗普的加密操盤正在將幣圈推向meme深淵——即短期泡沫狂歡後,留下滿地狼藉與信仰崩塌。  

 1. 市場結構劣化:老鼠倉與散戶絞殺  

- 內幕信息套利:政策利好發佈前,機構與政客關聯方通過OTC市場低價吸籌,散戶成為接盤者。

例如,SOL在宣佈成為納入儲備名單前一週,鏈上大額轉賬量激增300%。  

- 高波動性陷阱:政策驅動的暴漲暴跌加劇了市場波動。3月2日特朗普宣佈儲備計劃後,比特幣單日波動率達12%,而ADA等小幣種波動率超60%,遠超行業均值。Hyperliquid上多個巨鯨在特朗普宣佈消息之前開出高達數億美金的多頭倉位,多個交易所的合約倉位激增,不禁讓人懷疑是否是老鼠倉。

推薦閱讀:覆盤比特幣單日暴漲1萬美元,原因竟是期貨市場主導

 2. 信仰體系崩塌:BTC“去中心化”神話受挫  

比特幣作為“抗審查資產”的原始敘事,因美國政府將其納入戰略儲備而瓦解。美國財政部若持有大量BTC,可能通過拋售或監管幹預操縱市場。例如,美國目前持有約20萬枚比特幣(價值約170億美元),足以通過定期釋放影響供需。  

 3. 生態荒蕪化:VC幣與Meme幣氾濫  

特朗普的政策傾斜導致資本湧向“政治正確”幣種,而非技術創新項目。例如,ADA因學術背景被包裝為“合規代表”,但其鏈上活躍開發者數量在過去半年下降40%。與此同時,Meme幣因特朗普家族的示範效應再度氾濫,消耗了本應用於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  

Marsbit銳評:當政策成為最大的Alpha來源,幣圈已從“技術驅動”退化為“遊說競賽”。  

熊市已至?2025年加密市場的三重死亡螺旋  

當前市場是否已進入熊市?答案是“政策牛”終結後的價值迴歸,但下跌動能可能遠超預期。  

 1. 流動性衰竭:美聯儲降息幻滅與槓桿清算  

- 宏觀流動性收緊:美聯儲因通脹反彈推遲降息,美元指數回升至105,導致風險資產承壓。  

- 鏈上槓杆崩塌:3月4日暴跌中,全網爆倉金額達10億美元,過去10天,加密市場累計爆倉量超過超過100億美元,創2024年以來新高,DeFi協議清算量佔比超30%。  

 2. 政策預期落空:加密儲備的“紙上藍圖”  

特朗普的加密貨幣戰略儲備缺乏落地路徑:  

- 資金難題:2月12日美國財政部公佈數據顯示,從2024年10月到2025年1月,即2025財年的前四個月,美國聯邦政府的預算赤字達到8400億美元,創歷來財年中前四個月赤字的最高紀錄,超過了新冠疫情爆發後財政支出最高峰時期的赤字水平,較2024財年同期赤字擴大3080億美元、擴大幅度58%,購買加密貨幣需國會批准,而共和黨內部反對聲強烈。  

 3. 地緣政治反噬:關稅戰與美元信用危機  

特朗普對鋁、鋼鐵徵收25%關稅,推升製造業成本並加劇通脹,迫使投資者拋售加密資產換取現金。此外,美國將加密貨幣工具化,削弱了美元儲備地位,多國加速推進“去美元化”,進一步打擊加密市場的法幣通道。  

Marsbit銳評:當“特朗普交易”退潮,市場才意識到,真正的支撐並非政策,而是技術創新與全球共識。  

生存指南:散戶如何穿越“特朗普陷阱”  

面對政治操盤與市場亂象,投資者需迴歸本質,制定反脆弱策略:  

 1. 倉位管理:BTC作為“抗操縱硬通貨”  

- 核心倉位:保留至少50%的BTC倉位,因其受政策操縱影響較小。  

- 定投紀律:在暴跌中分批買入,例如跌破80000美元時增加5%倉位,利用波動攤薄成本。  

 2. 趨勢博弈:VC幣與Meme幣的“快進快出”  

- 利好兌現即離場:例如政策公佈後24小時內拋售XRP、SOL等“特權幣”。  

- 止損鐵律:設置10%-15%的硬性止損線,避免成為內幕交易犧牲品。  

 3. 跨市場對沖:美股、黃金與穩定幣組合  

- 美股聯動:加密市場與納斯達克相關性達0.7,可做空科技股對沖。  

- 黃金避險:配置5%-10%的黃金ETF(如GLD),對沖地緣政治風險。  

 結語:加密主義的終極考驗  

特朗普的加密政策實驗,暴露了去中心化世界的致命弱點——當權貴資本與政治權力合謀,中本聰的“點對點電子現金”理想是否註定淪為投機玩具?答案或許在於社區能否重建“代碼即法律”的共識,而非將未來寄託於政治強人的推特宣言。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
Followin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