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調整提供了重新評估配置的機會。
撰文:ChandlerZ,Foresight News
3 月 5 日凌晨,以太坊短時跌破 2000 美元,日內跌幅達 7.00%,創下 2023 年 11 月末以來的低點。
接連的跌幅已經讓一些以太坊巨鯨失去信心。
新火執行董事兼 CEO 和 ABCDE 創始人杜均發文稱,「今天以太坊又回到了 2000 美元,算了下賬,最近一年加倉以太坊,賬面虧損已經超過 2000 萬美元了。實在買不動了,錢還是拿來孵化項目吧,就算失敗還可以收穫經驗和團隊。」
「以太坊已死?」這個承載了無數開發者夢想與投資者期望的公鏈巨輪,如今正面臨其誕生以來最為嚴峻的多重考驗,宏觀經濟陰雲、應用困境、治理中心化質疑以及強勁競爭對手崛起等等,質疑聲再次在市場中迴盪。
以太坊面臨的這場「至暗時刻」能否成為其蛻變升級的轉折點,我們不得而知。但從歷史發展來看,當市場情緒陷入極度悲觀,投資者紛紛離場,質疑聲音達到高潮,創新者們往往能在廢墟上構建更加堅實的基礎。
杜均也強調,「不會割肉賣,繼續看好以太坊生態以及對行業的價值,考慮賣點其他資產加倉降低以太坊持倉成本。」
市場情緒轉變與宏觀經濟壓力
以太坊價格的消極是典型的多層次因果關係。從大環境上看,特朗普將虛擬資產納入戰略儲備的政策利好效應迅速消退,市場情緒從短暫的亢奮狀態迴歸理性,此外全球宏觀環境的顯著惡化,特別是美國經濟滯脹信號的加強。美國第一季度 GDP 萎縮預期被大幅下調,關稅政策轉向引發市場恐慌,VIX 恐慌指數大幅上升,顯示出投資者風險偏好的急劇下降。特朗普政府突然暫停對烏克蘭軍事援助的決定進一步加劇了地緣政治不確定性,觸發了風險資產的普遍拋售浪潮。
在這種大環境下,以太坊作為高風險資產品種首當其衝受到衝擊。市場情緒從此前的過度樂觀轉向審慎甚至悲觀。以太坊在 2023 年底至 2024 年初的上漲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獲利盤,當價格觸及關鍵技術阻力位時,獲利了結的賣盤壓力明顯增加。同時,交易所安全漏洞導致的資金被盜事件也削弱了市場信心,被盜資金的市場清洗過程形成了額外的拋售壓力。
量化交易策略和算法交易的廣泛應用進一步放大了市場波動,當價格跌破 2000 美元這一重要心理關口和技術支撐位時,觸發了更多止損單和技術面賣盤,形成了價格下跌的連鎖反應。
技術因素與網絡活動數據
從技術層面觀察,以太坊網絡的一些基本面指標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疲軟。鏈上交易活動較前期高峰有所減少,儘管總體仍處於歷史較高水平。更具體來看,每日活躍地址數量雖然相對穩定但增長乏力,新增地址增速放緩,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場參與熱情的減弱。
據 Etherscan 數據,以太坊鏈上 Gas 降至 0.683 Gwei,平均 Gas 為 0.684 Gwei,基於現有的 Gas 費用進行代幣交易,平均成本約 0.03 美元。Gas 費收入相比牛市高峰期明顯降低,直接影響了以太坊的經濟模型,尤其是 EIP-1559 實施後,較低的交易費意味著通過銷燬機制減少的 ETH 供應量減少,弱化了其通縮效應。
以太坊基金會治理中的中心化爭議
除市場和鏈上因素外,圍繞以太坊基金會(EF)高層決策的中心化質疑也在近期受到關注,並可能影響投資者對以太坊生態的信任。2025 年初,Vitalik Buterin 公開表示其對 EF 擁有最終決策權,並對社區持續施壓要求改革領導層表示不滿。他警告過度的外界壓力可能導致核心人才流失。這一事件讓人們意識到,以太坊基金會的治理在很大程度上還是由少數人說了算。
這種中心化傾向對以太坊生態系統產生了複雜影響。一方面,核心團隊的集中決策保證了技術路線的連續性和一致性,避免了過度分叉導致的生態系統分裂;另一方面,決策權集中也增加了單點失敗風險,且可能導致網絡發展方向與更廣泛社區利益不完全一致。
實際上,業界長期存在對以太坊基金會決策流程不透明的批評,比如其人事變動往往由內部少數人拍板,社區往往事後被動獲知決定。這種組織治理上的集中,與以太坊宣揚的去中心化理念背道而馳。不少觀察者指出,Vitalik 作為技術領袖在社區事務上影響過大,但 EF 在市場溝通和治理透明度方面相對薄弱。
上述治理爭議疊加此前 EF 資金操作引發的疑慮,例如以太坊基金會多次被曝在行情高點拋售 ETH 套現,引發市場對於「內部人行為」的警惕。雖然 EF 近期也在調整策略,沒有直接拋售,而是將 4.5 萬枚 ETH 轉入 DeFi 獲取被動收益等等。
3 月初,以太坊基金會宣佈新的領導結構,任命 Hsiao-Wei Wang 和 Tomasz Stanczak 自 3 月 17 日起擔任聯合執行董事。Hsiao-Wei 在以太坊基金會擔任核心研究員七年,並且是以太坊信標鏈的關鍵貢獻者。Tomasz Stańczak 領導團隊構建了執行客戶端 Nethermind。Tomasz 將繼續參與 Nethermind,但正在逐步過渡出他的 CEO 職位。
但換帥似乎依舊沒有有效解決該基金會中心化傾向的核心問題,這種信任層面的隱憂,在市場低迷時可能放大負面情緒,成為壓垮價格的最後一根稻草。
除此之外,Solana 等公鏈的崛起確實對以太坊形成了一定分流效應,但區塊鏈技術的整體應用場景仍處於早期階段,市場遠未達到飽和。多元化的區塊鏈生態系統更可能呈現「差異化共存」而非「贏者通吃」的格局。對投資者來說當前市場調整提供了重新評估配置的機會,這一陣痛期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短期波動固然會帶來不適,但也為重新評估項目基本面、優化資源配置提供了窗口。
在這個階段,過度樂觀或悲觀的情緒都不利於做出理性判斷,保持審慎中立的態度,關注技術發展與實際應用進展,或許是更為明智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