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The Blueprint For A National Bitcoin Reserve
原文作者:Stefanie Wayco,Matthew Catani
原文編譯:白話區塊鏈
1、特朗普政府的政策
1)朗普政府正在邁向加密友好型政策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正逐步推動建立一個支持加密貨幣的政府。其中一個明確的信號是,他任命 David Sacks 為白宮人工智能及加密貨幣事務專員。
這一任命引發了廣泛猜測:所謂的「加密貨幣事務專員」究竟會如何運作?這一職位是否具備真正的政策制定權?它會推動更清晰的監管框架嗎?Sacks 是否只是作為顧問,而沒有正式的政府職務與權力?這一角色是否會促成一個新的國家級加密資產儲備機制,使政府持有並保護數字資產?
2)國家級加密貨幣儲備:推動監管與區塊鏈技術融合
如果美國支持建立一個官方的加密貨幣儲備庫,這可能為當前數字資產領域帶來急需的政策清晰度,例如明確由哪個政府機構監管加密貨幣。這不僅有助於推動加密貨幣在日常支付與投資中的全面融入,也將促進區塊鏈技術在政府大型項目中的應用。
作為最廣為認可的數字資產,比特幣長期以來被視為行業標準,而特朗普也公開支持建立 戰略比特幣儲備 的呼聲。
在新的政府領導下,美國有機會引領一場創新變革的浪潮,開啟一個以 數字信用 和 全球接受度 為核心的新時代——不僅限於比特幣,還包括整個加密貨幣生態,無論它們被定義為證券還是大宗商品。
2、數字資產外交:美聯儲如何利用加密貨幣
1)美聯儲的角色
美聯儲作為美國的中央銀行,負責管理貨幣政策、控制通脹、監管金融機構、確保支付系統的高效運作,並維護消費者權益。
美聯儲的核心特徵在於其 政治獨立性,這使其能夠專注於 長期經濟穩定。與此同時,它還需與其他聯邦機構緊密合作,例如 美國財政部(Treasury)、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 和 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以提供全面的監管與金融穩定性。
例如,美聯儲與財政部協作管理政府債務發行與債券市場流動性,與 SEC 共同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並與 FDIC 合作保障存款安全、維護銀行體系的完整性。
為了實現這些目標,美聯儲運用多種政策工具,包括 調整利率 以影響借代成本、通過公開市場操作買賣國債 以調控市場流動性,以及 設定存款準備金要求 以確保銀行維持足夠的資金流動性。
此外,美聯儲還負責監管國家支付和結算體系的核心部分,包括 電子支付處理 和 貨幣供應管理。在未來,美聯儲是否會進一步涉足加密貨幣領域,成為美國金融政策的一部分,仍值得關注。
2)加密貨幣儲備的願景
特朗普提出的 加密貨幣儲備 計劃——無論是為了增強金融穩定性、抑制通脹、管理國家債務,還是推動創新——都需要 戰略性協作,而美聯儲無疑是最適合引領這一進程的機構。
正如其在傳統資產管理中的角色一樣,美聯儲若能參與 加密貨幣儲備的管理,不僅能確保該計劃符合整體財政與貨幣政策目標,還能直接影響其成敗。
此外,新一屆政府對加密貨幣的接納,也反映出其對美聯儲 有效管理加密貨幣儲備 能力的信心。
國家級加密貨幣儲備 可以被視為類似黃金等 傳統儲備資產 的戰略性金融工具。支持者認為,建立加密貨幣儲備有助於 降低國家債務,釋放更多 美元流動性,並將加密貨幣確立為 長期金融資產。
無論加密資產被歸類為 證券、商品還是貨幣,這樣的儲備機制都可能成為 市場穩定因素,並增強 加密貨幣的信用與公信力,提升其在金融體系中的地位。
3、加密貨幣:新型大宗商品與「數字黃金」標準
1)金融體系的歷史背景與標準
金融標準在 經濟穩定 和 消費者信任 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歷史上,金本位制度 提供了一種 固定的貨幣價值框架,將國家貨幣的價值錨定在特定數量的黃金上。
在 金本位 體系下,貨幣可以按固定匯率兌換黃金,這為 金融市場和國際貿易 提供了穩定性和可預測性。各國央行通過持有黃金儲備,並 限制貨幣供應量 以與黃金儲備規模相匹配,從而維持財政紀律。
如今,美國政府通過 「國家信用」 體系(full faith and credit system)來 擔保各類證券,即便沒有實物支持,也能確保資產的可靠性。這一原則指的是政府 無條件保證履行其債務,從而增強市場對政府發行證券的信心。
對於投資者而言,國家信用擔保 使得諸如 美國國債 之類的投資工具更加安全可靠,因為這些債務依託於 政府徵稅權 或 貨幣發行能力,為市場提供了穩定的信用體系。
從政策角度來看,國家信用體系 使政府能夠 通過債務融資高效籌集資金,支持 基礎設施建設、緊急救援計劃 等 關鍵性國家項目。同時,它也是 更廣泛金融體系信任 的基石,支撐著各項 促進經濟增長和抗風險能力 的政策。
若加密貨幣能在這一框架下獲得更正式的認可,它或將成為繼黃金和政府債券之後的 新型戰略儲備資產,甚至推動全球金融體系邁向 「數字黃金」時代。
2)加密計劃:邁向清晰的監管框架
懷俄明州參議員 辛西婭·魯米斯(Cynthia Lummis) 一直倡導建立 國家比特幣儲備,她的計劃設想 在 20 年內累積 100 萬枚比特幣,以對沖通脹並 作為美元的補充資產。
該提案包括 將美聯儲的黃金憑證轉換為比特幣,並設立 戰略儲備,要求 至少持有 20 年。
未來的加密貨幣監管框架必須解決以下關鍵問題:
財產權與所有權保護
安全託管解決方案
由哪個機構監管加密貨幣
何時、如何依據 1946 年美國最高法院的 SEC v. Howey 案判定其為證券,以及是否應將其歸類為 大宗商品
魯米斯提出的 《加密貨幣監管法案》 旨在解決這些監管難題,並明確區分 證券與大宗商品,以簡化加密貨幣企業的合規流程。該法案還設計了 具體的資金支持機制 和 監管框架,計劃 將部分加密資產的監管權從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轉移至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
隨著加密貨幣市場的快速發展,法院在判斷某些數字資產屬於證券還是大宗商品時面臨挑戰。目前的法律標準仍存在諸多模糊地帶,行業難以遵循統一的監管標準。因此,一個 更加清晰、全面的監管框架 是至關重要的。
Howey 測試仍然適用,但這項 1946 年制定的法律 已無法完全適用於加密貨幣,畢竟當時的法院 不可能預見到數字資產的出現。
雖然 數字資產本身並不等同於證券,但如果新一屆政府 全力推動加密行業發展,並 擁抱加密貨幣儲備,那麼 建立全新的監管框架 以 明確證券與大宗商品的界限 可能會成為現實。
更清晰的法律標準和監管框架,將幫助企業更好地運營加密貨幣交易平臺,使機構投資者 更容易參與市場,讓消費者 可以無憂買賣和使用數字資產,並 持續提升市場對加密貨幣的信心與信任。
3)戰略石油儲備模式:加密貨幣儲備的借鑑
美國能源部(DOE)通過 管理戰略石油儲備(SPR),展示了政府維護大宗商品儲備 如何影響市場與政策。
儘管 戰略石油儲備主要面向能源行業,並間接影響廣大消費者,與加密貨幣行業有所不同,但它仍然 可以作為建立加密貨幣儲備的基礎模型。
戰略石油儲備的 核心功能 包括:
穩定油價,防止市場劇烈波動
彌補財政赤字,為政府提供財政槓桿
增強全球市場影響力,在國際能源博弈中提供戰略優勢
與 SPR 在 能源市場和通脹調控中的作用 類似,加密貨幣儲備 也可以影響 數字資產市場,甚至成為 貨幣政策工具。
在 SPR 的管理機制中,DOE 負責 日常運營,但 總統有權下令動用儲備,國會也可授權 出售 SPR 原油 以 支持政府支出或應對緊急情況,如立法要求的定期出售,以調整儲備水平。
因此,戰略石油儲備不僅影響金融和貨幣政策,還對能源市場、大宗商品價格和通脹預期產生直接影響。
同樣地,加密貨幣儲備可以:
穩定加密市場,降低價格波動
對沖經濟不穩定性,提供金融避險工具
影響全球加密貨幣的採用率,增強美國在數字資產市場的主導地位
國會如何授權 SPR 資金用於政府項目,加密貨幣儲備未來也可能通過立法決定其使用方式。
4、比特幣儲備:美聯儲的新角色
如果建立 國家級比特幣儲備,美聯儲(Fed) 將在加密市場中發揮 類似 SPR 在能源市場中的作用,而 CFTC(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 可承擔 類似 DOE 的監管職能,負責 加密貨幣儲備的執行與監管。
在這一模式下,美聯儲不僅能:
戰略性地制定加密貨幣相關政策
管理並穩定政府持有的加密資產
確保儲備資產充足,以應對財政需求並創造收益
保護投資者利益,確保市場穩定
此外,美聯儲仍將保留其核心職能,包括:
設定利率,影響市場流動性
借款與籌資,推動政府項目
利用加密貨幣作為抵押資產,提升財政靈活性
魯米斯(Lummis)提出的法案 也強調,美國財政部(Treasury)將在 管理與保護比特幣儲備 方面發揮 關鍵作用,正如其目前與美聯儲的合作模式一樣。
1)去中心化加密儲備庫的未來
為了提高 透明度和安全性,政府可能採用 去中心化金庫系統(decentralized vault systems) 作為 國家加密儲備的存儲方案。財政部可以:
管理與監管加密資產的託管,確保國家儲備安全
建立符合監管標準的託管機制,避免資產被濫用
確保儲備公開透明,符合市場對政府資產管理的信任機制
這一機制不僅 解決了所有權與託管問題,還能 提升公眾對加密貨幣的信心,推動 全社會對加密貨幣「國家信用(full faith in crypto)」的認可。
2)權衡之道:效率、創新與發展
國家級加密貨幣儲備的構想,展現了一種 重塑美國經濟的願景——它融合了 傳統金融原則 與 新興數字技術,推動金融體系向現代化轉型。
然而,加密貨幣政策的演變 標誌著一個重要轉折點,它從比特幣最初的 去中心化願景 逐步過渡到 更加受監管、政府主導的模式。
核心挑戰在於:如何 平衡 去中心化的歷史理念,同時 確保用戶能夠高效、安全地使用、投資和創新數字資產。
即便行業仍強調去中心化,但其發展已經達到 迫切需要監管 的階段。面對 模糊的法律標準 以及 消費者保護機制的缺失,適度的 政府監管與政策指引 變得不可避免。而新一屆政府對加密貨幣的 信任與支持,也預示著 政策框架即將落地。
規則的制定至關重要,因為 只有明確的規則,市場參與者才能公平競爭。
通過擁抱加密貨幣,新一屆政府有望推動一個以創新、穩定與全球領導力為核心的未來。無論是 聯邦層面、州政府舉措 還是 監管改革,美國正站在 數字資產新時代的十字路口,其 戰略眼光與適應能力 將決定未來的行業格局。
3)監管的平衡:政策推進的挑戰與機遇
國會的批准 仍面臨阻力。一些議員對 經濟穩定與通脹問題 表示擔憂,而 持續的監管不確定性 以及 公眾的質疑 可能會阻礙加密貨幣儲備的落地。
新政府的 關鍵任務 在於 在效率與創新之間找到監管平衡。只有在 適當的監督下,國家級加密儲備以及整個加密行業 才能在美國蓬勃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其他國家加快加密貨幣政策的實施,美國若不採取主動措施,可能會落後於全球競爭。
建立加密貨幣儲備並推出支持性法規,不僅能鞏固美國在 全球加密經濟中的領導地位,還將推動 技術創新與資本投資 的增長。
4)美國的責任:樹立全球加密資本中心的信心
美國一直以 高標準的消費者保護、數據安全以及金融交易規則 作為全球資本市場的領導者。
如果其他國家在 數字資產監管 方面先行一步,而美國未能跟進,那麼全球市場可能會受到 更不穩定的政策影響。因此,美國應 明確表達對加密貨幣的信任(full faith in crypto),並以全球加密經濟中心 的姿態,制定更加穩健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