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如何成為加密貨幣友好型銀行業的全球中心

本文為機器翻譯
展示原文

歐洲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多加密友好型銀行的地區。這些銀行提供與加密貨幣相關的服務,如託管、交易、法定貨幣與加密貨幣之間的兌換,或為該領域的企業提供支援。

加密貨幣監管框架的發展是這一歐洲趨勢的背後原因。

歐洲加密友好型銀行的增加

Coincub的一項研究發現,歐洲已有55家銀行整合了與加密貨幣相關的服務。德國有6家這樣的銀行,英國有5家。瑞士、列支敦斯登和立陶宛等國家也有先驅性銀行參與這一領域。

歐洲領先加密友好型銀行. 來源: Coincub歐洲領先加密友好型銀行. 來源: Coincub

一些代表性的名字包括SEBA Bank(瑞士)、Bank Frick(列支敦斯登)、Fidor Bank(德國)、SolarisBank(德國)、Revolut(英國)和Bankera(立陶宛)。這些銀行為加密貨幣交易創造條件,並提供安全存管、Staking和資產加密等服務。

這一數量遠遠超過了亞洲或北美等其他地區。與此同時,在美國,在白宮加密貨幣峰會之後,貨幣監理署(OCC)才剛剛允許銀行參與加密貨幣服務。

MiCA框架為銀行參與創造條件

歐洲銀行廣泛參與加密貨幣領域,源於在建立加密貨幣監管框架方面取得的重大進展,特別是加密資產市場(MiCA)法規。MiCA旨在為加密貨幣服務提供商創造一個透明和安全的環境,同時鼓勵銀行整合這些服務。

"明確的法律框架將有助於加密資產服務提供商在跨境基礎上擴充套件業務,並使他們能夠獲得銀行服務以順利運營" – 根據MiCA第6條

利用這些法律進步,德國、瑞士和馬耳他等國家已實施了有利於加密貨幣的稅收政策和法規。例如,德國對長期加密貨幣收益實行0%的稅率。

N26、Revolut和Fidor等數字銀行(neobanks)已迅速抓住加密貨幣趨勢以吸引現代客戶。這些銀行通常比美國傳統銀行更靈活,後者受到嚴格法規的約束,採取謹慎的方法。

儘管歐洲在加密友好型銀行數量上領先,但仍存在一些限制。價格波動、欺詐以及反洗錢(AML)和嚴格的客戶身份驗證(KYC)要求,都給歐洲銀行帶來了巨大挑戰。

隨著MiCA框架預計將在不久的將來全面生效,歐洲處於有利位置以保持領先地位。然而,亞洲加密貨幣監管的出現可能會威脅歐洲的主導地位。為了維持其地位,歐洲需要繼續協調法規,並解決潛在的風險。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