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治理、技術齊飛:BNB已然成為2025年公鏈之王?

avatar
MarsBit
03-24

大幕初啟——BNB的起源與蛻變

幣安自2017年由趙長鵬(CZ)和何一攜手創立,短短數年便登頂全球加密貨幣交易所,其原生代幣BNB(Binance Coin)也從一枚簡單的交易費折扣工具,逐步蛻變為多場景生態的支柱。2017年7月,幣安通過ICO發行2億枚BNB,籌集約1500萬美元,初始兌換率定為1 ETH兌換2700 BNB。彼時正值ICO熱潮巔峰,幣安以低調務實的姿態入場,僅用14天完成ICO並上線交易所,初顯其高效執行力。白皮書中,BNB被賦予三大功能:交易費折扣、平臺治理參與和生態擴展潛力,這一設計為日後的騰飛埋下伏筆。

用戶

2019年,BNB迎來首次重大轉型——遷移至Binance Chain(後更名為BNB Chain)。此舉不僅擺脫了對以太坊網絡的依賴,還為其賦予了支付、質押和Launchpool打新等多元化場景。例如,早期用戶可在幣安平臺使用BNB支付0.05%的交易費(相較於普通0.1%),這一折扣機制迅速吸引了大量交易者。生態版圖隨之擴展,覆蓋DeFi(如PancakeSwap)、Meme幣(如Four.Meme)以及RWA(真實世界資產,如代幣化房地產項目),宛如一株參天大樹,根深葉茂。

然而,成長之路並非坦途。合規的陰雲曾多次籠罩幣安:2021年6月,英國FCA勒令其暫停受監管業務,理由是缺乏有效監管措施,導致英國用戶無法通過銀行渠道充值;2023年11月,美國司法部指控幣安違反反洗錢法規,罰款高達43億美元,CZ被判四個月監禁並辭去CEO之職。這場風波一度讓BNB價格跌至300美元以下,市場信心動搖。然而,2024年9月27日,CZ出獄後以最大股東身份迴歸,其個人影響力迅速穩定軍心,BNB價格在兩週內反彈至450美元,顯示出其生態韌性與社區信任的深厚根基。


熱潮再起——2025年的社區狂歡

進入2025年,幣安以Meme幣熱潮為契機,重燃社區熱情,展現了其調動市場情緒的獨特能力。2月,CZ在X平臺隨口提及自家寵物“Broccoli”,此言一出,社區迅速響應,Broccoli主題Meme幣應運而生,24小時內交易量從零飆升至3000萬美元。3月,CZ以1 BNB購入20150枚Mubarak(MUBARAK)和9161枚Test(TST),這一舉動被市場視為“神操作”:Mubarak市值在48小時內從6000美元暴漲至2億美元,漲幅超25000%,TST市值也從微不足道攀升至5000萬美元,日交易量一度佔BNB Chain總量的15%。

用戶

Source:@EvanCrypto17

何一亦不甘示弱,3月她在X上與粉絲互動,助推藝術風格Meme幣BUBB。她轉發了一幅用戶創作的BUBB藝術插圖,並表示“藝術與區塊鏈的結合令人興奮”,此舉引發熱議,BUBB市值從300萬美元飆升至3400萬美元,漲幅超10倍,鏈上日活躍地址數激增至5萬。社區用戶甚至自發組織“BUBB藝術節”,通過Binance NFT平臺拍賣相關作品,三天內成交額達120萬美元。

領袖的個人影響力成為熱潮的催化劑。CZ於2月24日公開持倉,披露其資產98.6%為BNB,總額約合15億美元,這一舉動被解讀為對BNB長期價值的堅定背書;何一3月7日在Binance Square直播中表示,“幣安不上幣賺錢,我們賺的是生態的未來”,強調用戶利益優先;新任CEO Richard Teng則在3月15日的內部會議中指出,“BNB的價值不僅在於交易,而是其安全性和跨場景的實用性,比如鏈上支付和質押收益。”

此同時,幣安在3月迎來了一項重磅利好:阿布扎比科技投資公司MGX宣佈以20億美元的穩定幣形式投資幣安,收購其少數股權。這是幣安首次引入機構投資,也是加密行業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單筆投資。這一交易不僅創下了以加密貨幣(穩定幣)支付的最大投資紀錄,還標誌著MGX正式進軍加密與區塊鏈領域。MGX首席執行官Ahmed Yahia表示,“對幣安的投資反映了我們對區塊鏈變革數字金融潛力的信心。”這一資金注入為幣安生態注入了強大動能,進一步助推了社區熱潮。幣安在阿布扎比的深厚根基——約1000名員工(佔其全球5000名員工的20%)駐紮於此——也為此次合作奠定了基礎。

創始人的一系列舉措和改革用戶是否買單?數據給出了肯定答案。

2月和3月的Meme季為BNB帶來顯著漲幅,均超25%,市場對幣安生態熱潮反應積極。BNB Chain的鏈上活躍地址數達440萬,日均交易量突破400萬筆,鏈收入穩步提升。

用戶

據DeFiLlama數據,BNB Chain生態DEX上週累計交易量達143.36億美元,位居各鏈首位;過去24小時內,PancakeSwap產生費用343萬美元,協議收入70.9萬美元,Four.Meme產生費用74.7萬美元,協議收入71.1萬美元,均位列鏈上協議前列。Launchpool平均每日吸引10萬用戶參與,熱門項目APY高達15%,投票活動首輪參與人數達50萬。這些數據表明,治理改革和技術升級有效激活了生態,用戶參與度和市場信心顯著提升。BNB價格在3月穩定在600美元附近,年度漲幅超50%。


BNB Chain的生態閉環

BNB Chain的核心在於以公鏈生態反哺中心化交易所(CEX),通過交易所、公鏈、錢包三位一體的深度綁定,構築了一個資源整合與價值捕獲的超級閉環。這一閉環不僅激活了鏈上流量,還通過創新的上幣策略和激勵機制,將BNB打造為生態的“現金流密碼”,為用戶、項目方和平臺創造多贏局面。

BNB Chain通過公鏈生態與中心化交易所(CEX)的深度協同,構築了一個資源整合與價值捕獲的超級閉環。這一閉環以交易所、公鏈、錢包三位一體為核心,不僅激活了鏈上流量,還通過創新的上幣策略和激勵機制,將BNB打造為生態的“現金流密碼”,實現用戶、項目方和平臺的共贏。

鏈上生態引流:激活流量與用戶增長

BNB Chain的閉環始於鏈上生態的流量引入。幣安錢包和幣安Alpha在這一環節扮演了關鍵角色。幣安錢包作為TGE(Token Generation Event)活動的獨家入口,吸引了大量外部用戶和純CeFi用戶向鏈上遷移。2025年Q1,幣安錢包新增用戶超200萬,其中40%通過TGE活動首次接觸BNB Chain。幣安Alpha則聚焦於早期項目孵化,通過精選優質項目(如Mubarak、$BMT)為BNB Chain引入新資產,帶動生態繁榮。以Mubarak為例,其TGE活動吸引了320萬枚BNB鎖倉,鏈上日交易量增長30%,相關代幣市值從6000美元飆升至2億美元。

幣安的新上幣策略進一步強化了引流效應。2025年初,幣安調整上幣模式,採用“錢包端TGE活動+擇機二次上幣”的方式,以低估值公售(如$BMT 4%代幣對應2000萬FDV)吸引用戶參與,並強制項目代幣部署於BNB Chain。這一策略帶來多重紅利:TGE活動拉動BNB Chain鏈上活躍度,3月鏈上轉賬量增長22%;參與活動需持有BNB,散戶購買需求激增,BNB日均交易量提升15%;“賺錢效應”口碑傳播,鏈上活躍地址數突破440萬,日均交易量達400萬筆。

用戶

Launchpool與TGE聯動:綁定用戶與價值

閉環的第二層在於通過Launchpool和TGE活動深度綁定用戶與CEX,強化BNB的剛性需求。Launchpool是核心引擎,用戶需質押BNB參與新項目挖礦。以3月Mubarak項目為例,其Launchpool活動提供14.8%的APY(遠超穩定幣FDUSD的4.2%),吸引了320萬枚BNB鎖倉,佔流通量的2.2%,用戶平均獲利1500枚Mubarak。這些新代幣需在幣安CEX交易套現,推動CEX當月交易量增長18%,手續費收入增加約4000萬美元。2024年,BNB平均質押量佔總流通量的15%-20%,高質押率減少流通市值約12億美元,有效緩解拋壓。

用戶

TGE活動則通過幣安錢包和Alpha進一步優化了這一機制。TGE結束後,4%-5%的無鎖倉代幣通過DEX拋售,形成短期價格超跌($BMT首日流通量25%,價格跌幅達40%)。幣安刻意延遲上幣,將拋壓風險轉嫁給外部交易所用戶,未參與TGE的幣安用戶免受“開盤即砸盤”的衝擊,維護了平臺信任度。TGE參與者則通過DEX套利離場,2025年Q1此類活動為散戶創造總收益超1.5億美元,散戶情緒顯著改善。相比之下,以太坊的PoS驗證收益僅為3%-5%,Solana依賴Meme熱潮拉動Gas費,BNB則通過中心化資源調度與公鏈機制的融合,將其升級為“生息資產”,鑄就了其他鏈難以企及的壁壘。

品牌賦能與價值重塑:放大財富效應

閉環的第三層在於通過社區活動和二次上幣重塑價值,放大財富效應。Meme熱潮期間,幣安推出各類賞金活動,甚至用戶在Binance Square分享創意即可獲BNB獎勵,不同活動吸引62萬參與者,間接拉動CEX註冊用戶增長8%,新增用戶中30%轉化為鏈上活躍用戶。幣安Alpha在二次上幣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以$BMT為例,TGE後的超跌階段,項目方以低價回購代幣,估值被市場低估。幣安通過Alpha擇機上幣,$BMT上幣後首周漲幅達150%,為用戶帶來顯著的財富效應。幣安還藉機從項目方獲取更多代幣(如$BMT的HODLer Airdrop,額外分發價值2000萬美元的代幣),用於後續活動,進一步激勵用戶參與。

這種策略不僅保護了交易所聲譽,還安撫了項目方——第二波價格拉昇讓項目方更願意提供代幣支持活動。2025年3月第三週,BNB Chain生態DEX交易量達143.36億美元,超越以太坊(132.5億美元),位居各鏈之首;鏈收入月環比增長15%,達2800萬美元,生態活力與經濟效益並駕齊驅。

閉環的未來:三位一體的持續進化

通過交易所、公鏈、錢包三位一體的協同,BNB Chain實現了流量的閉環循環,並通過新上幣策略優化了價值捕獲。未來,這一模式或將進一步分化:對於新公鏈或二層項目(如@nillionnetwork),幣安可能延續傳統Launchpool模式,強調深度生態綁定;對於非BNB生態項目(如@bubblemaps、@Bedrock_DeFi),則更傾向於通過TGE活動在BNB Chain發幣,伺機上幣,以低成本獲取流量並放大財富效應。這種靈活策略讓BNB Chain在競爭中佔據先機,成為生態與價值的雙重引擎。


革故鼎新——治理與技術的雙翼齊飛

幣安在治理與技術上雙管齊下,試圖以革新鞏固生態根基。

治理革新:幣安優化上幣機制,新增“投票上幣”與“投票下幣”功能,引入“社區共治”模式。3月21日,首輪“投票下幣”活動上線,用戶僅需持有0.01 BNB即可參與,投票決定是否下架低流動性資產(如某代幣日交易量僅2萬美元)。活動吸引了87萬用戶,投票率達63%,此舉不僅提升用戶話語權,還優化了生態質量。此外,投票上幣功能也備受關注,投票上幣榜中 BANANAS31、SIREN、Broccoli(CZ's Dog)目前暫列前三。

技術升級:1月,BNB Chain發佈2025年技術路線圖,提出“AI-First”戰略,計劃利用AI優化dApp性能。例如,AI驅動的交易預測工具已在PancakeSwap試點,減少用戶滑點損失8%,交易量因此提升14%。路線圖還承諾實現亞秒級區塊確認(目標0.8秒,目前1.2秒),每日處理1億筆交易(當前峰值7200萬筆)。3月21日,BNB Smart Chain(BEP20)與opBNB Chain完成升級與硬分叉,交易確認時間從2秒壓縮至1.5秒,Gas費降低至0.02美元/筆,鏈上日活躍用戶增長9%,達98萬。

用戶

這些改革效果初顯。鏈上數據顯示,3月鏈收入環比增長18%,用戶參與度提升顯著。然而,社區態度分化:有人因Launchpool高收益與投票機制熱情高漲,認為這是“去中心化的曙光”;有人卻擔憂中心化風險,指出投票權仍受BNB持有量影響,質疑“共治”的公平性。改革的成敗,尚需時間檢驗。

BNB、ETH、SOL的生態博弈與敘事變遷

在本輪牛市中,ETH、SOL和BNB展現了截然不同的發展軌跡,其背後的邏輯不僅關乎技術或資金流向,更深層地反映了生態信心、治理策略和市場敘事的博弈。

用戶

以太坊(ETH)曾是智能合約與去中心化應用的代名詞,但2025年的表現卻令人失望。這種疲軟源於以太坊基金會在戰略上的“騷操作”:過度押注Layer 2(L2)擴容方案,卻未能有效解決主網的價值捕獲問題。自Dencun升級後,L2如Arbitrum和Optimism的Gas費用驟降至0.5美元/筆,交易量激增,TVL(總鎖倉價值)一度逼近200億美元,開發者與用戶蜂擁而至。

然而,主網交易費用卻跌至歷史低點(2024年Q3僅3000萬美元,較2021年同期下降80%),EIP-1559的燃燒機制形同虛設,ETH的通縮敘事逐漸破滅。

用戶

以太坊主網的日活躍地址從2021年的120萬降至2025年初的60萬,L2卻像“寄生蟲”吸食主網活力,生態信心因此動搖。

更令人擔憂的是,基金會在Pectra升級中的拖延(原定2025年初推遲至Q3)和對社區治理的模糊態度,例如對EIP-4844的爭議遲遲未決,進一步削弱了投資者的長期信念。ETH在本輪牛市中漲幅僅為20%,遠遜於BTC的120%,淪為“老貴族的掙扎”。

Solana(SOL)則經歷了從巔峰到低谷的戲劇性轉折。2024年底至2025年初,SOL憑藉低廉的交易成本(平均0.00025美元/筆)和超高吞吐量(峰值6.5萬TPS),成為Meme幣熱潮的絕對主場。Pump.fun等平臺催生了數千個新代幣,日交易量一度突破20億美元,SOL價格衝至260美元的歷史高點,市值一度逼近1000億美元。

然而,熱潮背後暗藏危機:多份社區報告揭露了機構與項目方聯手操控市場的“內部陰謀”。例如,2025年2月,某知名Meme幣開發者被曝與風投合謀,在代幣上線後迅速拋售,散戶損失超5億美元,相關錢包地址顯示拋售資金流向了某知名機構的關聯賬戶。

3月18日,24 小時內,在 Four.Meme 上創建的六個代幣市值超過了 100 萬美元,而在 Pump.fun 上僅有一個代幣市值超過 100 萬美元。

用戶

SOL的生態信任崩塌,鏈上活躍地址從峰值940萬跌至380萬,TVL縮水至70億美元,價格在3月跌破150美元,較峰值腰斬。失去Meme加持的SOL,暴露了其過度依賴投機敘事的短板,生態內部的“機房鏈”質疑(2024年宕機3次,每次平均停擺4小時)和中心化傾向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不信任情緒。

用戶

反觀BNB,在CZ和何一的帶領下,展現了截然不同的生命力。當SOL因醜聞失血,BNB Chain敏銳抓住機會,迅速搶佔退出流量。2025年初,幣安推出多項生態激勵計劃,如Binance Alpha扶持早期項目,吸引了大量開發者與用戶。

技術層面,BNB Chain通過opBNB升級將交易費降至0.001美元/筆,TPS提升至5000,媲美SOL的性能。更重要的是,BNB背靠幣安的合規優勢(持有20餘個司法管轄區牌照),在特朗普“加密之都”政策下率先受益,吸引了歐美機構資金流入。例如,2025年2月,幣安與迪拜政府合作推出“加密支付試點”,BNB支付交易額達2.5億美元,新增機構用戶佔比達25%。2025年3月,BNB價格突破700美元,年度漲幅達80%,生態TVL升至120億美元,隱然成為本輪牛市的新王者。

BNB/SOL匯率的趨勢博弈與市場信號

用戶

BNB與SOL的競爭不僅體現在生態層面,也直接反映在兩者匯率的走勢上。截至2025年3月24日,BNB/SOL匯率為4.46,較前一日下跌0.23(跌幅4.91%)。從圖表看,BNB/SOL在2024年4月至7月間經歷了一波上漲,從3.0左右攀升至4.5附近,隨後在8月至10月進入震盪調整期,最低跌至3.2,之後在11月至2025年1月迎來第二波上漲,最高觸及4.56,年度漲幅達59%。然而,近期匯率的回落顯示出市場情緒的微妙變化。

當前4.46的水平正處於關鍵支撐位4.4-4.5區間,這一區間在過去12個月內曾多次成為反彈起點(如2024年10月和12月)。若BNB/SOL持續下跌並跌破4.4,可能意味著BNB的短期強勢週期告一段落,市場資金或將重新流向SOL,助推其回暖。背後的邏輯在於,SOL在Meme熱潮退去後,其低估值(當前市盈率較歷史均值低30%)和生態修復潛力(如Solana Mobile 2整合鏈上支付,日活增至45萬)可能吸引投機資金回流。

反之,若BNB能夠守住4.4支撐位並突破4.56的前高,則可能重燃看漲情緒,BNB/SOL有望衝擊5.0關口。這需要幣安生態持續發力,例如通過更多Launchpool項目或政策利好(如特朗普政府進一步放寬加密監管)來提振市場信心。

三者對比,ETH因治理失策失去價值捕獲能力,SOL因投機泡沫破裂元氣大傷,而BNB則以精準的市場嗅覺和資源整合能力脫穎而出。這種分野不僅是技術或資金的較量,更是敘事與信心的勝負——BNB抓住了SOL的退場窗口,重演了其崛起的劇本,而ETH仍在老化的榮光中苦苦掙扎。

未來已來——BNB的合規與展望

2025年,特朗普政府“加密之都”計劃為行業帶來政策紅利,幣安以20餘個司法管轄區的合規牌照搶佔先機。例如,其在迪拜的VASP牌照允許本地用戶直接用法幣購買BNB,2024年新增用戶佔比達18%;在法國的AMF註冊使其成為歐洲第二大CEX,月交易量增至120億美元。反觀Solana深陷美國SEC證券爭議,交易平臺限制其上線;以太坊ETF審批因傳統金融謹慎態度一拖再拖。BNB的合規優勢為其生態擴展鋪路,如3月與新加坡dtcpay合作,試點穩定幣支付,每筆交易費低至0.001美元,月交易額已達9000萬美元。

生態繁榮為BNB Chain注入源源不斷的流量活力,治理革新賦予用戶前所未有的話語權,技術突破則讓其性能比肩行業頂尖——BNB在2025年以生態、治理、技術齊飛的姿態,強勢躋身公鏈之巔。然而,中心化陰影與SOL的潛在回暖,仍是其王者之路上的隱憂。BNB能否真正穩坐公鏈之王的寶座?答案,留待市場與時間的最終裁決。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
Followin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