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Stellaris
編譯:白話區塊鏈
多年來,加密貨幣一直是創新與監管之間的戰場。白宮加密峰會本應成為一個關鍵時刻——政策制定者、金融領袖和區塊鏈倡導者齊聚一堂,討論美國數字資產的未來。
在市場動盪和監管不確定性的籠罩下,行業期待這場峰會能帶來清晰的方向。但這究竟是提供明確指引的時刻,還是又一次毫無實質內容的政治作秀?
更有趣的是,在峰會召開前的幾天,加密市場略有回升。有人認為這是因為新的穩定幣監管政策,有人則歸因於機構投資者的囤積和美聯儲的信號。
那麼,加密峰會上到底發生了什麼?它真的推動了市場,還是隻是恰好趕上了自然的復甦?
1. 預期與現實
在峰會前的幾周,政策制定者曾表示,將討論穩定幣和數字資產的全面監管框架。傳言包括對去中心化金融 (DeFi) 的限制、明確的稅收政策以及美國央行數字貨幣 (CBDC) 的可能性。
對於行業來說,這是一個關鍵時刻。監管者會承認加密貨幣是金融體系的一部分,還是繼續持懷疑態度?
實際發生的情況:部分進展,更多不確定性
穩定幣監管取得進展:參議院銀行委員會通過了《GENIUS 法案》,旨在將穩定幣納入傳統金融體系。
比特幣和 DeFi 被忽略:儘管外界期待,峰會幾乎未提及比特幣監管、質押協議或去中心化金融 (DeFi)。
未採取行政行動:與之前的監管會議不同,本次峰會既未引入新限制,也未為加密貨幣的廣泛採用提供明確路徑。
穩定幣獲得了監管關注,但整個加密行業仍處於不確定狀態。
2. 是什麼導致了加密市場崩盤?復甦即將來臨嗎?
峰會前一週,加密市場遭遇重創。比特幣從歷史高點下跌 25%,其他山寨幣也隨之暴跌。那麼,究竟是什麼引發了這場崩盤?
幾個因素共同導致了市場下行:
機構清算:比特幣達到歷史高點後,大型投資者獲利了結,賣壓引發連鎖反應。
利率政策:美聯儲關於通脹和經濟緊縮的言論令市場不安。
監管不確定性:對大規模監管打擊的擔憂加劇了市場波動。
3. 加密貨幣會上漲嗎?
儘管恐懼佔據了頭條,但更樂觀的跡象正在顯現。復甦的信號開始緩慢但明確地出現:
機構對穩定幣的興趣增加:如美國銀行和 PayPal 等大型金融機構正在投資基於區塊鏈的支付系統。
比特幣市場份額擴大:隨著交易者退出風險較高的山寨幣,比特幣的市場佔比增加。
無重大監管打壓:與以往因監管導致拋售的事件不同,本次峰會較為中立,市場情緒得以恢復。
雖然峰會本身並非復甦原因,但穩定幣監管的進展有助於維持這一趨勢。
4. 戰略比特幣儲備 — 政府會支持加密貨幣嗎?
想象一個國家像持有黃金一樣持有比特幣的世界。一些政府和機構已經開始這樣做:
薩爾瓦多將比特幣定為法定貨幣,並將其作為儲備資產持有。
私人公司如 MicroStrategy 投入數十億美元押注比特幣,將其視為未來的「數字黃金」。
美國呢? 到目前為止,美國一直不願正式承認比特幣的地位。然而,當特朗普總統簽署行政命令建立「戰略比特幣儲備」,正式將比特幣定位為國家儲備資產時,這一想法獲得了更多關注。
不過,美國目前更專注於易於監管的穩定幣。美國政府是對支持比特幣過於謹慎,還是這種趨勢不可避免?
儘管 MicroStrategy 和一些政府在押注比特幣,但美國仍持謹慎態度,更傾向於穩定幣。
5. 穩定幣 vs 加密貨幣
與比特幣因市場投機和宏觀經濟信號而劇烈波動的特性不同,穩定幣旨在保持固定價值——通常與美元等法定貨幣掛鉤。這種價格穩定性在傳統金融環境中更具吸引力,因為可預測性和合規性是關鍵。
穩定幣在現實世界中有幾個應用場景:
機構交易:金融機構和金融科技平臺使用穩定幣實現更快、更便宜的結算,而無需依賴波動較大的加密貨幣。
受監管的金融產品:銀行和支付提供商開始嘗試將穩定幣納入受監管的數字產品。
跨境支付:通過穩定幣,國際轉賬幾乎可以即時完成,且成本遠低於傳統的 SWIFT 系統。
為什麼穩定幣更受青睞? 儘管比特幣始終代表去中心化和貨幣自由,但穩定幣正受到監管機構和機構的青睞。原因何在?因為它們提供了區塊鏈的好處,卻沒有價格波動的困擾。
政府視其為「可控」加密貨幣:與不受機構控制的比特幣不同,穩定幣可被監控、暫停或限制,更容易融入受監管的金融框架。
它們可被徵稅、審計,甚至由儲備支持。這為銀行和企業的大規模採用打開了大門。
《GENIUS 法案》旨在將穩定幣納入銀行體系,將其視為數字現金而非投機資產。如果通過,這可能是去中心化金融與傳統機構之間的第一座橋樑。
簡言之,穩定幣正成為政府進入區塊鏈的首選入口,而比特幣始終是去中心化的替代選擇。
6. 加密貨幣發生了什麼?
未立即崩盤:儘管外界擔心監管過度,峰會後加密市場並未崩潰。許多資產甚至實現溫和上漲。
更多穩定幣監管即將來臨:立法者明確表示,穩定幣是整合加密貨幣到金融體系的第一步,意味著更嚴格的規則可能在路上。
比特幣未受監管觸及:儘管比特幣處於加密敘事的中心,但峰會的正式成果中幾乎未涉及它。
長期來看?
CBDC 可能成為優先事項:隨著對央行數字貨幣的興趣增加,美國可能加速開發自己的 CBDC,以在數字化未來中保持對貨幣政策的控制。
機構採用穩定幣增加:銀行、金融科技公司甚至傳統金融巨頭開始整合穩定幣基礎設施,推動更廣泛的採用。
加密法律框架仍不明朗:儘管討論已經開始,美國仍未形成統一的加密監管結構,項目、投資者乃至監管者仍在不確定中摸索。
7. 小結
這場峰會並非單純的政治表演,但也遠非改變遊戲規則的事件。 它將加密貨幣推向了聚光燈下,但由於缺乏大膽行動或明確方向,大多數核心問題仍未得到解答。
峰會幾天後,特朗普總統在紐約市數字資產峰會上發表重要演講,重申其支持加密貨幣的立場,承諾將美國打造為「無可爭議的比特幣超級大國」。他的言論為更廣泛的敘事增添了分量——加密貨幣正成為美國經濟和政治議程的核心部分。
市場已在復甦。 比特幣和其他資產在峰會前已開始反彈,這得益於改善的情緒、技術因素和機構買盤的跡象。峰會可能增強了樂觀情緒,但並非反彈的直接推動力。
投資者應關注實際監管進展,而非僅依賴公關驅動的事件。 公開演講和峰會雖能吸引眼球,但真正的政策變化——如穩定幣立法或稅收明確性——才是長期推動市場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