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阿里巴巴暗示「AI算力泡沫化」?縮減伺服器支出,比特幣礦企走跌

軟近日宣布,出於對 AI 算力過剩的擔憂,將取消在美國和歐洲部分數據中心的投資。這一決策直接影響了多家加密貨幣礦業公司的股價,包括 Bitfarms、CleanSpark 和 Marathon 等,股價普遍下跌  4%-12%。

市場分析指出,微軟的此番縮減投資行動,加劇了加密貨幣礦業公司對 AI 業務的依賴。隨著比特幣減半後的收益下降,已對整個礦業行業造成壓力,對此微軟計劃將重心轉向改造現有的數據中心設備,而非擴建新的設施,預計 2025 年下半年將進一步放緩擴建計劃。

阿里巴巴蔡崇信警告:全球資料中心建設過快,存泡沫風險

在香港的滙豐全球投資高峰會上,阿里巴巴共同創辦人蔡崇信發出警告,指出全球資料中心的建設速度已經超過了人工智能(AI)的初始需求,尤其是美國多個數據中心投資出現重複與重疊的現象,這可能導致 AI 資料中心的建設出現泡沫風險。蔡崇信表示:

當前許多資料中心的計劃在啟動之前尚未確定客戶需求,這樣的盲目擴張風險非常高,並提醒市場要謹慎評估。

蔡崇信進一步指出,許多企業和投資基金正在競相建立伺服器基地,但這波擴張熱潮已經顯露出盲目擴張的跡象。特別是當一些資料中心計劃尚未鎖定「上架」協議,就開始進行籌資,這讓他對市場的未來表現感到憂慮。蔡崇信的發言引發了市場對 AI 泡沫風險的關注,並且讓台股 AI 相關股票的表現受到壓力,尤其是與阿里巴巴合作密切的英業達股價下跌,廣達、緯創等台股公司也顯示出疲軟的走勢。

全球大企業加碼AI基礎設施,卻遭遇需求過剩

儘管蔡崇信警告 AI 資料中心過快建設的風險,但全球科技巨頭仍在加大對 AI 基礎設施的投資。亞馬遜、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和 Meta 今年分別承諾將投入 1,000 億美元、750 億美元和最高 650 億美元來興建 AI 基礎設施。然而,隨著對未來需求的過度預期,這些大規模投資可能導致過剩的算力資源。

根據高盛的最新報告,受客戶需求低於預期以及供應鏈瓶頸的影響,AI 伺服器機架的出貨預期大幅下調。高盛將 2025 年及 2026 年的 AI 伺服器出貨量分別下調至 1.9 萬台與 5.7 萬台,較原先的預估分別下降 38.7% 和 13.6%。這一預測的調整對台灣 AI 相關供應鏈產生了不小的影響,並使得包括廣達、鴻海和緯創在內的多檔台股企業的目標價進行下調。

市場對AI算力過剩的擔憂加劇

台灣的 AI 伺服器代工廠有供應鏈業者私下也表示,確實存在算力過剩的風險。這些業者指出,像阿里巴巴、亞馬遜 AWS、微軟和 Google 等大型企業所建設的 AI 資料中心,除了自用,也會租賃給其他客戶。若是中小型雲端服務供應商僅僅是提供算力租賃服務,當前的供需確實存在不平衡的風險。

今年初,中國大陸開源 AI 模型 DeepSeek 的出現,亦讓市場對 AI 算力需求可能下滑的擔憂加劇。台灣的供應鏈業者也指出,過去由大型雲端服務商主導的 AI 伺服器採購市場,已經開始出現中小型企業購買 AI 伺服器以訓練自有 AI 模型的現象,這意味著市場結構正在發生變化。

高盛下調台股 AI 伺服器供應鏈預測

根據高盛證券的報告,受客戶需求未達預期和供應瓶頸的影響,2025 年和 2026 年 AI 伺服器機架的出貨量將大幅下降。這導致高盛下調了對台股 AI 供應鏈企業的目標價,廣達等公司目標價被下調至 293 元,並將評級從「買進」降至「中立」,其餘 10 檔個股目標價也下調了 5-13%。

雖然高盛仍看好廣達的 AI 伺服器業務成長動能,預計今年營收年增 33%,明年成長 57%,但目前的市場情況暗示未來可能出現的供需失衡。

相关赛道: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
Followin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