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資產正在迅速改變全球金融生態系統,為支付、投資和價值交換提供新模式。但隨著這種創新而來的是一系列熟悉的風險。不幸的是,長期以來針對傳統金融的欺詐策略 — 如釣魚、龐氏騙局和冒充 — 也越來越多地困擾著web3和加密貨幣生態系統。
在最具破壞性的欺詐型別中,授權推送支付(APP)欺詐是受害者被誘騙主動將資金轉賬給騙子。目前,APP詐騙是針對金融機構的首要威脅,影響賠償、運營成本等。
正如我們最近在2025年加密犯罪報告中揭示的,2024年由於各種APP詐騙,近100億美元的加密資產被盜,儘管我們估計這個數字可能更接近124億美元,比2023年被盜金額略有增加。
由於加密貨幣的去中心化特性,交易快速、不可逆且通常是匿名的 — 為APP欺詐創造了理想的環境。騙子利用這些特徵冒充可信實體、fabricate投資機會,或製造緊迫感迫使受害者在驗證對方合法性之前採取行動。隨著加密貨幣的採用增長,瞭解APP欺詐的運作方式對於保護自身至關重要。
幸運的是,透過諸如Chainalysis Alterya等新工具實現實時欺詐檢測,公共和私營部門開始縮小打擊APP欺詐的差距 — 從被動響應轉向主動預防。
下面,我們將探討以下主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