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牛市週期中,BNB Chain 曾是 meme 交易的主戰場,通過高效的鏈上基建和社區化運營機制,將加密世界的注意力經濟推向了全新高度。隨著市場熱點的擴散,Solana 等新興公鏈及以太坊 L2 生態相繼發力,推動加密資產敘事進入多鏈競合階段。
進入 2024 年,隨著監管環境的明朗化以及創始人 CZ 的戰略迴歸,BNB Chain 啟動生態重建計劃。而 meme 賽道因其低門檻、高傳播的特性,成為 BNB Chain 重拾活力的關鍵切口——這一選擇並非偶然,它與 CZ 標誌性的「4」文化敘事深度綁定。早在 2023 年初,CZ 便以「手勢 4」作為專注核心目標的象徵,通過社交媒體反覆強化這一符號的社區共識。
在此背景下,由 Four(原 BinaryX)團隊孵化的 Four.meme 應運而生,其名稱與代幣$FOUR 的設計直接映射了 CZ 的「4」手勢,將文化符號轉化為鏈上資產。同時,平臺通過零成本發行、內盤外盤聯動的機制,為 BNB Chain 填補了 meme 基建的空白,成為散戶湧入與鏈上交易量激增的核心載體。
其模式類似於 Solana 上的 Pump.fun,用戶在 Four.meme 上創建 Token 無需支付平臺費用,僅需支付約 0.005 BNB 的網絡費用。在內盤交易中,平臺收取每筆交易的 1% 作為費用,支持多種資產作為交易對。當 Token 達到約 24 BNB 市值後,平臺會將代幣和流動性遷移至去中心化交易所 PancakeSwap,並收取固定的 0.5 BNB 作為遷移費。
為什麼 Four 上熱門金狗不斷
在 BNB Chain 上 的 Launchpad 其實並不少,比如 DWF 和 Floki 合作提出的 GraFun,而 Four Meme 作為先行者,與 BNB Chain 進行了有效合作,為吸引項目在其平臺上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去年 8 月,Four Meme 還與 BNB Chain 推出了加速器計劃,從流量與資金上獲得全方位的生態支持,為 Four.meme 孵化的優質 Meme 項目提供流量扶持與流動性資金,形成「發射-孵化-擴張」閉環。
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案例便是 TST。今年 2 月初,CZ 發文表示 BNB Chain 團隊製作的關於在 Four.meme 平臺上發佈 meme 代幣的分步視頻教程,其中以 TST 代幣為示例演示了完整流程。「當我們昨天發佈教育視頻時,在 1:18 這一幀,代幣名稱被揭露了。中國社區的 KOL 開始交易並推廣這個代幣,現在該代幣的市值已達到 49.46 萬美元。」於是 TST 就順理成章成為 BSC 與 Four.meme 這場聯袂大戲一開始就登場的主角。
測試幣之後,BSC 生態又掀起了猜狗名的戲碼,Four.Meme 依然沒有缺席。2 月 13 日,愛整活的 CZ 在社交媒體上回應網友關於他是否養寵物狗的提問,公佈了寵物狗的品種。還表示「說不準我還會在 BNB 鏈上與幾個 meme 互動。」於是乎,Four.Meme 宣佈了一項獨特的競猜活動,圍繞著 CZ 愛犬同名的 meme 代幣展開,所有在 CZ 發推前創建的同名代幣均有資格參加比賽。在 CZ 發佈推文 30 分鐘後,市值最高的代幣獲勝。
第三波 meme 熱潮是在 Binance 宣佈阿布扎比 MGX 20 億美元投資 Binance 收購少數股權之後,CZ 發佈推文使用了中東祝福語「mubarak」,隨後同名 meme 在 Four.Meme 平臺上線,迅速展現出強勁的市場表現,16 小時內市值最高觸及 600 萬美元,漲幅超 6000%,繼續承接了此前 BSC 生態的 meme 造富熱潮。
這樣一波接一波的 meme 龍頭製造節奏仍在進行,Four.meme 團隊憑藉對市場情緒的精準捕捉、與 BNB Chain 官方資源的深度綁定,以及對社區熱點的快速響應能力,持續扮演著鏈上「造浪者」的角色。無論是跟隨 CZ 的社交媒體動態即時推出競猜活動,還是借勢 Binance 的戰略動向孵化文化符號資產,Four.meme 始終將生態敘事與財富效應緊密捆綁,成為了 BSC 鏈上流量與資本流動的樞紐。
Four.meme 上市值排名靠前的 meme 幣
Four.meme 數據表現一覽
從去年 11 月的 BANANA 和 AICell 再到今年 2 月以來 BSC 接棒 Solana 迎來的 meme 狂潮,掀起測試幣概念,還有真假西蘭花、九子奪嫡等一眾精彩戲碼,疊加外部交易平臺的黑天鵝事件,BSC 生態以及 Four.meme 無疑成為了第一季度加密生態「最靚的仔」。
Dune 數據看板顯示,截至 2025 年 3 月底,Four.meme 上已發射超過 166,587 種代幣,在 PancakeSwap 上架的 Token 總數為 2741 個。平臺累計吸引了 245,154 名獨立用戶、63,088 位創作者,交易總量突破 1,522,925 BNB,其中 12,857 BNB 轉化為平臺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增長集中在 2024 年 11 月後,尤其是 2025 年 2 月以來呈爆發式增長,反映出 Four.meme 用戶活躍度與整體鏈上氛圍的快速升溫。
與此同時,社區對 Four.meme 在流動性機制上的設計也提出了諸多建設性意見。尤其是相較於 Solana 上的 Pump.fun 使用 V2 模型並自動回流手續費的做法,Four.meme 此前採用 PancakeSwap V3 模型,未將交易手續費回流至 LP 池,曾引發部分用戶對流動性深度不足、波動性過大的擔憂。對此,平臺迅速響應,並宣佈將於 2025 年 3 月 31 日進行重大升級:全面切換至 PancakeSwap V2 流動性機制,所有新上線代幣的流動性代幣將直接銷燬。
這一更新,不僅回應了社區對「LP 回饋」與「項目可持續性」的訴求,也標誌著 Four.meme 在鏈上機制設計上邁出關鍵一步。通過讓流動性進入「黑洞」銷燬狀態,項目方獲得更公平的市場起點,同時減少對平臺控制權的質疑,增強了生態運行的透明度與去中心化程度。平臺對反饋的快速響應,也在一定程度上穩固了社區信任,為其未來構建更穩健、更具活力的 Meme 生態打下基礎。
生態聯合,Four.meme 的進化之路
Four.meme 早已在穩步建立自己的影響力,但真正引爆關注是在 CZ 開始探索和關注 meme 文化之後。他的參與帶來了巨大的關注度,也讓 Four.meme 成為討論焦點之一——它將如何突破當前敘事的天花板,進一步推動 BNB Chain meme 生態的發展與擴張。
目前,BNB Chain 生態的深度整合正試圖突破 Meme 賽道的單一敘事,Four.meme 在流動性安排上保持與 PancakeSwap 的協同,避免了 Solana 上 Pump.fun 與 Raydium 之間常見的流動性競爭與分裂,為平臺代幣的市場表現提供了更為穩定的交易環境。
而與 AI 項目 MyShell 的戰略聯動,比如共同孵化 AI 資產、設立 1000 萬美元生態基金,這也是 BNB Chain 生態中首次將 AI 技術能力 MemeFi 發行邏輯系統性結合。合作將包括技術共建、資產發行以及潛力項目孵化,意圖拓展 meme 之外的文化資產邊界,推動鏈上資產的多元化和功能性發展。
結合社區觀察者的看法,這一 AI 路線也被認為是 BNB Chain 當前生態增長策略的一部分。一些聲音指出,BSC 當前的運營路徑類似於「吸引注意力—推動概念—轉向應用」的三段式策略,Meme 的爆發只是前奏,下一階段將集中火力引導流量進入 AI 板塊。對此,Four.meme 的生態延伸或許也正是對市場節奏的前瞻式響應。
未來,Four.meme 是否能在高速迭代的鏈上文化中找到自己的穩定座標,關鍵在於其能否平衡用戶熱度、平臺治理與生態信任之間的張力。從吸引資金到傳遞情緒,再到賦能應用場景,這一切的路徑還在構建之中,而 Four.meme 已經在這場鏈上文化與經濟融合的競賽中,佔據了一個值得被關注的位置。
meme 的本質是一種「可以交易的注意力單位」,它們的價值與用戶給予的注意力密切相關,Four.meme 這種意力套利的能力,或許正是加密領域最稀缺的基建稟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