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另一位獨立比特幣 礦工克服了重重困難,成功處理了一個區塊並獲得了3.125個比特幣的獎勵。當時,包括交易費在內,這是一筆259,637美元的收入。這是近幾個月來幾起類似的獨立挖礦成功案例之一。
這位礦工是幸運還是運氣?獨立挖礦是否變得更加普遍?普通人是否可以透過業餘挖礦裝置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取得成功?
答案各不相同。獨立礦工——這個術語涵蓋了從個人業餘礦工到偏好私密運營的群體——確實成功的次數在增加,但並不顯著,總體收益不太可能大幅提升。
獨立比特幣礦工Optiminer的執行長斯科特·諾里斯表示,沒有大型礦池支援的挖礦"仍然就像是在玩彩票"。
2022年,使用Solo CKPool(一個允許匿名礦工開始挖礦的服務,無需執行自己的完整比特幣節點)的獨立礦工解決了7個區塊。2023年,這個數字躍升至12個區塊。到2024年,數量已達到16個區塊。
但是,使用Solo CKPool(儘管名字如此,但並非傳統礦池)解決的區塊並不一定意味著某人僅憑很少的算力,獨自在臥室裡挖礦。一些加密推特觀察者大聲但錯誤地做出了這種宣告。
挖礦池行業由少數大型參與者主導——如Foundry、螞蟻礦池和F2Pool。礦工連線到礦池,共享資源並分配獎勵。使用像Solo CKPool這樣的服務,礦工一旦找到區塊就能獲得獎勵,並保留幾乎全部收益。
隨著比特幣網路的發展,挖礦需要更多的算力和資源,挖礦業務通常是由上市公司運營的工業規模操作。一些比特幣硬核支持者認為這對比特幣不利,因為網路應該儘可能去中心化。
像Bitaxe和FutureBit Apollo這樣售價200至500美元的業餘挖礦裝置,現在是"比特幣極大主義者"的最愛。今年1月,一臺FutureBit Apollo處理了一個區塊——但這僅僅是因為一個非營利組織從其他機器向該裝置捐贈了算力(支援比特幣網路的計算能力)。
匿名比特幣礦工Econoalchemist當時在X平臺上寫道,目的是"瓦解專有挖礦帝國,使比特幣和自由技術對任何人都可訪問"。
儘管機會渺茫,但業餘礦工的崛起可能正推動近幾個月個人區塊獲勝的明顯增長。在接受Decrypt採訪時,Econoalchemist指出了最近日益增長的獨立成功趨勢。
"偶爾,而且越來越頻繁地,處理區塊的單個機器是一臺Bitaxe或類似的小型挖礦裝置,悄悄地在某人家中執行,"他說。
Optimer的斯科特·諾里斯指出,大型企業集團可能透過不使用大型礦池,而是擁有大量算力來處理區塊。
即使是位於得克薩斯州休斯頓的Solo Satoshi(銷售Bitaxe Gamma等挖礦裝置),其網站也表示,使用算力為每秒1.2太雜湊的180美元Bitaxe機器,每天挖到區塊的機率僅為0.00068390%。
但Solo Satoshi的創始人馬特·霍華德表示,投身獨立挖礦並不一定是為了金錢回報。
"主要目標是實現更多去中心化。找到區塊並獲得比特幣獎勵只是額外收穫,"他說。"對比特幣極大主義者來說,他們明白挖礦需要去中心化。"
編輯:詹姆斯·魯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