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機器翻譯
展示原文
一篇關於主要加密貨幣($BTC、$ETH、替代幣)在歷史風險事件後的表現的研究,包括新冠疫情、銀行業危機、地緣政治事件、關稅戰爭等,揭示關鍵模式 🧵
1/ 通常情況下,加密貨幣市場在風險事件發生後的短期內(5-10 天)會下跌,這可能反映了更廣泛的避險情緒(例如,新冠疫情: BTC 5 天下跌 32%;關稅戰: BTC 5 天下跌 8%, ETH下跌 17%)。美國銀行業危機(3 月 23 日)是一個顯著的例外,它推高了價格(BTC 5 天上漲 12%,

2/ 中期(90天)復甦較為常見。即使在疫情初期出現大幅下跌(例如新冠疫情後, BTC 10天下跌21%, ETH下跌34%)之後,90天的回報率也常常轉為正值(BTC上漲21%, ETH上漲5%)。這可能反映了市場情緒的改善、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整或敘事的轉變。隨後,90天的回報率也強勁上漲。

3/ 但中期復甦並非必然——負面影響可能持續存在。例如,在日元套利交易平倉恐慌(5月24日)爆發後,90天收益率仍為負值(BTC -5%, ETH -13%),這表明某些宏觀衝擊對風險偏好的打擊更為持久。
4/ 山寨幣的波動性通常高於BTC/ ETH,這可能是由於流動性較低且感知風險較高。例如,在關稅戰爆發期間,SOL 的 5 天跌幅 (-16%) 超過了 BTC (-8%);2020 年美國大選後, XRP (+168%) 等一些山寨幣的 90 天跌幅則遠超 BTC。
5/ 事件發生後,競爭幣的相對錶現並不一致——強勁反彈並非總是必然,這可能是由於基本面因素和事件相關性各不相同造成的。值得注意的是,BTC 的 90 天平均回報率 (+34%) 高於其他樣本加密貨幣,這使得競爭幣在危機期間成為首選。
6/ BTC和ETH通常在短期內同步波動,但它們的相對強弱會因事件而異——這可能反映了不同的敘事,例如數字黃金與數字石油。例如,在關稅戰期間, ETH (-17%) 的跌幅超過BTC (-8%);銀行業危機後, BTC (+31%)
覺得這有幫助嗎?請訪問幣安研究院網站,獲取更多深入報告。
www.binance.com/en/research
來自推特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