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比特幣會漲到 15 萬美元嗎?本輪牛市還能持續多久?

文章來源:話李話外

今天是 5 月 19 日,估計很多人對 519 這個數字不會陌生,2021 年的 5 月 19 日加密市場發生的大暴跌,當天比特幣的價格從 44,000 美元附近急劇下跌至 29,000 美元(跌幅超過 34%)、以太坊直接腰斬、狗狗幣等其他山寨幣同樣也出現了大幅下跌,導致大量投資者爆倉,市場陷入極度恐慌。

昨天(5月18日)比特幣一度突破 107,000 美元的位置,距離歷史前高僅差一點點,也許還是因為忘不掉幾年前 519 的陰影吧,今天比特幣繼續走了一個小幅回調,截至撰寫本文時的價格為 102,500 美元附近。如下圖所示。

正好在昨天的時候,有個夥伴給我留言問:今年比特幣會漲到 15 萬美元嗎?

我說:也不是不可能,但同時要考慮自己的持倉成本和目標,如果風險沒那麼高且有現金流(U)需求的話,那麼 10 萬附近開始其實就可以考慮分批出貨了。當然,如果是長期囤幣的話則無所謂,15 萬即便這輪牛市到不了、下輪牛市大概率也能看到。

小夥伴接著問:我的比特幣成本在 6 萬左右,我想等比特幣今年漲到 12 萬的時候翻倍出本賣掉一半,然後等熊市慢慢再定投,你覺得可以嗎?

我又問:你現在有沒有 planB,即假如今年萬一到不了 12 萬的話,你有沒有備用方案、會不會影響你未來的定投計劃?

小夥伴繼續回答說:沒有planB,現在主要就是擔心到時候沒有足夠的抄底資金。

我說:既然你的優先級是希望有足夠的抄底資金,那麼不妨現在(10萬美元附近)就可以考慮開始分幾批慢慢賣出,而不是繼續冒著自己也不確定的風險去滿倉等待更大的可能性收益,除非你願意承受這種風險(即熊市的時候可能會面臨沒有足夠資金抄底的問題)。

1.如何基於數據/指標去判斷可能的行情走勢

在上一篇文章(5月14日)中,我們已經梳理和分享了長期、中短期價格走勢的一些參考維度,通過不同維度的數據判斷,我們就可以對接下來的市場行情儘量做到相對理性的應對,以避免太多個人情緒化造成的影響。

文章發出後,有個別小夥伴在後臺留言問:你列舉的這些指標我都需要學習瞭解嗎?

其實這種問題沒有標準答案,要不要了解那些指標,或者你需要了解其中的哪些指標……這似乎不是由我來決定的,而是由每個人自行決定的,我也僅僅是把我知道、且看過一些指標分享出來而已。也正如我們在文章中提到的:不同的投資週期計劃、不同的風險偏好,都會對應不同投資風格,而不同的投資風格則需要由各種不同的信息或指標維度用來做輔助性參考。

這裡我們繼續拿文章中提到的未平倉合約(Open Interest)數據來說吧,這是比較好的中短期參考數據之一,因為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我們分析鯨魚們(包括機構投資者)可能的下一步行動計劃。如下圖所示(來自alphractal)。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出,最近 30 天累計的未平倉合約 Delta 值(即市場上所有未平倉期權合約對標的資產價格變動的總體反應敏感度)現在已經重新達到了 2024 年的水平,而當時比特幣創下了 7.3 萬美元的歷史新高。

如果我們繼續按照以往的歷史規律來分析的話,當前我們正處於比較強勁的增長階段(即正 Delta 值),但之後則可能就會重新經歷幾乎反比例的下降階段(即負 Delta 值),由此形成具有一定規律的階段性週期模式。

我們再放大時間對比看看 180 天累計的未平倉合約 Delta 值,如下圖所示(來自alphractal)。

通過上圖的進一步對比後,此時我們又會發現新的比較有趣的點,即當前我們正在經歷一個新的下跌“曲線”,而這通常預示著過度槓桿倉位似乎正在被大規模清算,換句大白話來說就是,那些槓桿比例高的倉位似乎正在因為市場的波動導致嚴重虧損甚至被強制平倉,而一旦這裡的 Delta 重新變為負值,那麼市場可能會重新進入新的觸底區間或進入新的吸籌區域。

綜上所述,我們簡單概括一下就是:從最近 30 天的 Open Interest 數據來看,我們應該還會繼續看到市場的上漲趨勢,而且這種趨勢有可能還會持續 1–2 個月左右的時間。但從更長的時間維度來看,比如今年的第三季度開始,我們可能會經歷新的下跌或者盤整行情,在下跌或盤整階段性結束之後,年底前也許還能看到一波兒新的機會。

而這似乎也印證了之前網絡上的兩波兒觀點:

一波兒人認為今年的第二季度市場會迎來新的階段性機會,比特幣有可能再次觸及或者突破歷史新高。從當前的市場行情來看,這個結果似乎已經很接近了。

一波兒人則認為今年年底的時候、市場會迎來新的階段性機會,比特幣屆時會再次突破歷史新高。

至於接下來的 1–2 個月比特幣會不會成功突破歷史新高、或者說今年底比特幣會不會真的漲到 15 萬美元,這些我們不知道,我們也無法準確預測,更不會給出具體的交易指導,這裡我們還是那句老話:你可以結合一些自己認為有用的指標做綜合輔助判斷,然後根據自身的倉位分配和風險偏好、做出讓自己最舒服的選擇即可。

2.數據/指標需要同時結合項目基本面和宏觀因素

目前鏈上有非常多的指標,比如僅我們整理到《比特幣指標模板表》裡面的就有超過 35 種,而各種指標基本都是基於歷史數據的一種直觀反應或推論,尤其是針對中短期行情而言,如果你想讓自己的判斷更加合理或有參考意義,那麼除了必要的一些指標外,可能還需要同時結合項目的基本面和宏觀因素等方面進行更多綜合考量。

比如,從上個月(4月份)以來的行情而言,BTC 的價格重新接近了歷史新高,ETH 的價格也重新讓一些人刮目相看,部分其他的山寨幣也有比較出色的價格表現。

但就從加密市場自身的發展來看,我們近期似乎並沒有看到加密市場內部什麼新的創新、或者顛覆性的改變(也許只是我們暫時還沒有看到而已),因此,本次階段性行情的上漲看起來更多是得益於宏觀條件的改善,包括:

- 4 月 9 日,特朗普宣佈暫停大部分國家的新關稅政策,為期90天。

- 美國與英國於 5 月初達成新的貿易協議、並表示將很快宣佈更多協議。

- 中美雙方於5 月 12 日宣佈達成新的協議、決定暫停對等關稅90天。

當然,此類的消息我們看到的時候其實已經屬於是最後的知曉者,但資本往往是非常敏銳的,且資本通常也會比較厭惡宏觀的不確定性,因此,無論你喜不喜歡,就目前的加密市場行情而言,似乎已經非常依賴於宏觀條件的變化了。

而如果宏觀條件的改善能夠再疊加項目自身基本面的一些利好變化,那麼“拉盤”的理由可能就會更充足一些,再比如 ETH 這個月的大幅上漲,除了得益於宏觀條件的改善外,同時也可能得益於 Pectra 的升級事件(5月7日)、以及現貨 ETF 質押的進一步審核預期(5月初的時候有消息傳出、貝萊德與SEC已經討論了 ETH 質押等問題)、ETH 正在從交易所大量流出(流出通常表示投資者對該資產變為增持和更有信心、如下圖所示)等利好方面。

注:上圖顯示的是山寨幣從 Binance 流出的熱力圖,紅色表示流出量大的山寨幣,可以看出來,目前流出排名靠前的山寨幣包括 ETH、ENJ、SLP、FET…等等。

雖然現階段宏觀條件有正在改善的方面,但我們也繼續面臨著一些有待改善的方面或者未知問題,包括:俄烏衝突問題似乎仍然在談判階段、印巴的小範圍衝突可能還會再次出現、美聯儲降息問題依然懸而未決、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依然相對比較高……等等。

與此同時呢,加密市場中目前散戶的整體情緒給我的感覺,似乎也並沒有出現像前幾輪大牛市那樣的狂熱場景,雖然特朗普在今年初發幣(TRUMP代幣)的那段時間、似乎有了那種比較熟悉的味道,但感覺還是差了那麼點兒意思。

簡而言之吧,目前行情整體上來看再一次有了新的起色,但似乎更多還是依賴於宏觀條件的暫時改善和大資金的驅動(或傳統資金的外溢),雖然比起今年 2、3 月份的行情,現在的加密市場看起來確實值得開心,但我們還是需要關注宏觀條件的可能性新變化,同時也不排除可能出現的新黑天鵝事件。

我們需要繼續思考的是,在現有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比特幣的看多行情又能夠維持多久呢?本輪牛市真的會持續到年底嗎?

當然了,如果你的目標計劃是未來的 5–10 年,且你也相信未來比特幣會漲到 20 萬、30 萬、甚至 50 萬美元,那麼,你需要的也只是繼續保持耐心而已,比特幣你隨時可以繼續分批分階段買入,也不用太在意當前短期的價格波動。雖然現在很多人說下一輪熊市比特幣會跌到 5 萬美元、甚至 3 萬美元,但這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到時候還會不會(敢不敢)再買入比特幣、你還有沒有足夠的資金去買入比特幣?

相关赛道: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1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