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美國GENIUS 穩定幣法案最終以 66 比 32 通過對 GENIUS 穩定幣法案的動議終止辯論,這標誌著法案審議程序正式啟動,但法案本身尚未獲得通過。
GENIUS 法案是什麼?
GENIUS 法案(全稱“Guiding and Establishing National Innovation for U.S. Stablecoins Act of 2025”)是2025年2月4日由美國參議員比爾·哈格蒂(Bill Hagerty)提出的一項法案,旨在為美國支付穩定幣(payment stablecoins)建立聯邦監管框架。該法案由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主席蒂姆·斯科特(Tim Scott)、參議員辛西婭·盧米斯(Cynthia Lummis)以及民主黨參議員 Kirsten Gillibrand 共同發起,體現了兩黨合作的特點。法案基於2024年10月發佈的討論草案,並借鑑了之前如 Patrick McHenry 的《2023年支付穩定幣清晰法案》和 Lummis-Gillibrand 支付穩定幣法案等提案。
主要內容:
- 定義與分類:法案明確將支付穩定幣定義為與固定貨幣價值(如美元)掛鉤的數字資產,主要用於支付和結算。它規定支付穩定幣不是證券(securities),也不是商品(commodities),從而將其置於專門的監管框架下,限制了 SEC 等機構將其視為證券的權力。
- 發行許可:只有獲得聯邦或州許可的實體(如存款機構子公司、聯邦合格非銀行發行人或州合格發行人)才能在美國合法發行穩定幣。
- 儲備要求:發行人必須以1:1的比例持有高質量流動資產(如美元、美國國債或貨幣市場基金)作為儲備,並定期披露儲備構成和贖回政策。
- 監管分層:
- 市值超過100億美元的發行人由聯邦儲備系統(Federal Reserve)或貨幣監理署(OCC)監管。
- 市值低於100億美元的發行人可由州監管機構監督,並可申請豁免繼續接受州監管。
- 消費者保護:法案要求發行人遵守反洗錢(AML)和反恐融資(CTF)規定,定期審計並公開披露財務狀況,確保用戶在發行人破產時享有優先清償權。
- 技術限制:法案傾向於支持在公共區塊鏈上發行的穩定幣,而在私有或許可鏈上發行的穩定幣可能不被視為“支付穩定幣”,因此不受法案的監管或優惠政策約束。
- 對非金融公司的限制:修訂後的法案增加了對非金融上市公司(如科技巨頭 Meta、Amazon)的限制,禁止其發行穩定幣,除非滿足嚴格標準,以維護銀行與商業的分離。
立法進展:
- 2025年3月13日,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以18:6的投票通過了 GENIUS 法案,顯示出兩黨支持。
- 然而,2025年5月8日,法案在參議院未能通過關鍵程序性投票(48票贊成,49票反對),未能獲得所需的60票。部分民主黨人因對反洗錢和國家安全條款不足以及特朗普家族加密業務可能帶來的利益衝突而撤回支持。
- 共和黨人表示仍有其他程序機會推動法案重回參議院審議,預計在2025年5月底前可能有修訂版本。
- 5月20日,GENIUS 穩定幣法案最終以 66 比 32 通過對 GENIUS 穩定幣法案的動議終止辯論,這標誌著法案審議程序正式啟動,但法案本身尚未獲得通過。
對加密行業的影響
GENIUS 法案若通過,將對加密行業產生深遠影響,以下從積極和潛在負面影響兩方面分析:
積極影響
- 監管清晰度:
- 法案為穩定幣提供明確的法律框架,消除了長期以來關於穩定幣是否為證券或商品的監管不確定性。這將降低合規成本,吸引更多機構投資者和傳統金融機構進入穩定幣市場。
- 例如,Circle(USDC 發行人)的首席戰略官 Dante Disparte 稱該法案為“歷史性進步”,有助於美國在全球穩定幣市場中佔據領導地位。
- 促進創新與採用:
- 法案通過設定透明的儲備要求和消費者保護措施,增強用戶信任,可能推動穩定幣在支付、跨境轉賬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中的廣泛應用。
- 穩定幣因其低成本和快速交易的特點,有望與傳統信用卡公司競爭,革新支付行業。
- 支持美元霸權:
- 法案鼓勵美元掛鉤的穩定幣發展,增加對美國國債的需求,從而鞏固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
- 吸引資本流入:
- 清晰的監管環境可能解鎖傳統金融機構(如高盛、摩根大通)的鏈上資本流動,推動區塊鏈技術的效率優勢(如降低借貸成本、減少錯誤)在金融市場的應用。
- 全球競爭力:
- 與歐盟的 MiCA 法規和迪拜等地的穩定幣監管相比,GENIUS 法案將幫助美國迎頭趕上,避免在數字資產領域落後於中國數字人民幣或其他國家。
潛在負面影響
- 對小型發行人的挑戰:
- 嚴格的合規要求(如儲備審計、AML/CTF 合規)可能增加小型發行人的運營成本,導致市場向大型玩家集中,抑制新進入者的創新。
- 科技巨頭的限制:
- 法案修訂後對非金融公司(如 Meta、Amazon)的限制可能阻礙科技公司在支付領域的創新,引發關於銀行與商業分離的爭議。批評者認為,這可能保護傳統銀行,但限制了消費者的選擇。
- 對非美元穩定幣的限制:
- 法案不支持以其他加密貨幣為儲備的穩定幣(如算法穩定幣),這可能限制 DeFi 市場的發展,迫使相關項目將代幣重新分類或限制美國用戶訪問。
- 國家安全與洗錢風險:
- 部分民主黨人(如 Elizabeth Warren)擔憂法案在反洗錢和國家安全條款上的不足,可能為惡意行為者(如朝鮮黑客)提供可乘之機。2022年 TerraUSD 崩盤和 Bybit 交易所15億美元被盜事件凸顯了穩定幣的潛在風險。
- 對現有發行人的影響:
- 非合規的穩定幣發行人(如 Tether)可能被迫調整運營以符合透明的儲備要求,否則可能失去美國市場份額。
- 政治與利益衝突爭議:
- 特朗普家族的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穩定幣項目及其與阿布扎比投資的關聯引發了民主黨人對法案潛在利益衝突的擔憂,可能進一步推遲立法進程。
當前形勢與展望
若法案最終通過,它將為美國加密行業帶來里程碑式的監管清晰度,吸引機構資本,促進穩定幣在支付和 DeFi 領域的應用,同時鞏固美元的全球地位。然而,法案的嚴格要求可能導致市場集中,限制小型玩家和非美元穩定幣的發展。此外,政治分歧和對科技巨頭角色的爭議可能繼續影響立法進程。
對於加密行業參與者,建議密切關注法案修訂進展,積極與政策制定者合作,確保監管框架在保護消費者和國家安全的同時,保持創新的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