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參議院以66票贊成、32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了《GENIUS法案》的結束辯論程序。該法案旨在規範美國境內穩定幣的創建和發行。雖然該法案仍需獲得眾議院批准並由特朗普總統簽署,但在參議院獲得通過才是最大的挑戰(因為該法案需要獲得民主黨的支持才能達到60票的結束辯論Threshold)。隨著這一障礙的掃清,《GENIUS法案》有望成為國會通過的首部加密貨幣立法。
諷刺的是,史上首部加密貨幣立法竟然將法定貨幣納入區塊鏈體系。這與加密貨幣早期的時代大相徑庭,當時法定貨幣是加密貨幣的敵人,貨幣與國家分離才是其目標。如今,美國政客們正在討論區塊鏈如何進一步鞏固美元的主導地位。
我們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接下來又將走向何方?隨著穩定幣即將被正式納入法律,加密貨幣從無政府主義貨幣的蹉跎歷程正直奔其真正的歸宿:無國籍金融基礎設施。
區塊鏈,不是比特幣
在比特幣和加密貨幣的早期,華爾街的巨頭們普遍持有一種觀點:他們對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的興趣遠大於對比特幣本身的興趣。有些人甚至開創了所謂的“ 企業區塊鏈”,而另一些人則乾脆放棄了“區塊鏈”這個名稱,聲稱他們正在構建“分佈式賬本技術”。
這些努力都未能成功吸引用戶,並普遍遭到加密貨幣行業人士(不僅僅是比特幣愛好者)的嘲笑,因為它們並非無需許可或去中心化。華爾街的巨頭們認為,一種波動性大的貨幣不會成為新金融體系的基礎,而我們這些加密貨幣愛好者最終明白了這一點。正如我們在2020 年 2 月(我最喜歡的)DeFi 一書中所強調的那樣:
有一種常見的比喻,比特幣愛好者(通常是美國男性)會譴責一個飽受通貨膨脹蹂躪的國家,並宣揚比特幣及其固定供應量的福音。他利用自己在推特上的舒適位置,宣稱只要人們能夠理解硬通貨和奧地利經濟學,比特幣就能解決發展中國家的困境。
到目前為止,比特幣還沒有成為任何經濟體的救星。它抗審查的P2P支付方式為受壓迫政權的民眾提供了重要的生命線,但它在委內瑞拉、津巴布韋或其他面臨通脹挑戰的國家尚未得到大規模採用。
我們以為他們想要比特幣,但也許只是美元?
最終,意識形態之爭讓位於市場需求。事實證明,在區塊鏈上悄無聲息地使用美元支持的代幣才是切實可行的推廣途徑。
加密貨幣正在成長
穩定幣的頓悟時刻
此時務必記住,這並非美國政府精心策劃的宏大計劃。沒有人告訴Bitfinex要使用美元穩定幣來解決他們的銀行業務問題。孫宇晨在其新興市場博彩應用中使用美元穩定幣時,並非在執行國務院的備忘錄。美國財政部也沒有人要求Uniswap升級其 v2 版本,該版本新增了允許任何資產(而不僅僅是ETH)與穩定幣配對的功能。這是純粹的市場需求。事實證明,區塊鏈是非常高效的金融軌道,通過允許世界儲備貨幣美元在其中流動,其作用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這種由市場驅動的對美元穩定幣的自然傾向,正是促使立法者採取行動的動力。關於加密貨幣監管的討論一直不絕於耳,搖擺於令人窒息的過度監管和危險的寬鬆監管之間。但穩定幣法案最終得以通過,是因為那些加密貨幣的倡導者找到了意想不到的盟友,比如弗吉尼亞州民主黨參議員馬克·沃納 (Mark Warner) :
穩定幣市場規模已接近2500億美元,美國不能再袖手旁觀。我們需要制定明確的規則來保護消費者、捍衛國家安全並支持負責任的創新。《GENIUS法案》是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
所以,總結一下:加密貨幣作為一種新型貨幣的大型實驗基本上以失敗告終。但作為金融基礎設施呢?諷刺的是,它找到了立足點,卻恰恰是因為它與它曾經試圖取代的美元搭上了這輛馬車。穩定幣的爆炸式增長迫使立法機構採取行動,但這項法案的目的並非扼殺穩定幣。恰恰相反。它是一種合法化,一個歡迎委員會,將穩定幣從德吉尼斯坦的陰暗角落引入華爾街燈火通明、合規至上的廣場,以及硅谷精心策劃的圍牆花園。
美國的穩定幣:新的金融管道
現在回到《天才法案》(GENIUS Act),它不僅僅是監管某些小眾加密資產。它正在為重塑美國金融體系奠定基礎,而穩定幣正是其中的核心。雖然現有穩定幣在短期內存在競爭態勢,但其長期影響將十分廣泛,觸及從支付方式到銀行業結構的方方面面。
支付和 Stripe 的測試:最直接的影響將體現在支付領域,我們已經看到主要參與者紛紛涉足其中。在線支付處理領域的領導者 Stripe 推出了基於穩定幣的金融賬戶,最初支持USDC ,面向全球企業。它還收購了穩定幣基礎設施公司 Bridge,為 DeFi 的入門提供了流暢的體驗。Visa 和Mastercard也參與其中,通過與髮卡機構和錢包提供商合作,使消費者能夠通過其現有的卡網絡使用穩定幣餘額。
銀行去中介化和“狹義銀行”的興起:這正是事情變得真正有趣之處(也可能讓傳統銀行感到不安)。如果穩定幣成為持有和轉移美元的首選方式,尤其是對企業和精通數字技術的消費者而言,那麼銀行存款將會發生什麼?傳統的銀行模式依賴存款來提供貸款。如果這些存款中有很大一部分被轉為穩定幣,存放在數字錢包或 Coinbase 等平臺上,銀行可能會發現自己被去中介化了。
事實上,銀行在貸款方面已經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了去中介化。沒錯,它們確實做了很多小企業貸款和抵押貸款,但專業的抵押貸款機構通常會發放這些貸款,然後由大型銀行從其資產負債表中提供資金。在一個新的世界裡,這些抵押貸款機構會與專門評估抵押貸款(或任何貸款)的投資基金合作。因此,我們將業務拆分成貸款發起人和投資者。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就像現在的大型債務市場,既有自由交易的公共債券,也有目前非常火爆的私人信貸。這種向經濟學家所說的“狹義銀行”的轉變——金融機構吸收存款,但主要將其投資於國債等安全資產,而不是發放貸款——正在被穩定幣加速。
然而,這樣的未來可能還很遙遠,因為銀行遊說團體得以在《GENIUS法案》中插入一項條款,禁止發行有利息的穩定幣。雖然目的可能是為了降低風險,但對收益的需求是一股強大的力量。我們可以預見,利息仍會“外洩”,可能會流向監管較少、美國以外的平臺和產品,類似於Aave利率可能由於循環使用Ethena的USDe等策略或Sky Savings Rate等產品的出現而飆升。如果這些外部平臺變得舉足輕重,最終可能會給美國金融體系帶來新的系統性風險,迫使監管機構再次追趕穩定幣的步伐。
DeFi 中蘊藏著巨大的新機遇(以及你的下一筆抵押貸款的問題):如果銀行不再是主要的信貸來源,你的抵押貸款又從何而來?你的小企業貸款又從何而來?DeFi 應運而生。我們希望 DeFi 能夠介入,使這個不斷發展的信貸體系更加透明高效。我們無需依賴銀行來發放信貸;現在,我們在一個受到嚴格監管、旨在確保穩定的市場結構中進行信貸。DeFi 協議已經提供了通過借貸和流動性提供獲得收益的途徑。想象一下,未來你的抵押貸款不是由銀行提供資金,而是由 DeFi 協議提供資金,並由全球穩定幣流動性池提供資金。貝萊德的Buidl基金或 Ondo Finance 的OUSG等收益型穩定幣為我們展現了這一景象。這些產品通常面向機構投資者和合格投資者,為投資者提供合規的美國國債等傳統資產收益。類似的結構能否適用於更廣泛的消費貸款領域?這可能會創造一個充滿活力但風險可能更高的信貸格局。通過銀行中介減少信貸的新秩序可能會更好,但我們需要非常謹慎地行事。
美國以外的穩定幣:美元的新主導地位
當然,該法案的直接影響僅在美國境內,但它也為美元在世界範圍內的角色轉變埋下了伏筆。穩定幣崛起的另一個諷刺之處在於,迄今為止最大的美元穩定幣Tether 的註冊地卻在美國境外。雖然Tether遵守所有關於 KYC/AML 法律的美國執法部門要求,但其創始人一直對進入美國市場感到不安。
儘管美國政客們關注的是美國公民的命運,但《GENIUS法案》將對世界其他地區產生更大的影響。對美國而言,穩定幣的合法化將導致信貸分發市場結構的改變(這可是一大步!);而對世界其他地區而言,它將挑戰當地貨幣的壟斷地位。這不僅關乎金融,更關乎貨幣主權。
法定貨幣:新的地方報紙?
本地壟斷企業崩潰的動態讓我們想起了本·湯普森的媒體聚合理論。它再次上演,但這次是關於金錢的。當互聯網導致新聞發行成本暴跌時,大多數城市報紙都萎縮甚至倒閉,而像《紐約時報》這樣的巨頭則走向了全球。互聯網獎勵了規模最大、最值得信賴的品牌。
同樣的動態即將衝擊法定貨幣。 尤其是在經濟不穩定或金融體系受限的國家,公民將越來越青睞以美元計價的穩定幣,因為它們被認為更穩定,並能提供參與全球貿易的渠道。各國政府自然會傾向於限制這些穩定幣,以保護自身的貨幣控制權,但他們真的能做到嗎?網絡效應非常強大。
特朗普因素
美元穩定幣的巨大成功取決於一個關鍵假設:美國希望繼續保持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並且進一步美元化實際上對美國人民有利。有趣的是,特朗普政府似乎不這麼認為,並積極試圖通過所謂的“海湖莊園協議”來實現世界去美元化。目前尚不清楚他們的最終目的是什麼,也不清楚美國人對此的真實感受。
但只要看看近期美國國債收益率的飆升,特朗普政府的言論就足以嚇退持有美國國債的外國投資者。全球對美元和美國國債的需求下降,不僅意味著美國政府將面臨更多財政難題,還意味著普通美國人的抵押貸款和車貸將增加。因此,儘管加密貨幣世界正忙於為全球美元穩定幣的採用鋪平道路,但問題依然存在:這真的是美國自身所期望的結果嗎?《穩定幣法案》(GENIUS Act)的官方說法或許是為了監管穩定幣,但它卻在無意中加劇了美國國內關於美元未來角色的更廣泛討論。
無國籍貨幣與無國籍金融基礎設施
雖然加密貨幣正在轉向穩定幣和無國籍金融基礎設施,但它永遠不會完全放棄貨幣主權的夢想。
比特幣無疑已經實現了無國籍貨幣的地位。本週,它創下了歷史新高,但作為數字黃金,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即使它無法推翻獨裁統治)。其他形式的無國籍貨幣可能會出現。有些人會爭辯說——我們也同意——以太坊之所以達到這一水平,正是因為它是眾多穩定幣和風險加權資產(RWA)的核心無國籍金融基礎設施。Solana 或許也能做到這一點,但所有實現無國籍貨幣地位的加密資產都將通過兩種方式實現這一目標:一是通過產生費用(酷孩子Solana稱之為 REV ),二是通過貨幣溢價,即代幣持有者對網絡未來的集體信念——嘿,這與傑伊·鮑威爾 (Jay Powell) 定期為美元打氣的講話沒什麼不同。
但《GENIUS法案》通過後,顯而易見的是,無國籍貨幣也將不得不與在區塊鏈上運行的國有貨幣競爭,後者將利用其現有的網絡效應,爭奪無國籍金融基礎設施時代的霸主地位。
零碎
Gnosis推出 Circles v2,一種新的社區貨幣Link
跟蹤智能合約網絡的綜合指標鏈接
Lido 提議升級雙重治理結構Link
特朗普 memecoin 持有者準備私人晚宴獎勵:“我會穿西裝” 鏈接
ETH大幅上漲後,Fluid 面臨無常損失
眾議院共和黨發佈新市場結構法案草案鏈接
DeFi Llama 現通過 TVL Link追蹤風險策展人
思考與預測
基礎層市場的關鍵中立性[Alex Grieve & Rodrigo Seira/Paradigm]
代幣發行簡史[Mary/First Contact]
加密貨幣與資本市場的演變[Tuongvy Le & Austin Campbell]
LP盈利能力的曙光[兔子日記]
為什麼我們需要新的區塊鏈[OneTrueKirk/Morpho]
從 Vanugard 到 Believe App,投資淪為短篇內容[Lex Sokolin/Fintech Blueprint]
支持和反對多位當前提案者的理由[Rain & coffee]
就這樣!歡迎反饋。點擊回覆即可。寫這篇文章很開心。對 DeFi 充滿信心!
《Dose of DeFi》由Chris Powers撰寫, Denis Suslov和Financial Content Lab也參與其中。我大部分時間都在為Powerhouse做貢獻,它是MakerDAO / Sky的生態系統參與者。我的部分收入來自MKR,因此 MKR 的成功給了我經濟上的激勵。所有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