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7日(當地時間),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比特幣2025"大會上,舉辦了關於"戰略比特幣儲備(SBR)"的高級別討論。這次會議引起了關注,因為這是比特幣被美國總統行政令指定為正式戰略資產後,討論聯邦政府實際儲備方案的首個公開論壇。
當天的會議由銀河數字(Galaxy Digital)研究總監亞歷克斯·索恩(Alex Thorn)主持,與會嘉賓包括馬修·西格爾(Matthew Sigel,範埃克(VanEck)數字資產研究總監)、馬修·派恩斯(Matthew Pines,比特幣政策研究所(Bitcoin Policy Institute, BPI)主任)和弗雷德·蒂爾(Fred Thiel,馬拉松數字控股(Marathon Digital Holdings)執行長)。他們作為資產管理、政策和挖礦領域的專家,具體提出了聯邦政府對比特幣的"持有和利用策略"。
"比特幣是數字黃金……持有本身就是投射力量的手段"
馬拉松數字的弗雷德·蒂爾執行長將戰略儲備概念與石油和黃金進行比較,強調"比特幣現已進入全球資產排名前6位,持有本身就成為美國的'力量'"。他主張"像戰略石油儲備一樣,國家應確保資產,以便隨時調節價格或在危機時做出應對,這不僅是防禦,還可以成為地緣政治攻擊手段"。
特別是,他表示"美國可以利用豐富的能源資產直接挖掘比特幣或支援私人挖礦來獲取資產",並評價這"遠比簡單購買更是一種主權行為"。

"需要三階段方法……從象徵性購買到戰略性積累"
比特幣政策研究所主任馬修·派恩斯將比特幣獲取方式分為三種:▲象徵性購買 ▲實質性購買 ▲戰略性購買。他解釋說,"象徵性購買是政府整理現有沒收的數字資產(泰達幣、瑞波幣等)並納入SBR的方式,實質性購買是利用關稅收入、能源版稅、房利美私有化收益等的實際方法"。
他接著談到戰略性購買,稱"這是美國成為世界上擁有最多比特幣的主權國家的手段",並表示"要獲得數十萬個BTC,可以使用外匯穩定基金(ESF)約200億美元的剩餘資金,或黃金儲備重新估值的收益(規模約8000億美元)"。
他還介紹了位元債券(Bitbond)的發行構想。這是一種在美國政府發行的國債基礎上增加比特幣收益結構的債券,並補充說"結合傳統債券和比特幣風險的新產品對私人投資者也很有吸引力"。
"存在批評……但公共資產化是不可避免的"
範埃克的數字資產研究總監馬修·西格爾針對反對比特幣持有的觀點指出,"'天真的最大主義者'認為政府不應持有比特幣,以及擔心美元崩潰的'不作為論者'的主張都脫離現實"。
他表示"資產管理者無法直接持有客戶的比特幣,政府也是如此",並強調"制度化是比特幣從社群成長為普遍貨幣的必要條件"。他還強調"政府購買比特幣不是威脅美元,而是提高美元信任的行為"。
"挖礦主權也很重要……確保不可審查的交易空間"
在會議後半部分,討論了為確保比特幣交易的自由性和抗審查性而獲取"戰略區塊空間"。弗雷德·蒂爾執行長解釋說:"比特幣礦工就是交易處理者,他們必須充分分佈在美國或盟國內,才能保護交易自由"。
馬修·派恩斯主任表示:"中國透過黃金儲備和央行數字貨幣(CBDC)擴大在亞洲和全球南半球的影響力",並強調"比特幣是美國捍衛開放價值的數字對應手段"。
"從小規模開始,並轉向制度化"
專家組最後提到執行可能性,建議"由於行政令存在法律訴訟風險,應從小規模象徵性購買開始,長期來看應透過國會立法實現制度化"。
弗雷德·蒂爾提出"可以採取政府獲取部分挖礦收益作為版稅的方式,或對使用汙染能源(如甲烷)進行挖礦的企業給予稅收減免",並稱這是"同時實現環境改善和資產積累的方法"。
"比特幣不是邊緣,而是新金融秩序的基礎"
三位專家表示:"儘管仍有人將比特幣視為反體制技術,但現在已經到了必須將其整合為全球金融秩序基礎的時候",並呼籲"如果美國想主導世界比特幣時代,現在就必須採取行動"。
這次會議被視為討論比特幣國家戰略資產化的起點,預計將成為未來相關政策制定和立法討論的訊號。
實時新聞...前往TokenPost電報頻道
<版權所有 ⓒ TokenPost,禁止未經授權轉載和重新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