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萬美元后的金叉陷阱?比特幣後市展望及持倉建議

一般而言,金叉的出現預示著上漲趨勢,但歷史表明這可能會帶來一輪暴跌。

撰文:cyclop

編譯:Tim,PANews

大家都認為 14 萬美元是下一個目標,但事情並不會如這般發展。

研究了所有歷史情景和市場數據之後,為什麼我認為比特幣即將小幅下跌?

金叉是福是禍?

金叉是指當 50 日均線上穿 200 日均線時發生的技術指標形態,在所有的技術分析中,這通常被視為買入信號或看漲指標。

但如果我告訴你情況並非如此簡單,金叉反而可能導致暴跌呢?

讓我給大家解釋一下。

是的,從根本上說,金叉的出現表明短期動能正在超越長期動能(通常呈現看漲態勢)。

但歷史數據表明,每次金叉形成後,比特幣總是緊隨其後暴跌 10%,在這次暴跌之後,比特幣才會強勢反彈並再次創下歷史新高。

讓我們深入探討具體案例:

  • 2021 年 2 月,當比特幣 50 日均線上穿 200 日均線後,7 天內暴跌 10%

  • 2024 年 3 月,比特幣暴跌 11% 後暴力拉盤創新高

事實證明,金叉的出現不過是主力拉昇前的終極洗盤手段,用來甩掉浮籌(紙手和散戶),從而推動真正的價格突破。

這一切都豁然開朗了,正是這次突破觸發了大規模資金追漲的浪潮。

離場者因 FOMO 而再次入場,反而助燃更洶湧的漲勢。

這就是金叉形態的作用機制。

本週,比特幣出現約 8% 的回調,符合以往的慣例。目前已經出現反彈,表明在 104000 至 105000 美元附近存在強勁買盤。

另一方面,顯而易見的是在 11 萬美元上方的上漲動能已經耗盡。

( 這會導致「新聞過度消費」現象,利好消息卻沒有引發任何反應 )

後續走勢如何?

如果能守住 10.5 萬美元(我們大概率能做到),將直指 15 萬美元大關,重演金叉形態走勢。

若跌破 10 萬美元關口,預計會小幅回調至 9 萬至 9.5 萬美元區間。

如果你還沒有倉位,現在是個入場的好機會,短期我強烈看漲。

但與此同時,我正處於更偏向避險的狀態:只持有比特幣、以太坊、Solana 等強勢藍籌幣,並精選少數具備投資價值的潛力山寨幣,如 Cookie、W、IOTA。

如果你已有倉位令你不知該賣出還是加倉,請堅持你的策略。

相关赛道: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