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分析認為,被視為比特幣投資主要指標的減半週期已不再具有意義。這是因為自2023年以來,市場已進入成熟期,並且隨著現貨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引入,大規模資金流入已經實現,市場將呈現出與以往不同的態勢。相反,透過分析長期持有者的賣出時點和收益率等指標,捕捉大型投資者資金即"智慧資金"的流向變得更為重要。
HT創始人詹姆斯·切克在6日於首爾松坡區的西格尼爾首爾舉行的"比特幣首爾2025"活動上表示:"傳統的減半週期已不足以解釋市場",並強調"真正重要的是捕捉投資者行為發生變化的時點"。
切克是資料分析平臺HT的創始人,他是一位透過鏈上資料分析虛擬資產流向和投資者心理的分析師。當天,他以"減半週期的終結:透過鏈上資料預測比特幣的最高點和未來"為主題進行了演講。
比特幣減半是指比特幣挖礦獎勵減半的時期。每4年發生一次,去年經歷了第4次減半。比特幣在每挖掘一個區塊時都會獲得獎勵,設計上在21萬個區塊被挖掘後,獎勵將減半。通常,比特幣在減半前後,由於供應減少而突顯稀缺性,往往會出現上漲行情。
切克診斷,比特幣市場自2023年進入成熟期後,正面臨與過去截然不同的環境。他表示:"2021年市場兩次未能突破1萬億美元,但2024年卻連續8個月穩定在1萬億美元水平",並補充道:"隨後很快突破2萬億美元,證明了其價值"。他進一步分析:"2017年週期從30億美元開始,差距達100倍","2017年前是個人主導的市場擴散,2022年前是槓桿和衍生品的增長,而2023年後則成為成熟且週期性的市場"。
他認為ETF的引入也推動了市場成熟。切克表示:"ETF並非完全新事物,但比特幣ETF是迄今最成功的ETF,正引發巨大資金流入",並預測:"透過比較比特幣ETF和黃金ETF的趨勢,比特幣ETF長期可能會持續吸引資金"。
切克建議,在進入成熟期的比特幣市場中,要想成功投資,需要關注大型投資者或長期投資者的行為。他說:"不要關注市場本身,而要追蹤在市場中做決策的人,觀察他們的行為","透過這種方式,可以找到過熱區間,以及人們想要賣出的價格區間"。
他還透過實際鏈上資料介紹了投資者應關注的主要指標。切克指出:"如果長期持有者連續14天開始賣出,這往往與過去的高點一致","在衍生品市場,以高槓杆進入的'傻錢'(非理性投資者)通常出現在接近高點的位置"。他進一步分析:"當投資者記錄2-3倍收益時,賣出動機增加,市場會過熱","此時智慧資金會賣出,而陷入FOMO(錯失恐懼)的傻錢則會在高點後姍姍來遲"。
他還補充道:"比特幣有時可能會下跌,但最終會上漲","即使比特幣達到7.5萬美元,甚至觸及17萬美元,重要的是現在就決定到時如何行動"。並強調:"投資的本質不是預測,而是準備"。
- 申中涉記者
< 版權所有 ⓒ 數字中心,禁止未經授權轉載和再分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