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資產分離,無資本限制”……放寬准入限制,追趕美日

本文為機器翻譯
展示原文

上月21日,在首爾汝矣島國會議員會館舉行的"原幣穩定幣VS美元穩定幣:全球貨幣戰爭勝利戰略"研討會上,韓國企業經營學會會長崔宇載、共同民主黨數字資產委員會委員長民炳德、Moxanism委員長權七升等參與者合影留念。攝影:成炯珠


共同民主黨決定大幅放寬穩定幣發行許可要求,原因是擔心如果發行門檻過高,穩定幣相關產業的培育可能會進一步延遲。在美國、日本、新加坡等主要國家競相爭奪穩定幣霸權的情況下,政府與執政黨認為,讓各領域的初創企業參與原幣穩定幣發行,可以提升產業競爭力。

據9日虛擬資產行業和政治圈透露,今年4月民炳德共同民主黨議員公開數字資產基本法草案後,透過與業界和學界進行的三次法案審查,收集了這些意見。

主要觀點是,過於嚴格的發行要求阻礙了擁有多樣創意和高技術的金融科技和虛擬資產行業初創企業的進入。虛擬資產行業一位關係人士表示:"如果將進入門檻設定為50億韓元以上,那麼資本充足的銀行或大企業很可能主導發行業務",並指出"這將阻礙初創企業的進入,成為限制產業多樣性和擴充套件性的因素"。

不過,也有聲音認為,由於預計穩定幣將成為現金和信用卡等的替代支付手段,因此應該嚴格設定准入條件。改革新黨議員李俊石曾在上月大選辯論中指出:"50億韓元的準備金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發行原幣穩定幣",並警告"可能會引發市場混亂和詐騙損失"。

民主黨考慮到這些擔憂,還決定在法案中增加加強財務安全性的內容。其中代表性的是,即使發行公司破產,使用者也可以退還持有的穩定幣。這是為了在企業破產時也能保護客戶資產而設立的"破產隔離"機制。基本上,與其他穩定幣一樣,要求準備1:1的原幣準備金,並配備各種物理和人員安全措施,以防止使用者遭受損失。韓成大學區塊鏈研究所教授趙在宇表示:"如果50億韓元是准入要求,即使是技術實力強大的企業,如果資本金只有30-40億韓元,也無法進入市場",並指出"即使降低准入門檻,在建設安全人員和系統時也需要相當大的成本,因此最終將是一定規模以上的企業進入"。

草案原本計劃設立直屬總統的數字資產委員會,由金融委員會主席和民間委員長共同擔任主席,但最終法案據悉僅保留一名民間委員長為主席。委員會規模也將從20人擴大到30人,意在更多反映民間聲音。在虛擬資產上市時,如有需要,可以委託交易所支援適格性評估委員會,該委員會將設在自律監管機構韓國數字資產行業協會(暫定名)下。

業界對這項法案的透過抱有期待,認為原幣穩定幣發行將加速。總統特別助理金容範也一直強調發行原幣穩定幣的必要性。根據區塊鏈分析平臺Artemis的資料,今年截至2月,全球穩定幣支付市場累計支付規模突破100億美元(約13.838萬億韓元),同比激增80%。數字消費者研究院博士尹敏涉表示:"隨著以民間主導為重點的法案出臺,金融科技和虛擬資產初創企業有望參與原幣穩定幣發行,相關生態系統有望迅速活躍"。
申重涉 記者
< 版權所有 ⓒ 數字中心,禁止未經授權轉載和再分發 >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