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特幣2025大會上,微策略聯合創始人邁克爾·塞勒建議,對於所有階層和年齡段的人來說,積累比特幣是獲得金融自由的最佳方式。塞勒還補充說,不久的將來,數字資產將佔世界價值的一半。
根據專家們的說法,這一願景只能在理想世界中實現。Fedrok AG、位元獲得錢包和布里肯的代表們解釋說,要讓比特幣吸收全球財富,需要更大的可擴充套件性、較少的機構反對以及更多的穩定性。只有這些因素相互配合,塞勒的設想才可能成為現實。
塞勒:比特幣是最終的財富之路
塞勒最近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比特幣2025大會上發表了"獲得財富的21種方法"演講。作為戰略執行主席和積極的比特幣積累者,他提出了以數字資產為中心建立金融自由的全面指南。
塞勒願景的核心是,無論年齡和社會經濟地位,個人都可以將比特幣加入投資組合,投資於更美好的未來。
21 Ways to Wealth pic.twitter.com/SiOVbuxmE5
— Michael Saylor (@saylor) May 31, 2025
他認為,數字資產去中心化、可程式設計和不可腐蝕的特性,隨著時間推移將超越所有其他貨幣,最終成為主導的全球貨幣標準。
儘管塞勒沒有明確提及術語,但他強烈支援超比特幣化的基本理念。
這一概念認為,隨著對傳統金融系統的信任下降,比特幣的固有優勢將導致其作為世界主要貨幣快速且不可逆轉地出現。
超比特幣化:預測還是幻想?
專家們對塞勒演講的可實現性看法不一。布里肯的市場分析師埃馬紐埃爾·卡多佐對比特幣最終能夠超越競爭對手持樂觀態度。但他承認這一願景不會立即實現。
"比特幣的基本要素很清晰:稀缺性、去中心化的特性以及不斷增加的機構採用,是對法定貨幣貶值的絕佳對沖工具。這就是為什麼比特幣是世界第五大資產。隨著法定貨幣隨時間推移趨向於對BTC為零,它在5至10年內成為全球價值儲存的可能性很大。" – 埃馬紐埃爾·卡多佐,布里肯市場分析師
其他專家則不那麼樂觀。他們認為超比特幣化更接近幻想而非預測。
與傳統資產如企業、房地產和商品不同,比特幣缺乏生產力、高波動性,以及無法產生收益或實用性,使這種情景顯得不切實際。
"歸根結底,塞勒的願景更多地植根於意識形態信念,而非實用經濟學。比特幣可能仍然是有價值的替代資產類別或通脹對沖工具,但認為它將取代或主導所有其他資產和貨幣的概念是不可能的。" – Fedrok AG執行長菲利普·布拉澤爾
布拉澤爾基於幾個可能阻礙比特幣主導地位的關鍵因素提出了這一論點。
權力鬥爭:比特幣vs中央控制
要使比特幣在全球範圍內佔據主導地位,現有的銀行系統和政府必須放棄他們的控制。他們不會毫無抵抗地這樣做,他們的權力仍然牢固。
"最大的障礙不是技術,而是權力。政府不太可能放棄對貨幣政策的控制。向基於比特幣的系統轉變將在最高層面遇到結構性阻力。" – 位元獲得營運長阿爾文·坎
布拉澤爾同意,沒有這種權力壟斷,超比特幣化是不可能的。意識到這一點,政府設定了多重障礙來阻礙加密貨幣的廣泛採用。
"比特幣'被評估為一切的一半'的願景需要全球金融系統的根本性變革。這始於法定貨幣的崩潰或放棄。要讓比特幣取代主權貨幣,政府必須放棄對貨幣政策、稅收和債務發行的控制。這極不可能發生。歷史和當前趨勢表明,國家會強烈保護其金融權威,這可以透過主要經濟體對加密貨幣的禁令和監管執法得到證明。" – 菲利普·布拉澤爾
在這種背景下,全球主導需要廣泛採用。然而,目前比特幣在大多數投資者的投資組合中仍然很少見。
比特幣採用:加密貨幣增長為何跟不上?
根據2024年Triple-A的資料,全球約6.9%的人口,即超過5.6億人擁有加密貨幣。比特幣的擁有量預計會更低,多份報告顯示這一數字在1%至3%之間。

比特幣固有的價格波動性是阻礙其廣泛採用的因素之一,特別是作為穩定交換手段的角色變得困難。
"無法預測的波動性對於儲存財富是有風險的,並且對於定價商品或服務是不實際的。在實現更大的穩定性之前,比特幣仍將是一種投機性資產,而不是可靠的日常金融工具。" – 布拉茲德爾在BeInCrypto上表示。
在這方面,穩定幣更適合普通使用情況。同時,對比特幣所有權的常見誤解阻礙了零售投資者的採用。
特別是,一個比特幣的價值超過10萬美元的事實使投資者認為只有富人才能負擔這種資產。
"比特幣太貴的想法常常忽視了可以分割到0.00000001 BTC的事實。但認知很重要。許多零售使用者仍然將價值等同於整體單位。在進行更好的教育之前,這種心理障礙將持續存在。" – 卡恩解釋道。
這些誤解可能導致交易者探索其他加密貨幣,從而使他們遠離比特幣。
'便宜'的替代幣,為何比比特幣更受歡迎
替代幣和meme幣由於每單位價格低於比特幣,對零售商更具吸引力。這源於對比特幣可以輕鬆分割成更小單位或聰的理解不足。
"這種價格標籤通常會嚇跑普通投資者。特別是當替代幣為1美元或100美元時,感覺更'便宜'。儘管這是一種更危險的投資。這種認知使人們認為比特幣只適合富人或機構。事實上,普通人因缺乏教育而錯過了長期潛力。這令人遺憾,因為比特幣的基礎是隨著時間推移對法定貨幣貶值的穩健投資。" – 卡爾多佐提到。
關於教育,貝澤爾強調了理解和持有比特幣價值的重要性。
"個人金鑰管理、理解錢包選項、確保資金安全需要許多使用者缺乏的技術素養。這種陡峭的學習曲線阻礙了主流採用,使比特幣對非專業人士不太可及。" – 他說。
然而,如果比特幣沒有可靠的基礎設施來管理增加的交易量,廣泛的教育將毫無成果。
可擴充套件性、能源足跡憂慮
可擴充套件性經常被提及為加密貨幣的致命弱點。大多數區塊鏈,包括比特幣在內,都遭受緩慢的交易速度。如果區塊鏈無法處理全球比特幣採用的需求,整個嘗試將變得毫無意義。
"比特幣有限的可擴充套件性是主要的技術障礙。網路每秒只能處理約7筆交易。這與需要數千筆交易的全球金融系統相比極其不足。" – 貝澤爾在BeInCrypto上表示。
與此同時,比特幣挖礦消耗大量能源。高資源需求及隨之而來的監管反對使廣泛採用變得更加困難。
"比特幣的工作量證明共識機制消耗的電力可與小型國家的能源使用相媲美。這提出了重要的環境問題,並與對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標準的全球強調相沖突。隨著機構和政府越來越重視可持續性,比特幣高能耗可能會限制其進入受監管的金融生態系統。" – 他補充道。
最終,比特幣要達到超比特幣化所面臨的剩餘障礙大於其優勢。
塞勒的比特幣願景,現實嗎?
儘管塞勒堅信比特幣的最終上升,但其未來的主導地位取決於能否克服當前面臨的諸多障礙。
不應忽視他的強烈信念,但塞勒的願景在短期內不太可能實現。因此,投資者應謹慎對待。
"這取決於個人。比特幣可以在多元化投資組合中發揮作用,但並不適合所有人。由於波動性和監管的不確定性,它更適合瞭解風險的人。" – 卡恩總結道。
比特幣在金融未來中確實佔有一席之地,但當前的限制表明它不是所有人的標準選擇,而是一種選擇性且需要高度確信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