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kless:Plasma 想要引領穩定幣熱潮

作者:David C 來源:Bankless 翻譯:善歐巴,金色財經

近期,穩定幣似乎成為加密行業最具“產品-市場契合度”的賽道。

根據 Artemis、Dragonfly 和 Castle Island Ventures 的研究,自 2023 年 1 月以來,支付公司已通過穩定幣完成超過 942 億美元的結算,月度交易量從不到 20 億美元增長至 73 億美元以上。

儘管多年來圍繞 Tether 的償付能力質疑和公司醜聞不斷,但它仍然是加密行業最成功的案例之一。USDT 佔據穩定幣總供應量的 62.5%,部署於十多個網絡(以以太坊和波場為主)。

但令人意外的是,儘管穩定幣話題火熱,卻幾乎沒有任何專門為 USDT 這類“巨頭”設計的底層鏈級基礎設施。

Plasma 登場了 —— 一個專為穩定幣打造、以 USDT 為核心的全新區塊鏈。

就在今天早上,Plasma 公募的 5 億美元預存額度瞬間被搶購一空。甚至有用戶為了確保獲得配額,支付了近 10 萬美元的交易費。這進一步表明,Circle 的 IPO 可能只是市場對穩定幣基礎設施投資興趣的“序章”。

本文將介紹 Plasma 如何滿足市場對穩定幣的基礎設施需求、其如何統一穩定幣活動,以及為何它與 Tether 的深度綁定讓它與眾不同。

Plasma 概覽

Plasma 是一個兼容 EVM 的權益證明(PoS)區塊鏈,專門針對穩定幣支付進行了優化

雖然它並非官方的 “Tether 專屬鏈”,但該項目得到了 Tether/Bitfinex 相關資本的支持(還有諸如 Peter Thiel 的 Founders Fund 等知名投資方),與全球最大的穩定幣發行商形成了直接的利益一致。

儘管 USDT 是核心,Plasma 並不會限制其他穩定幣的使用。上線初期就計劃集成包括 Aave、Maker、Curve、Ethena 等知名 DeFi 協議。主網預計將在 今年第二季度上線,屆時將推出圍繞穩定幣的借貸、交易等典型 DeFi 服務。

Plasma 的架構

Plasma 的底層運行在PlasmaBFT之上,這是一種經過改進的 Fast HotStuff 設計,專為高吞吐量、低延遲的穩定幣傳輸而設計——類似於 Hyperliquid 的共識方法。執行層構建在 Reth之上,這是一個基於 Rust 的模塊化以太坊引擎,提供前面提到的完全 EVM 兼容性。

iZeOEysRuHNxjdTi3IEHd5SCkNu6Y4giFjjJoS6M.png

Plasma 採用雙驗證人架構:一個驗證人集群負責共識安全,另一個專門處理免 Gas 的 USDT 轉賬,運行在高速、低成本的通道中。初期這些驗證人將由權限控制,未來計劃逐步去中心化。

除了速度快、成本低,Plasma 還引入了一系列獨特功能,力圖成為“最適合穩定幣的區塊鏈”:

  • USDT 零費用轉賬:該功能專為基礎 USDT 支付設計,運行在並行區塊層上,避免主網擁堵。用戶可以選擇等待稍長時間來換取免手續費的轉賬。為防止濫用系統設置了限制,例如要求最低賬戶餘額、限制交易頻率等。

  • 自定義 Gas 代幣:用戶可以使用已授權的代幣(如 USDT 或 BTC)支付交易費,無需持有特殊的 Gas 代幣。這使得在 Plasma 上構建的應用可以允許用戶直接用自己熟悉的代幣支付費用。鏈下系統會自動按市價將其兌換為 Plasma 的原生 Gas 代幣 XPL,用戶無需額外準備交易幣。

  • 隱私交易:團隊計劃引入“加密轉賬”(shielded transfers)功能,隱藏交易詳情,實現隱私保護的同時仍保持合規。

  • 錨定比特幣的安全性:Plasma 會定期將最新狀態摘要寫入比特幣區塊鏈,意味著想要篡改 Plasma 的歷史數據必須重寫比特幣歷史,幾乎不可能。用戶還可以通過安全橋接機制質押 BTC,提款將通過 Taproot 和門限簽名實現,無需中心化託管。雖然 Plasma 的設計靈感來源於比特幣 Rollup 思想,但它不依賴未來如 OP_CAT 或 Covenants 等尚未上線的比特幣升級,而是構建在現有比特幣功能之上。

與 Tether 的關係

Plasma 與 Tether 的關係遠遠超出了普通鏈上集成。

除了獲得資金支持、以及 Tether 在 Plasma 上享有免手續費和白名單 gas 支付資格外,Plasma 還將支持 USDT0 —— 這是 Tether 的一個跨鏈版本,可以將其影響力擴展至更多生態系統。

Plasma 與 Tether 的深度綁定也體現在團隊層面。Plasma 聯合創始人 Christian Angermeyer 曾幫助 Tether 將鉅額利潤再投資於多個行業(如礦業、人工智能),進一步強化了兩者的戰略關係。

為什麼是 Tether?

那為什麼要圍繞 Tether 構建一條區塊鏈?在接受採訪時,Plasma 首席執行官 Paul Faecks 強調了 Tether 在全球範圍內提供美元獲取渠道的作用,而這一過程無需依賴本地銀行系統的基礎設施。

Faecks 認為,人們真正需要的是可靠的穩定幣,而不是年化收益率 4% 的 USDC。他指出,雖然 USDC 更適用於美國和歐洲等受監管市場,Tether 卻主導了土耳其、泰國、阿根廷、尼日利亞等國家,且在全球發達國家的使用率也在迅速提升——這些地方將加密貨幣視作“貨幣”,而非中間媒介。

Tether 最近也通過其 Hadron 平臺大舉進軍資產代幣化領域,目標遠不止於黃金代幣,未來還將發行更多 RWA(真實世界資產)。與此同時,Plasma 最近宣佈與 Uranium Digital 合作,計劃將鈾資產上鍊。

PAV0xLk0sjwR9ag9hSEkGMMVbLO7UEacd1oGO2l6.png

是否值得關注?

目前為止,專為特定用途打造的公鏈除了個別項目(如 Hyperliquid)外,大多未獲得廣泛關注。而 Plasma 也走上類似道路——構建針對穩定幣優化的專屬基礎設施,而非通用型智能合約平臺。

因此,接下來局勢如何演變、Plasma 是否會成為鏈設計的新拐點,都值得密切關注。

Plasma 的核心理念其實很簡單:如果穩定幣正成為全球金融體系的支柱,那它們理應擁有專為此打造的基礎設施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