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千億美債聯姻加密市場:美元 2.0 時代的誕生序幕

avatar
Bitpush
06-12

作者:White55,火星財經

原標題:當千億美債找到“加密接盤俠”,我們正見證美元 2.0 誕生

一、立法進程:從「瀕死」到「復活」的戲劇性轉折

2025 年 5 月至 6 月,美國參議院圍繞《GENIUS 法案》(全稱《指導和建立美國穩定幣國創新法案》)的博弈,堪稱一場政治與金融交織的史詩級戰役。這部旨在為 2500 億美元穩定幣市場建立首個聯邦監管框架的法案,經歷了從「程序性死亡」到「兩黨妥協」的驚險逆襲,最終以68 比 30的投票結果挺進參議院全體辯論階段。然而,這場勝利背後,是兩黨長達數月的利益交換、行業巨頭的遊說角力,以及特朗普家族「加密金礦」引發的道德爭議。

時間線覆盤:

  • 2025 年 3 月:共和黨參議員 Bill Hagerty 正式提出法案初稿,目標是為支付型穩定幣建立「聯邦 + 州」雙軌監管體系。

  • 5 月 8 日:法案首次程序性投票以48:49意外失敗,民主黨以「特朗普家族利益衝突」為由集體倒戈。

  • 5 月 15 日:兩黨緊急磋商,推出修正版法案,刪除針對特朗普家族加密業務的條款,換取民主黨部分支持。

  • 5 月 20 日:修正案以66:32通過關鍵「終止辯論動議」(Cloture Vote),掃清立法障礙。

  • 6 月 11 日:參議院以68:30的壓倒性優勢通過法案,進入最終辯論與修正程序。

692d972e-a664-41de-a01a-ed285a5c40f4.png

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約翰·圖恩週三發表講話,支持投票通過《天才法案》。資料來源:美國參議院

這一系列轉折的核心,在於共和黨巧妙地將法案包裝為「美元數字化霸權」的戰略工具,同時民主黨內部因擔憂「監管真空導致金融風險」而出現立場鬆動。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約翰·圖恩(John Thune)的遊說辭令極具煽動性:「若美國不主導穩定幣規則,中國將用數字人民幣填補空白!」

二、核心條款:監管藍圖與「魔鬼細節」

《GENIUS 法案》的監管框架設計,試圖在「鼓勵創新」與「防範風險」之間走鋼絲,其核心條款可概括為以下六大支柱:

雙重監管與發行門檻

發行規模超 100 億美元的穩定幣由聯邦監管(貨幣監理署 OCC 主導),低於 100 億美元可選擇州級監管,但州標準需與聯邦一致。這一設計既安撫了各州自主權,又為巨頭劃定紅線,被視作對 Circle(USDC)和 Tether(USDT)的變相保護。

1:1 儲備與資產隔離

強制要求穩定幣以現金、短期美債等高流動性資產全額抵押,且儲備資產需與運營資金嚴格隔離。這一條款直接針對 2022 年 Terra 崩盤事件,但允許儲備中納入貨幣市場基金等「風險資產」,被批評為「埋雷」。

科技巨頭「緊箍咒」

非金融類科技公司(如 Meta、Google)發行穩定幣需通過新設的「穩定幣認證審查委員會」(SCRC)審批,並滿足數據隱私與反壟斷要求。這一條款被解讀為對特朗普盟友馬斯克(X 平臺穩定幣計劃)的「定向打擊」。

消費者保護與破產優先權

若發行方破產,穩定幣持有人可優先贖回資產,且儲備金不納入破產財產。然而,民主黨指出該條款弱於傳統銀行 FDIC 保險機制,存在「凍結資金」風險。

反洗錢與透明度

將穩定幣發行方納入《銀行保密法》管轄,強制履行 KYC、可疑交易報告等義務。但漏洞在於: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不受約束,為非法資金流動留下後門。

總統家族「豁免漏洞」

法案未明確禁止國會議員或總統親屬參與穩定幣業務,特朗普家族旗下 World Liberty Financial(WLF)發行的 USD1 穩定幣(市值 20 億美元)得以合規化。民主黨參議員沃倫怒斥:「這是為特朗普『加密腐敗』開綠燈!」

三、爭議漩渦:特朗普的「加密金礦」與兩黨撕裂

法案推進的最大阻力,並非來自政策細節,而是特朗普家族深度介入加密產業的利益衝突。三大爭議點將政治博弈推向高潮:

USD1 穩定幣的「合法化套利」

WLF 發行的 USD1 已通過阿布扎比投資公司向幣安注入 20 億美元,特朗普家族可通過交易手續費年獲利超 8000 萬美元。更致命的是,法案通過後 USD1 將自動獲得聯邦認可,市值或飆升至百億美元級別。

「付費見面」的道德危機

特朗普通過出售 Meme 幣(如 TRUMP Coin)向持有者提供「總統晚宴」資格,被民主黨指控「將國家權力證券化」。參議員墨克利(Jeff Merkley)直言:「這是史上最赤裸的權錢交易!」

立法與行政權的「旋轉門」

法案核心起草者之一、共和黨參議員 Hagerty,被曝與 WLF 存在政治獻金關聯。民主黨試圖推動修正案禁止公職人員參與穩定幣業務,但遭共和黨集體封殺。

儘管兩黨在 5 月 15 日達成妥協,刪除直接針對特朗普的條款,但沃倫等人仍在參議院發起「最後一搏」,要求公開特朗普家族與 WLF 的資金流水。這場道德攻防戰,實則是 2026 年中期選舉的前哨戰。

四、市場震盪:合規化紅利與「寡頭時代」

《GENIUS 法案》若最終落地,將引發穩定幣市場的結構性洗牌:

頭部玩家「躺贏」

USDC(Circle)和 USDT(Tether)因早已佈局合規儲備(80% 為短期美債),將直接獲得聯邦牌照,進一步擠壓中小發行方。高盛預測,兩者市場份額或從 94% 升至 98%。

傳統金融「跨界收割」

摩根大通、富國銀行等機構已申請「有限目的穩定幣牌照」,計劃通過鏈上支付業務蠶食加密貨幣交易所份額。法案中「允許保險公司發行穩定幣」的條款,更是為傳統巨頭打開閘門。

美債危機的「解藥 or 毒藥」?

法案要求穩定幣儲備以美債為主,短期或緩解美債流動性危機,但長期可能加劇「期限錯配」——投資者更青睞短期債券,導致長期美債需求萎縮,財政赤字進一步惡化。

全球監管的「多米諾效應」

歐盟、英國、新加坡已表態將參照《GENIUS 法案》調整政策,形成「美元穩定幣聯盟」。人民幣、日元穩定幣可能被擠出跨境支付市場,重塑全球貨幣格局。

五、未來之戰:眾議院博弈與特朗普的「最終裁決」

儘管參議院已亮綠燈,法案仍需闖過三重關卡:

眾議院「簡化通關」

共和黨以 220:215 控制眾議院,只需簡單多數(218 票)即可通過。但眾議院版《STABLE 法案》與參議院存在關鍵分歧:前者要求監管權完全歸屬聯邦,且禁止科技公司發行穩定幣。兩院協調或拖至 8 月休會前。

總統的「利益權衡」

特朗普雖公開支持法案,但其家族利益與立法細節深度綁定。若民主黨在眾議院推動「反腐敗修正案」,可能觸發總統否決權,導致立法流產。

司法挑戰的「灰犀牛」

美國憲法「薪酬條款」(Emoluments Clause)禁止總統從外國政府獲利,而 USD1 的 20% 用戶位於制裁名單國家(伊朗、朝鮮),可能引發最高法院介入。

六、結語:加密時代的「美元霸權 2.0」

《GENIUS 法案》的終極野心,絕非僅是規範市場,而是將美元霸權植入區塊鏈的基因。通過將美債與穩定幣捆綁,美國正打造一個「數字美元帝國」——全球每一筆鏈上交易,都在無形中鞏固美元的儲備地位。然而,這場豪賭的風險同樣巨大:若 DeFi(去中心化金融)繞開合規穩定幣,或中國加速數字人民幣國際化,法案可能淪為「紙牌屋」。

政治家的博弈、利益集團的遊說、技術革命的狂潮——在這個歷史的三岔路口,GENIUS 法案的最終命運,將決定誰主宰下一個十年的金融秩序。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