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木頭姐「賣飛」、散戶 FOMO:Circle 為何一夜衝破 200 美元?

Chainfeeds 導讀:

Circle 憑藉合規優勢和創新商業模式崛起,股價暴漲,成為數字美元的核心推動者。

文章來源:

https://news.marsbit.co/20250619095330166640.html

文章作者:

火星財經


觀點:

火星財經:2025 年 6 月 19 日凌晨,美國資本市場再次見證了一場足以載入金融史的狂歡:穩定幣巨頭 Circle(CRCL)股價單日暴漲 34%,盤中觸及 200 美元關口,創下自 6 月 5 日上市以來最大漲幅。這一數字背後,不僅是資本對新興資產類別的狂熱追逐,更是一場關於貨幣主權、金融權力與監管秩序的重構博弈。就在 48 小時前,美國參議院以 68:30 的壓倒性票數通過《GENIUS 法案》(全稱《指導和建立美國穩定幣國創新法案》),為美元穩定幣建立聯邦監管框架。法案將穩定幣定義為數字現金,要求發行方 100% 儲備高流動性資產(如短期美債、現金存款),並禁止向用戶支付利息以強化其支付工具屬性。這一立法突破,標誌著自比特幣誕生以來遊離於灰色地帶的加密資產,首次被傳統金融體系正式收編。合規性溢價:法案將市值超 100 億美元的穩定幣發行商納入美聯儲監管,迫使 Tether 等競爭對手面臨更嚴苛的審計與儲備要求,而 USDC 憑藉先發合規優勢(99.5% 儲備為美債及現金)成為機構資金的首選避風港;場景擴張:法案明確允許穩定幣用於日常支付、跨境結算等場景,打破其 80% 以上交易量集中於加密資產兌換的現狀,為 USDC 滲透 Visa、SWIFT 等傳統支付網絡鋪路;地緣紅利:法案禁止非美元穩定幣進入美國市場,並強制外國發行商(如 Tether)接受等效監管,實質將全球穩定幣市場納入美元霸權體系。這一背景下,USDC 的 610 億美元流通量(佔全球穩定幣市場 29%)成為美國鞏固數字美元霸權的戰略工具。Circle 的崛起,本質上是一場對傳統金融中介功能的革命。其核心商業模式可概括為三步走:第一步是鑄造穩定幣,吸納全球美元流動性。當用戶通過 Coinbase 等平臺購買 1 枚 USDC 時,Circle 即獲得 1 美元現金。截至 2025 年一季度,Circle 管理的儲備資產達 614 億美元,其中 80% 投資於短期美債,20% 存放於紐約梅隆銀行等系統重要性機構。這種模式在美聯儲高利率週期(當前 10 年期美債收益率 4.3%)下形成暴利:2024 年 Circle 總收入 16.76 億美元,其中 99% 來自儲備利息,淨利 1.56 億美元。第二步是構建支付網絡,試圖取代 SWIFT 的百年霸權。Circle 正在秘密推進的 CPN(Circle Payments Network)計劃,目標是用區塊鏈技術實現跨境支付的秒級結算,費率壓縮至 0.01%。法案也支持這一戰略,要求穩定幣發行商與美聯儲實時支付系統 FedNow 對接,為 USDC 與數字美元的互通奠定技術基礎。第三步是吞噬現實資產,開啟 RWA(現實資產代幣化)革命。Circle 與貝萊德合作推出代幣化國債基金 USYC,正將債券、房地產等傳統金融資產轉化為鏈上代幣,使 USDC 成為天然的結算媒介。

內容來源

https://chainfeeds.substack.com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