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報導,美國聯準會 (Fed) 理事 Christopher Waller(沃勒)表示,隨著通膨趨勢好轉,Fed 最早可在 7 月降息。這番談話與市場認為 Fed 會在 9 月前繼續按兵不動的主流看法相左,再度掀起對貨幣政策時程的討論。
Waller 指出,近期通膨趨勢「看起來相當不錯」,即使新關稅帶來物價衝擊,也僅屬短暫,Fed 應該「看穿」一次性效應。為避免等到勞動力市場惡化才行動,他主張:
「我們不想等到勞動力市場崩壞才開始降息。」
聯準會傳聲筒:FOMC 內部對於 7 月降息並沒有足夠的支持
對於沃勒的表態,有著聯準會傳聲筒支撐的華爾街記者 Nick Timiraos 評論表示:
聯準會理事 Chris Waller 持續在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中,扮演最鴿派的角色。
他表示:「我完全支持開始考慮是否該在下次會議上降息,因為我們不想等到勞動力市場崩盤後才開始動作。」
沃勒也暗示了委員會內部的動態 —— 以目前的數據來看,FOMC 內部對於 7 月降息並沒有足夠的支持。這就引出一個問題:他是否準備在 7 月會議上拋出異議?在所有有意角逐下任聯準會主席的人選中,沃勒迄今提出的降息理由,或許是最具智識深度與理據的一位。
沃勒將成為下任聯準會主席?
值得注意的是,川普正在持續施壓 Fed 降息,並物色可能取代 Fed 主席 Jerome Powell 的人選,立場偏鴿的 Waller 因而被視為熱門接班人。他此時釋出鴿派訊號,不免被解讀為一場「公開面試」。對此,Nick Timiraos 在另一條推文中也表示:
兩件事可以同時成立:
1)沃勒(Waller)過去並不總是處於聯準會委員會的核心位置,他的立場會在政策框架內來回擺盪。他在 2021 年曾主張較早開始縮減購債(taper),但在 2021 年 8、9 月的數據讓鷹派措手不及後,他也收回了當時的顧慮。
到了 2023 年第四季,他態度大轉彎,在 12 月的利率點陣圖中預測降息六碼(當時最低預測),認為通膨可能會明顯下降。2024 年第一季接連出現高於預期的通膨數據後,他轉為鷹派;但當通膨數據好轉後,他又再度轉鴿。
2)沃勒明年有可能意外成為聯準會主席,而若他事先公開表示「通膨不是接下來該擔心的問題」,在關稅開始衝擊經濟時,這樣的立場就能派上用場。如果真如預期發展,他還能藉此加分。和其他可能的候選人不同的是,他過去十年並沒有一直高舉鷹派立場,卻突然遇上一位偏好寬鬆政策的總統;而跟現任主席相比,他也不必太擔心會在通膨問題上第二次看走眼,因為這不會成為他的歷史定位。
此外,Nick Timiraos 還進一步補充稱:
另一個需要考慮的重點是:川普下一任聯準會主席將面臨的關鍵挑戰,是如何說服委員會成員接受他或她的看法。
而這項挑戰最近可能變得更加困難,因為川普已經非常明確地表示,他要的是一個會聽他指揮的人。
但聯準會主席不是國王,其他委員沒有義務照單全收。主席之所以能發揮影響力,是靠理性、邏輯,以及內部一致的論述來建立共識。
Fed 官員巴爾金:不急於降息
另外一方面,里士滿聯邦準備銀行總裁巴爾金 (Thomas Barkin) 昨日在接受路透專訪時也表示,在關稅可能推高通膨、且就業與消費依舊堅挺的情況下,美聯準會目前「不急著降息」。
「我不認為這些數據會讓我們急於降息…我們已經四年沒有達到通膨目標了。」
巴爾金指出,新一輪進口關稅生效後,里士滿地區企業估計今年稍晚將調高售價,未來幾個月關稅幅度可能進一步上升。他強調 Fed 的立場是觀望,「不是踩剎車,只是暫不加油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