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政治風險衝擊比特幣…穩定幣監管邁出歷史性一步

本文為機器翻譯
展示原文

本週加密貨幣市場在整體風險規避氛圍中,穩定幣取得了政策上的重大進展並備受關注。與此同時,比特幣(BTC)隨著以色列和伊朗之間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升級,在本週後半段出現急劇下跌。

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透過最新的週報指出,過去一週全球市場出現了極端波動。儘管美聯儲凍結了基準利率,但投資者仍在出售比特幣和股票等風險資產,轉向更安全的資產類別。

比特幣在本週初呈現上漲趨勢,但隨後由於對中東局勢不穩的擔憂加劇,截至週五已跌至10.35萬美元(約合1.44億韓元)。這種"偏好安全資產"的趨勢不僅蔓延至比特幣,還擴散到以太坊(ETH)和大型替代幣市場。

儘管如此,幣安仍分析認為比特幣的"結構性需求"仍然強勁。截至6月18日,美國現貨ETF市場連續8個交易日吸引了24億美元(約合3.34萬億韓元)資金流入,這被視為長期投資者"低點買入"的訊號。

以太坊現貨ETF也記錄了6.05億美元(約合8,410億韓元)的資金流入,鏈上指標也呈現積極態勢。特別是質押的以太幣數量突破了歷史最高紀錄,達到3,490萬ETH,質押比例佔流通量的約28.9%。值得注意的是,在6月上半月還額外質押了50萬ETH。

幣安對此分析稱:"市場對以太坊的盈利能力和網路安全性的信心同時得到了加強。"

在政策層面也樹立了重要的里程碑。6月17日,美國參議院以68票贊成、30票反對通過了《GENIUS法案》(引導和建立美國穩定幣創新法案),這是一個包含僅允許聯邦監管機構持有準備金條款的反洗錢合規框架,是針對穩定幣的首次全面立法嘗試。

不過,人們仍然擔心銀行系統內的風險集中。如果該法案最終在眾議院透過並生效,穩定幣生態系統預計將更深入地融入正規金融體系。

與此同時,穩定幣的總供應量自去年年底以來增長了22.5%,突破2,500億美元(約合347.5萬億韓元),鏈上交易量突破20萬億美元(約合27.8萬萬億韓元)。這表明穩定幣正從簡單的貨幣替代手段發展成為全球金融基礎設施的核心。

<版權所有 ⓒ TokenPost,禁止未經授權轉載和重新分發>

#比特幣#以太坊#穩定幣#美國政策#幣安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