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中的加密股票

最近Circle的上市以及隨後的暴漲不僅讓很多傳統金融圈的投資者開始關注加密生態中相關企業的股票,也讓很多加密生態的投資者開始關注美股中的這類公司。

這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Circle和Coinbase了。

儘管它們都是加密公司,但兩者的業務和受關注的點是有較大區別的。

關於Circle,大家看重的就是它的穩定幣發行業務以及由這個業務帶來的營收。

我在網上看到一份數據,說是利用穩定幣進行支付和結算能比傳統的Visa和Mastercard在費用上節省85%。

實際上穩定幣在傳統金融機構的使用很早就有了。在我的印象中JP摩根好幾年前就嘗試在它內部的網絡中使用了自己定義的“穩定幣”進行結算,所使用的就是以太坊的技術。據當時的報道這個結算系統的效率很高。

不過它那個結算系統雖說也利用了以太坊的技術,但是個私有鏈,和現在大家談論的公有區塊鏈還是有本質的不同。此外,它那個“穩定幣”也不是真的代幣而更像是一種記賬符號。

既然像JP摩根這樣的機構這麼早就進行過實驗並且認識到它的效率,為什麼這麼多年幾乎從不見它們去嘗試推動穩定幣的發展,也不見它們參股類似Circle這類公司的早期融資?反而是類似貝萊德那樣的資管公司在大力推進並且和SEC交涉?

由穩定幣支付帶來的若干潛在“利好”導致一邊Circle猛漲,而另一邊Visa和Mastercard猛跌。

看來不少投資者都認為後者很有可能被前者顛覆。

但實際上Circle目前的主業只是穩定幣發行,並未涉及太多穩定幣的支付業務,而Visa和Mastercard的主業是支付,並未涉及貨幣的發行。

我認為和Visa/Mastercard的支付業務有直接衝突的並不是Circle而是Coinbase。因為Coinbase已經推出了它的支付應用,並且在大力和線下、線上公司開展穩定幣的支付對接。

用更長遠的眼光來看,我認為穩定幣支付只是為未來的應用場景構築了支付渠道,但真正能夠打開想象空間的不是支付渠道而是能夠應用這個渠道的商業場景和商業模式。

那什麼是能夠應用這個渠道的商業場景和商業模式呢?

就是基於AI Agent的支付。

未來即使是人類使用穩定幣支付,可能的場景也只是人類觸發具體的需求,而需求的實現、執行和支付還是由AI Agent完成。

AI Agents才是穩定幣支付的真正使用者。而這正是Coinbase正在發展的一個方向。

當然,上面的這些設想現在大多還只是在想象階段,未來會落實到什麼地步、能實際取得什麼效果,我覺得起碼還要等下一次Coinbase的季報,也就是今年8月份那次季報。

我希望在那份季報裡能看到Coinbase公佈基於穩定幣支付的具體盈利情況,這樣我們才能真實看到它的實際效果和收益。

從這個角度講,關注美股上市的加密公司有一個很大的好處:

能從它們的財報裡看到加密生態的應用所產生的真實收益----------這一點是當下的絕大部分加密公司/項目極其缺乏的。

很多加密公司/項目的營收狀況對投資者來說基本都是一抹黑、完全不透明,所以到後來只能靠講故事、畫大餅來吸引投資者,來支撐市值。

未來當美股上市的加密公司拿出真實的財報揭開這個神秘的面紗後,恐怕這個生態中當下一大批只能靠講故事而沒有真實營收的項目會被批量淘汰。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