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合規穩定幣龍頭 Circle 發展史

如果想對穩定幣有所瞭解,還是需要先了解下 Circle 來時的路:Circle 到底是怎麼一路走到現在的?

作者:嶽小魚

封面:Circle

引言:

Web3 行業發展太快了,每天都有新事物出現。因此,很多日常思考值得被記錄下來。

這些思考會實時更新在推特賬號中,並定期彙總發佈在微信公眾號。

歡迎關注我的推特賬號:嶽小魚(ID:@yuexiaoyu111)。

我身邊的朋友已經開始通過 Circle 瞭解到穩定幣了。

Circle 上市後,股價從發行時的 31 美元暴漲至 200 美元以上,吸引了非常多人關注穩定幣。

市場對 Circle 的認可,一方面說明了華爾街對穩定幣的重視程度,另一方面,最主要還是穩定幣相關標的非常稀缺。

如果想對穩定幣有所瞭解,還是需要先了解下 Circle 來時的路:Circle 到底是怎麼一路走到現在的?

整體來說,Circle 的發展史可謂是一波三折,經歷三個大的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在 2013 年,Circle 在美國波士頓成立,最早定位是比特幣支付,類似於 “比特幣支付寶”。

這個產品的名字叫 “Circle Pay”。

第二個階段是在 2018 年,Circle 已經變成了一家非常多元化的公司。

Circle 此時有三大業務線:加密貨幣交易平臺 Poloniex、場外交易 OTC、還有就是最開始的支付業務 Circle Pay。

第三階段則是在 2019 年,Circle 把三條主線的業務全部關閉了,只保留了穩定幣業務 USDC。

這幾個階段中間都發生了什麼呢?為什麼會有這幾個階段的轉變呢?

我們可以一起潛入,細細探究一下。

1、從比特幣支付到多元業務佈局

首先,在第一階段,也就是在 2013 年前後,比特幣的波動非常劇烈,價格經常暴漲暴跌,所以並不適合作為穩定支付媒介。

到了 2017 年,加密貨幣市場進入牛市,比特幣價格漲至近 2 萬美元,以太坊等其他加密貨幣也迅速崛起。

ICO(初始代幣發行)熱潮和區塊鏈項目激增,推動了交易所和交易服務的需求。

Circle 也順勢進入交易所業務領域,在 2017 年,Circle 以約 4 億美元收購美國合規交易所 Poloniex。

當時 Poloniex 在美國市場份額約 60%,是排名第一的交易所,這也成為了 Circle 業務的核心。

有了這樣一個交易所之後,Circle 又擴展了 OTC 服務,其實就是場外交易業務,幫助機構做場外的加密貨幣大宗交易撮合。

由此,Circle 形成了三大業務線:交易所、OTC、支付業務。

2、從多元業務收縮到穩定幣

好景不長,2018 年到 2019 年,加密貨幣市場經歷了一個非常慘淡的加密寒冬。

Circle 收購 Poloniex 之前,Poloniex 在美國合規交易所裡面的市場比重在 60% 左右。

但是到了 2019 年後半年的時候,Poloniex 在整個美國合規交易所裡面的市場份額連 1% 都不到了。

並且當時美國整個加密市場也處在一個政策上面的敏感期,他們要下架很多被認為有證券嫌疑的交易對,所以在那個時候其實交易業務舉步維艱,Circle 瀕臨破產。

2018 年,Circle 融資時是 30 億美元,但是到了 2019 年二級市場上的估值只有七八億美元了。

危機中也存在著機會。

2017 年中國政府出臺了 94 禁令,把所有的中國交易所的業務暫停了,使得市場上湧現出來大量的離岸交易所。

離岸交易所成為了加密貨幣最主要的交易場所,這時候 USDT 它所發的穩定幣就成為這些交易所裡面特別受歡迎的一個產品。

大量的交易對都是從原來的法幣和加密貨幣直接交易變成了由 USDT 這個穩定幣和加密貨幣直接交易。

穩定幣這個業務從 Tether 在 2014 年推出到 2017 年開始真正地出現了第一次增長。 @Tether_to 

所以有這個資源的各方,都希望探索穩定幣這個業務,穩定幣第一次變成一個非常火爆的業務。

雖然所有離岸交易所都在用 USDT,但是缺乏一個合規穩定幣。

Circle 當時也看到了這個賽道,Circle 覺得既能佔有一個賽道,又能夠推動他們當時的一些其他的業務,就開始決定做 USDC。

不過,USDC 這個穩定幣只是它和 Coinbase 的一個合資公司發行的產品,而它當時最主要的業務線還是加密貨幣交易平臺 Poloniex。

因此,進入 2018 年到 2019 年的加密寒冬時,作為邊緣業務的穩定幣 USDC 反而成為了 Circle 唯一增長的業務。

於是,Circle 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舉動:把 Poloniex 賣給了孫宇晨,同時剝離了所有的業務,只留下了 USDC 相關業務。

此時,Circle 進入了第三階段:聚焦穩定幣。

3、徹底轉向穩定幣業務

當時 Circle 和 Coinbase 成立合資公司 Center 作為 USDC 發行方的時候,這兩家公司基本上是五五持有 Center 的股權和控制權,兩家公司對於 USDC 的發行和治理各方面都是平攤。 @coinbase 

但是嚴格意義上說,過去幾年實際操作上具體在推動 USDC 和運營,主要的推動人還是 Circle,因為 Coinbase 主要的業務還是交易所。

到了 2023 年下半, Coinbase 和 Circle 就把這個合資公司 Center 給關閉了,所有的控制和治理的發行的權利都給到了 Circle ,基本上就是讓 Circle 全權來負責 USDC 的運營。

經過上一輪週期的 DeFi Summer(去中心化金融之夏),再到後邊 Solana 的重新崛起,USDC 經歷了一波高速增長。

如今,隨著 Trump 上臺後加密友好政策的落地,USDC 再次高速增長,過去一年增長了 80%。

Circle 並藉機上市,成為了美股上的第一合規穩定幣,帶來了非常強的示範效應和標杆效應。

總結一下

沒有一家公司的發展是一帆風順的,哪怕是合規穩定幣第一的 Circle 也經歷了一波三折,甚至之前還瀕臨破產。

Circle 做對了什麼?

首先是因為 Circle 能夠敏銳抓住市場潛在趨勢,在交易所業務正盛時,又提前佈局了穩定幣業務。

雖然可以說 Circle 是什麼熱就做什麼,但是也因為能夠跟著市場趨勢向前走,所以也能在危機中抓住一絲生機,並趁勢重新崛起。

沒有基業長青的公司,只有看到市場發展趨勢,並快速對市場做出反應,才能更長久地延續下去。

很多大的平臺/賽道/趨勢都是從一個單點發展起來的,從點到面,最後成了規模。

所以,要找到一個具體的場景、一類明確的用戶,服務好這群用戶,驗證自己商業邏輯的可行性,後續就會有無限可能。

共勉。

免責聲明:作為區塊鏈信息平臺,本站所發佈文章僅代表作者及嘉賓個人觀點,與 Web3Caff 立場無關。文章內的信息僅供參考,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要約,並請您遵守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

相关赛道: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