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風向洞察:美國《加密市場立法原則》發佈能否撥開監管迷霧,數字資產未來將駛向何方?

如何輕鬆掌握 Web3 行業正在發生的市場熱點、技術動向、生態進展、治理態勢…? Web3Caff Research 推出的「市場風向洞察」欄目將深入一線探尋並篩選當前發生的熱點事件,並進行價值解讀、點評與原理分析。透過現象看本質,即刻跟隨我們快速捕獲 Web3 一線市場風向。

作者:wuyue.eth,Web3Caff Research 研究員

封面:American Flag,Typography by Web3Caff Research

字數:全文共計 2500+ 字

近年來,美國加密市場的發展一直伴隨著監管不確定性的困擾。這種不確定性主要體現在數字資產法律屬性的模糊界定上,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對加密貨幣的管轄權長期存在爭議。例如,SEC 依據 “ 豪伊測試”(Howey Test,是美國最高法院在 1946 年 SEC v. W.J. Howey Co. 案中確立的判定標準,用於判斷某項交易是否構成 “投資合同”〔即證券〕)對 XRP 和 Coinbase 等發起訴訟,而 CFTC 則將比特幣和以太坊歸類為商品。這種監管套利空間導致許多企業通過離岸實體規避美國監管,但最終風險卻由全球用戶承擔,FTX 的暴雷就是典型案例。

與此同時,傳統金融監管框架與加密技術的原生特性之間存在根本性衝突。現有的證券法規假設存在 “ 中心化發行人”,但 DeFi 協議如 Uniswap 並沒有明確的責任主體,這使得現行監管方式難以奏效。此外,銀行體系要求資產託管方必須持有相關牌照,而自託管錢包如 MetaMask 無法滿足這一要求,這成為阻礙傳統金融機構進入加密市場的重要因素。在全球監管競爭方面,歐盟的《加密資產市場法案》(MiCA)和香港的虛擬資產服務商制度等區域性監管框架已經落地實施,美國若繼續維持監管真空狀態,可能會喪失在創新領域的主導地位。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