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紐約客
作者:John Cassidy
編譯:比推BitpushNews Yanan
上週,當國際社會的目光都聚焦在伊朗和以色列的緊張局勢時,華盛頓的加密貨幣遊說團體卻悄然取得了一場重大勝利。穩定幣平臺Circle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傑里米·阿萊爾(Jeremy Allaire)在社交媒體X上興奮地寫道:"我們正在見證歷史性時刻!"這番感慨源於美國參議院剛剛通過的《天才法案》(GENIUS Act),該法案不僅為數字貨幣的發展鋪平道路,更是對加密貨幣合法地位的正式確認。
穩定幣的設計目標是錨定1美元的價值,因此其價格波動遠低於比特幣、以太坊等主流加密貨幣。然而,目前穩定幣仍處於監管的灰色地帶——部分(但非全部)穩定幣被監管機構視為證券,需受證券法約束。
儘管Tether、Circle等公司發行的穩定幣總市值已突破2500億美元,但由於監管不確定性及加密貨幣與非法活動的潛在關聯,大型銀行和傳統金融機構大多對其敬而遠之。
而《天才法案》的出臺可能徹底改變這一局面,推動加密貨幣融入主流金融體系。該法案明確將穩定幣定性為支付工具而非證券,並制定了一套發行方必須遵守的規則,同時引入州和聯邦監管機構的雙重監督機制。
該法案最終以50名共和黨參議員和18名民主黨參議員的支持獲得通過。阿萊爾認為,雖然法案仍需眾議院審議,但其最終通過"將在未來幾十年持續推動美國經濟增長和提升國家競爭力"。法案發起人、田納西州共和黨參議員比爾·哈格蒂(Bill Hagerty)也發表了類似的長篇聲明。
然而,眾多公共利益團體和投反對票的民主黨參議員認為,法案在參議院的進展主要彰顯了加密貨幣遊說團體的強大影響力——這個團體如今在國會山和白宮都建立了深厚的政治關係。華盛頓知名倡導組織"美國金融改革"的加密貨幣與金融科技副主任馬克·海斯(Mark Hays)向我表示:"《天才法案》固然是重要一步,但這只是加密貨幣行業及其在政府內部的盟友推動的一場大規模實驗的開端,他們試圖將加密貨幣全面引入經濟和金融體系,卻缺乏必要的監管約束。"
在拜登總統任期內,加密貨幣行業遭遇重創,多家交易所接連倒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FTX交易所創始人薩姆·班克曼-弗裡德(Sam Bankman-Fried)因欺詐等八項罪名成立被判刑(其罪行包括非法挪用客戶資金至其旗下對沖基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加里·根斯勒(Gary Gensler)對此嚴厲批評,稱加密貨幣市場"充斥著欺詐與操縱行為"。SEC隨後對包括全美最大加密貨幣交易平臺Coinbase在內的多家行業巨頭提起訴訟,指控其違反證券法規。皮尤研究中心去年公佈的調查數據顯示,超過六成美國民眾對加密貨幣投資的安全性持嚴重懷疑態度。
然而就在2024年,加密貨幣行業通過資助的三個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Super PACs),投入約2.65億美元巨資,用於支持親加密貨幣的候選人,併成功擊敗了包括俄亥俄州資深民主黨參議員謝羅德·布朗(Sherrod Brown)在內的多位加密貨幣質疑者。
消費者權益組織"公共公民"(Public Citizen)金融政策分析師巴特利特·內勒(Bartlett Naylor)向我指出,上週的投票結果表明,加密貨幣遊說集團"所投入的鉅額資金已初見成效"。"加密貨幣行業的政治獻金不僅成功轉變了一些政客的立場,"他補充道,"更讓許多其他議員感到膽寒。"
《天才法案》的支持者指出,該法案將通過嚴格的監管要求為穩定幣持有者提供全面保護。根據法案規定,穩定幣發行方必須將客戶資金存放於國債、銀行存款等安全資產中,並每月公開披露儲備資產構成情況。對於市值超過500億美元的發行方,還需額外提交經審計的年度財務報告。同時,法案要求發行方嚴格遵守反洗錢法規,並明確規定在發行方破產情況下,穩定幣持有者對其資產享有優先求償權。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研究員、密碼經濟學實驗室創始人克里斯蒂安·卡塔利尼(Christian Catalini)在郵件中向我強調:"《天才法案》通過確保儲備資產的安全性和透明度,為消費者提供了對底層資產的明確法律追索權,這將顯著提升整個行業的可信度。"該法案的實施細則還包含對發行人資本充足率和流動性管理的具體要求,旨在構建一個更加穩健的穩定幣監管框架。
法案反對者則認為其中的保護條款形同虛設。"這些不痛不癢的半吊子規定,不過是給穩定幣披上了一件合規的外衣,卻絲毫沒有觸及真正的風險隱患,"海斯尖銳地指出,"這項法案顯然沒有從過去的監管失誤中汲取教訓。"他將此次立法與2000年出臺的《商品期貨現代化法案》(Commodity Futures Modernization Act of 2000)相提並論——雖然該法案號稱要為衍生品建立新的監管框架,實際上卻放鬆了關鍵領域的監管要求,這一致命缺陷在2007-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中暴露無遺。"歷史正在重演,"海斯意味深長地補充道。
參議院通過的這項立法特別設置了一項利益衝突條款,明確規定"禁止任何國會議員或高級行政官員在任職期間發行支付穩定幣產品"。但專業人士指出,與其他道德法規類似,該限制條款並不適用於總統和副總統——這一豁免絕非無足輕重。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由特朗普家族控股的加密貨幣初創公司World Liberty Financial已宣佈將發行新型穩定幣USD1(目前市值已達約22億美元)。這意味著,隨著穩定幣應用範圍的擴大,特朗普家族可能獲得巨大利益。
"若該法案最終在國會獲得通過,特朗普的穩定幣很可能成為加密貨幣生態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之一,這對他而言將是極其有利的。"海斯分析道。
特朗普家族通過發行Trump迷因幣牟取暴利的做法已引發廣泛爭議。《福布斯》記者丹·亞歷山大(Dan Alexander)本月初估算,特朗普相關迷因幣的價值可能已突破3億美元。批評者指出,特朗普旗下穩定幣的存在,為其本人及其公司開闢了新的資金輸送渠道。
上月,World Liberty Financial聯合創始人透露,其新推出的穩定幣將用於一項20億美元的投資計劃。這筆投資由一個與阿聯酋政府有關的機構主導,目標是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 Binance(幣安)。值得注意的是,幣安創始人、華人億萬富翁趙長鵬(CZ)去年4月因承認洗錢罪名在美國獲刑4個月,目前據傳正在尋求總統特赦。而就在今年5月底,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宣佈撤銷對幣安的民事訴訟。
兩位進步派民主黨參議員——俄勒岡州的傑夫·默克利(Jeff Merkley)和馬薩諸塞州的伊麗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作為《天才法案》的反對者,已要求對阿聯酋與幣安的交易展開調查,稱此舉可能涉嫌違反聯邦反賄賂法。默克利和沃倫曾試圖推動在法案中加入更嚴格的反腐敗條款,但最終未能成功。默克利直言不諱地批評道:"這項法案無異於國會為特朗普總統利用政府資源謀取私利大開綠燈。"
對此,法案提案方堅決予以否認。支持者們強調,將穩定幣應用拓展至加密貨幣以外的金融領域將帶來顯著經濟效益。曾參與Facebook已終止的加密貨幣項目的卡塔利尼向我指出,其中最重要的優勢在於能夠實現"更快捷、更低成本的全球支付"。
卡塔利尼指的是從Etsy購物到機票和國際匯款等各種在線支付。美國的支付基礎設施傳統上由Visa和Mastercard主導,它們運營著自己的網絡,並向企業收取高額費用來完成客戶資金轉賬。近幾十年來出現了PayPal和Klarna等新的支付服務,但卡塔利尼表示,這些服務故意限制互操作性以保持利潤率:你不能將PayPal數字錢包中的資金轉到Cash App錢包。卡塔利尼堅稱,在使用穩定幣進行在線支付的世界裡,這種情況將會改變。穩定幣存在於區塊鏈上(一種匿名的分佈式數字賬本,是加密交易的基礎)。"錢包、金融科技和服務將默認實現互操作,"他說。
最新報道顯示,包括亞馬遜、沃爾瑪和Meta在內的多家非加密貨幣領域巨頭正在考慮發行自有穩定幣,而富國銀行、美國銀行等金融機構也在探討聯合推出穩定幣的計劃。這些動向表明,穩定幣的應用範疇已遠超加密資產交易領域。"我們將見證傳統企業與新興挑戰者大舉進軍這一市場,"卡塔利尼預測道。
然而加密貨幣批評者對此持保留態度。美國消費者聯合會投資者保護總監科裡·弗雷爾(Corey Frayer)向我指出:"本質上,這些私營機構發行的穩定幣將成為主流金融體系的組成部分。未來人們可能要用貝索斯幣、扎克伯格幣或特朗普幣進行日常支付,這種局面將造成極大混亂。更重要的是,這些新型'美元'並不能保證始終維持1美元的錨定價值。"
弗雷爾在拜登政府時期曾擔任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根斯勒的加密貨幣事務顧問。他特別指出,近年來穩定幣市場價格曾多次劇烈波動:2022年5月,Tether穩定幣價格跌至0.95美元;2023年3月硅谷銀行危機期間,Circle發行的USDC代幣更是跌破0.87美元。當時由於加密貨幣與傳統銀行體系的關聯有限,這種波動的影響範圍相對可控。
但弗雷爾警告稱,若穩定幣規模快速擴張,將大量資金存入銀行賬戶,或是銀行自行發行穩定幣,那麼一旦發生穩定幣擠兌(持有者集體要求兌付現金),很可能引發連鎖性的銀行擠兌。"《天才法案》在極不穩定的加密貨幣生態與傳統金融體系之間架起了傳導渠道,這種關聯極其危險,"弗雷爾強調道。
弗雷爾進一步分析指出,穩定幣的泛濫可能使美國金融體系重蹈內戰前"野貓銀行"(Wildcat Banking)時期的覆轍——當時眾多私人銀行各自發行貨幣,企業和儲戶不得不自行評估這些貨幣的可信度。在那個金融混亂的年代,貨幣價值劇烈波動,銀行擠兌和倒閉事件層出不窮。為終結這一亂象,同時為南北戰爭籌措軍費,林肯政府最終推動通過了1863年與1864年《國民銀行法》(National Banking Acts)。這些法案不僅對銀行實施了更嚴格的資本金和準備金要求,更重要的是建立了統一的國家貨幣體系。
著名經濟史學家、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巴里·艾肯格林(Barry Eichengreen)與弗雷爾持相同觀點。他上週在《紐約時報》專欄文章中警告:"19世紀曾困擾美元體系的問題,很可能在穩定幣生態系統中重演。"談及這段歷史教訓,弗雷爾不無諷刺地指出:"在經歷了這麼多慘痛教訓後,我們居然又要倒退到私人貨幣體系時代。"
當前政治層面對加密貨幣的接納態勢持續擴大——眾議院共和黨人正考慮拓展《天才法案》(GENIUS Act)適用範圍,進一步放鬆對該行業的監管。若這一趨勢不加遏制,"諷刺"這個評價恐怕都顯得過於輕描淡寫了。
Twitter:https://twitter.com/BitpushNewsCN
比推 TG 交流群:https://t.me/BitPushCommunity
比推 TG 訂閱: https://t.me/bit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