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的“左右互搏”:當大而美法案遇上國家比特幣儲備

avatar
Bitpush
07-02

來源:Web3踐行者

原標題:當比特幣戰略儲備碰上“大而美”法案


特朗普政府力推的 "大而美法案"(OBBBA)正將美國帶入一場前所未有的政策實驗 —— 當永久性減稅政策與國家比特幣戰略儲備相遇,這場融合財政擴張與數字資產革命的博弈,不僅攪動著華盛頓的黨派紛爭,更可能重塑全球金融秩序。

這項旨在永久化 2017 年《減稅與就業法案》(TCJA)的立法,表面是經濟政策的延續,實則暗藏著美國在數字時代重構金融霸權的深層邏輯。

2017 年減稅法案的雙面遺產

OBBBA 的政策根基源於 2017 年 TCJA 減稅法案,而圍繞其效果的爭議至今仍未平息。

共和黨與保守派機構構建的敘事中,TCJA 是激活美國經濟的 "魔法鑰匙":企業稅率從 35% 降至 21% 後,GDP 增速、企業投資規模及聯邦稅收總額均超預期,形成 "減稅 – 增長 – 財政平衡" 的良性循環敘事。

他們強調,這項政策成功遏制了企業外流,甚至讓各收入階層共享工資增長的紅利。

但中立機構的評估呈現另一番圖景。

國會研究服務部(CRS)與布魯金斯學會的研究指出,TCJA 對商業投資的刺激作用微乎其微,短期增長更多歸因於油價波動與政府開支。

更關鍵的是,"減稅自我融資" 理論被證偽 ——2018-2019 年聯邦收入實際減少數千億美元,企業所得稅銳減超三分之一,減稅紅利過度向富裕階層與企業股東傾斜,加劇了社會財富分化。

這種分歧本質上是評估基準的差異:一方以短期增長為標尺,另一方則關注長期財政健康與分配公平。

Image

OBBBA 背後的財政風險圖譜

國會預算辦公室(CBO)的警告如同警鐘:即便 TCJA 減稅條款按計劃於 2025 年失效,美國公眾持有的聯邦債務佔 GDP 比重仍將在 2034 年達 116%,2054 年攀升至 166%。

而 OBBBA 的永久化將徹底踩下債務加速器 ——CBO 模擬顯示,若 TCJA 無條件延續,2054 年債務佔比將飆升至 214%,年度利息支出將吞噬 8.6% 的 GDP,超過國防開支成為第一大財政負擔。

市場信號已印證這種擔憂。

穆迪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下調,明確指出 "歷屆政府未能扭轉赤字與利息成本增長趨勢",而其模型特別包含 "延長 TCJA 將增加 4 萬億美元債務" 的假設。

這形成危險的惡性循環:債務越高利息負擔越重,利息支出又進一步推高赤字,最終可能觸發市場對美元信用的系統性質疑。當國債利息成為財政支出的 "吞噬者",美國將陷入 "借新還舊" 的龐氏融資困境。

加密革命:從邊緣資產到國家戰略儲備

在財政政策引發爭議的同時,特朗普政府正推動一場自上而下的數字資產革命。

2024 年共和黨黨綱明確 "兩反兩支持" 原則:反對政府過度監控的央行數字貨幣(CBDC)與加密貨幣交易干預,支持公民自我託管與比特幣挖礦權利,彰顯限制國家金融權力的自由主義理念。

行政層面的動作更為激進:SEC 成立親加密貨幣工作組,告別 "執法優先" 模式;任命 "加密沙皇" 大衛・薩克斯領導數字資產事務;而將政府沒收比特幣納入 "戰略儲備" 並奉行 "不出售" 原則,標誌著比特幣從 "犯罪證據" 到 "國家戰略資產" 的認知躍升。

特朗普多次承諾將美國打造成 "世界加密貨幣之都",一系列政策組合顯示,這並非短期策略,而是旨在搶佔數字金融制高點的系統性工程。

財政擴張與加密資產的閉環邏輯

OBBBA 與比特幣戰略儲備看似矛盾,實則構成精妙的風險對沖機制:

  • 流動性沃土效應:赤字財政驅動的貨幣寬鬆環境,為比特幣等稀缺資產創造增值條件。當 "財政主導" 迫使央行讓位於政府融資需求,超發貨幣將尋找抗通脹標的,比特幣 2100 萬枚的固定供應量使其成為天然受益者。

  • 主權風險對沖:美國政府一面推行可能削弱美元信用的財政政策,一面囤積比特幣 —— 這種非主權資產的核心價值正是對沖法幣貶值風險。此舉實質是用宏觀政策創造自身戰略資產的升值條件,形成 "財政擴張 – 比特幣增值" 的閉環

  • 稅收激勵閉環:OBBBA 保留對加密貨幣投資者友好的資本利得稅政策,長期持有(超 1 年)享受低稅率優惠,通過稅收槓桿培育穩定的數字資產市場,與國家戰略形成協同。

這種政策組合的深層邏輯在於:通過擴張性財政刺激短期經濟,同時以比特幣戰略儲備對沖長期主權貨幣風險,最終藉助稅收政策固化加密資本的流入,構建美國主導的數字金融生態。

一場改寫金融秩序的豪賭

特朗普政府的經濟議程本質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政策實驗:在激進推行赤字財政的同時,將去中心化的比特幣納入國家戰略儲備。

這究竟是搶佔數字金融先機的深謀遠慮,還是用未來財政安全換取短期增長的豪賭?

歷史上沒有主要經濟體同時走 "財政擴張 + 加密擁抱" 的道路。OBBBA 可能引發的債務危機與比特幣戰略儲備帶來的金融創新,正在形成奇特的張力。

若債務螺旋失控,比特幣能否真正成為 "數字黃金" 對沖國家風險?當傳統財政政策與去中心化資產深度綁定,美國是否在主動創造顛覆自身貨幣霸權的條件?

這場博弈的結局不僅關乎美國財政未來,更可能成為全球金融秩序重構的導火索。

在美元信用與數字資產崛起的十字路口,OBBBA 與比特幣戰略儲備的碰撞,或將定義 21 世紀第三個十年的金融格局。

世界正屏息注視這場豪賭 —— 它可能是美國維持霸權的關鍵佈局,也可能是點燃財政危機的引信。

相关赛道: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