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釋出了加密貨幣基礎交易所交易產品(ETP)的新指南,以加強監管明確性。此次措施旨在透過具體化ETP發行方必須遵守的資訊披露、淨資產價值(NAV)計算方式、託管結構和利益衝突程式等,來加強投資者保護。隨著加密貨幣和傳統金融的接觸點不斷擴大,SEC的這一舉動預計將成為機構接納的關鍵轉折點。
SEC在7月1日公開的這份指南詳細列出了加密資產ETP運營過程的主要專案。從NAV計算方式到基準選擇標準、託管服務提供合同、治理結構、防止利益衝突的措施等,對每個事項都提出了明確的標準。根據公告,發行方必須根據1933年證券法和1934年證券交易法履行證券註冊義務,反欺詐條款也同樣適用。不過,本次討論的加密貨幣ETP不適用1940年投資公司法。
市場認為這一指南的釋出非常及時。最近,比特幣(BTC)現貨ETF等加密貨幣基礎金融產品吸引了機構資金,對相關規定的需求也隨之提高。特別是大型資產管理公司陸續推出相關產品的情況下,SEC旨在透過加強反洗錢和了解客戶(AML·KYC)報告體系以及建立風險管理標準來引導市場穩定性。
此次釋出的內容還包括ETP發行目的、基準追蹤方式、發行方許可權和私鑰管理原則,以及硬分叉和空投發生時的應對指南。此外,還全面涵蓋了交易所流動性、網路安全、技術細節構成以及稅收和監管風險。SEC透過這份指南明確了董事和主要高管應承擔的責任,並將其作為內部控制功能的核心組成部分。
SEC預計將與交易所合作,制定"標準化上市程式",以免除需要單獨審查的19b-4提交程式。如果滿足可以不經數月審查直接上市的條件,市場將能更快地推出創新產品。原本需要75天的ETP審查期,現在可以轉變為無需當局批准的自動上市。
這份指南被認為在加密貨幣行業成熟過程中起到制度平衡的作用,並可能成為監管機構與市場之間重建信任的契機。SEC強調:"在保護投資者、創造公平市場和促進資本形成這三項原則的同時,也將尊重基於數字資產的金融創新。"在加密資產成為主流金融工具的前提條件是持續需要建立"明確的監管框架",這次釋出預計將對整個行業產生重大影響。
實時新聞...前往TokenPost電報
<版權所有 ⓒ TokenPost,禁止未經授權轉載和重新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