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對比特幣(BTC)的投資熱情持續不減。最近公開的資料顯示,企業連續三個季度購買的比特幣數量超過了上市交易基金(ETF)。在以機構投資為中心的資產積累趨勢中,企業戰略性持有比特幣的動向日益明顯。
根據資料提供商比特幣國庫(Bitcoin Treasuries)的資料,2025年第二季度,上市公司獲得的比特幣約為13.1萬個BTC,環比增長18%。相比之下,同期ETF獲得的比特幣約為11.1萬個,增長率僅為8%。隨著比特幣逐漸成為長期持有資產,企業層面的購買勢頭已經超過了ETF。
CNBC對此評價稱:"隨著監管環境對加密貨幣變得更加友好,透過戰略定位尋求獲益的企業數量正在增加。"生態計量學(Ecoinometrics)的研究負責人尼克·馬裡(Nick Marie)表示:"ETF只是一種風險敞口手段,而企業是為了提高股東價值而積累比特幣。"他補充道:"無論比特幣價格高低,增加持有量都是主要目標。"
目前,上市公司持有的BTC總量為84.9245萬個,按當前市場價格計算,約合9萬億韓元(約90億美元)。其中,微策略(MicroStrategy)持有70%,成為名副其實的"比特幣機構投資代表"。此外,未上市企業持有的BTC為29萬878個(約4.3999萬億韓元),上市和未上市企業共同持有全部流通量的5.7%。如果包括ETF等機構基金的持有量,則佔總量的7%以上。
專家們對此現象有不同看法,認為這可能是市場的暫時性失衡。隨著監管壁壘逐漸放寬,加密貨幣更加普及,企業直接持有的動機可能會減少。不過,目前的共識是,對於早期進入的企業來說,仍存在潛在的套利機會。
與此同時,企業的關注點已經從比特幣擴充套件到以太坊(ETH)。最近,比特幣礦業公司位元礦(BitMine)聘請了基金策略的湯姆·李(Tom Lee)擔任董事長,並宣佈了2.5億美元(約3,475億韓元)的私募計劃,以獲取以太坊。遊戲技術公司夏普連結(SharpLink)也已獲得4.6億美元(約6,394億韓元)的以太坊,並透過質押創造額外收益。
儘管比特幣仍保持最高的市場份額,但對機構投資者來說,以太坊的質押收益性正成為一個新的吸引點。加密貨幣正從單純的投資工具轉變為戰略資產。
實時新聞...前往Token Post電報頻道
<版權所有 ⓒ TokenPost,禁止未經授權轉載和重新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