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第一週,全球加密貨幣市場陷入劇烈動盪。在美國國會"加密貨幣周"預告下,政策不確定性籠罩,特朗普總統的5萬億美元(約6,950萬億韓元)財政支出案透過,加上瑞波的銀行許可申請、FTX債券凍結計劃,以及14年來比特幣大規模移動等重大新聞接連不斷。此外,還有基於Solana的ETF釋出、伊朗最大交易所的駭客攻擊恢復,以及美國加密貨幣稅收改革動向,使市場熱度空前高漲。
最引人注目的事件是美國眾議院釋出的"加密貨幣周"。定於7月14日的這一日程將重點審議與比特幣(BTC)、以太坊(ETH)、穩定幣相關的三項主要法案。特別是包括規範央行發行數字貨幣(CBDC)的法案,旨在加強數字資產的法律明確性,這將直接影響投資者和企業。
特朗普總統推動的5萬億美元規模的"大美麗法案"也引起了巨大波瀾。儘管虛擬資產相關條款被排除,但天文數字的財政支出引發了美元價值走弱的擔憂。在此背景下,重新關注比特幣作為通脹對沖工具的氛圍正在形成。專家們認為不能排除比特幣價格未來可能快速反彈的可能性。
瑞波向美國銀行監督局(OCC)申請了聯邦銀行許可。同時,還向美聯儲申請了主賬戶,正式表明希望直接持有穩定幣準備金。CEO布拉德·加林豪斯強調這是"信任的新標準"。繼Circle之後,穩定幣發行商進入制度性金融的嘗試正式開始,意義重大。
與此同時,FTX債權人之間的衝突再次成為全球焦點。FTX恢復信託提出凍結中國、俄羅斯等49個國家的索賠權的提案,其中顯示總債權額82%來自中國。最終裁決預定於7月22日進行,如45天內無異議,將喪失索賠權。
在安全方面,上半年由於駭客攻擊造成的加密貨幣損失約為25億美元(約3.475萬億韓元)。然而,攻擊次數較上一季度下降52%,表明駭客攻擊正從數量轉向質量。其中,大部分損失來自Bybit和Cetus協議。
7月4日,另一個令人震驚的事件是2011年以來沉睡的8萬個比特幣(約11.12萬億韓元)的移動。這些資產分散到8個錢包,並使用最近的地址格式交易,多數觀點認為這是"大鯨魚"的戰略性移動,而非駭客攻擊。但在轉賬前檢測到向比特幣現金(BCH)的測試轉賬,也引發了預先確認金鑰的猜測。
監管改進議題同樣值得關注。美國參議員辛西婭·盧米斯提出了一份修正案草案,取消挖礦、質押、借貸等環節的雙重徵稅,併為300美元(約41.7萬韓元)以下的小額交易提供免稅優惠。這被評為促進美國普通投資者參與交易的開創性措施。
傳統金融的接觸點也在擴大。Rex Shares和Osprey基金推出了美國首個Solana(SOL)ETF"SSK",包括Solana質押收益。雖然SEC尚未正式批准,但未提出額外評論,意味著可以發行。該ETF包括質押代幣JitoSOL,旨在在傳統金融和去中心化金融之間發揮作用。
伊朗最大交易所Nobitex在上月遭受1億美元(約139億韓元)駭客攻擊後,已部分恢復服務。僅確認的賬戶可以訪問錢包,提款從6月30日開始逐步進行。這一事件與以色列駭客組織有關,造成了重大國際影響。
最後,羅賓漢($HOOD)推出了比特幣、Solana、XRP微型期貨產品,正式進入衍生品市場。基於CME集團的基礎設施,小額投資者現在可以輕鬆進行槓桿交易。這被視為繼收購Bitstamp和Wonderfi之後的連續舉措。
本週加密貨幣市場正處於制度化、監管、安全和基礎設施擴充套件的十字路口。特別是美國政策變化和特朗普總統的重大法案可能對比特幣市場產生中長期影響,需要投資者密切關注。
實時新聞...前往TokenPost電報
<版權所有 ⓒ TokenPost,禁止未經授權轉載和重新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