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元主導到垃圾處理機

本文為機器翻譯
展示原文

早上好!我有幸參加了《Ezra Klein Show》 ,和Ezra聊了以下所有話題。請大家去看看,我們來回討論這些話題真的很有趣。

這篇文章的音頻版本將 發佈在這裡。

這是一份由讀者支持的出版物。想要接收新文章並支持我的工作,請考慮成為付費訂閱者。

UFC在白宮

上週我飛往紐約,飛機上坐在我旁邊的一位女士人非常好。她整個六個小時的航程都在刷TikTok。看著她這樣子挺奇怪的——我當時正在看《訓練日》 ,偶爾會瞥一眼,發現她正在無休止地刷各種“跟我一起準備”的視頻,每3分鐘就更新一個,從一個篩選出來的用戶跳到另一個,每個人都在爭奪同一項稀缺資源:她的注意力。與其說她是在消費內容,不如說她是被內容所消費。

現在一切都感覺如此?我們生活在這種不斷滾動的循環中,試圖在一個被算法所限制的世界裡理解我們周圍的世界,而算法不關心真相、連貫性或後果,只關心參與。

從邏輯上講,這也成為了我們的治理方式。

特朗普政府充分利用了這種算法大腦。我們已經進入了經濟的純粹榨取階段,產品純粹是為了消費而非目的而生產。我並非以此為道德論據,這純粹是一種激勵機制,但確實令人費解。

看看下面的照片。這是美國國土安全部的一個粉絲賬號,他們在推特上發佈了關於2026年白宮 x UFC 格鬥之夜的推文。這張照片完美地展現了當下的景象。這是世界上最宏偉的建築,自由的象徵,在不祥的風暴中燈火通明,旗幟低垂,人群聚集在一個印有 UFC 標誌的八角形場地周圍——這就像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人工智能狂熱夢境,但它卻真實存在。

這完美地體現了美國如今的實力:世界最強大的內容創造者。羅蘭·巴特馬歇爾·麥克盧漢居伊·德波都會對此感到震驚。這幅圖景涵蓋了一切——媒介信息,社會由與圖像的社會關係定義,數字世界與現實世界日益脫節,難以分辨何為真實,何為虛幻。

這個形象是關於開採與創造的,它代表了我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經濟的一個根本選擇。

第一幕:表演

美國成為一個採掘型經濟體。

  • 我們通過美元主導地位、軍事優勢和技術領導地位從現有地位中獲取價值,現在卻選擇摧毀最初建立這一地位的基礎。

  • 我們通過奇觀吸引注意力,卻沒有建立使奇觀有意義的信任。

  • 我們從自己的機構中榨取財富,卻沒有補充創造這些財富的能力。

  • UFC 的形象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它將美國機構的象徵力量轉化為娛樂價值,而沒有考慮這種轉化在可信度或連貫性方面給我們帶來的損失。

與此同時,中國已成為一個創造型經濟體1

  • 他們正在建設發電能力、培訓工程師、制定跨越數十年的產業政策。

  • 他們正在創建一個“ 電氣化國家”,其經濟由決定21世紀競爭優勢的技術驅動。

特朗普總統昨天發出的關稅信函也實現了同樣的提取機制——告訴其他國家關稅“可能會根據我們的關係進行上調或下調修改”,這不是一個好的做生意方式2

我一直在思考埃茲拉在我們談話中說過的一句話——特朗普如此徹底地體現了注意力經濟,以至於他已經變得和注意力經濟難以區分了。股市並沒有把關稅信當回事——因為,沒錯,敘事是資本,注意力是基礎設施,但所有這些都受到現實世界的限制。

最終,注意力遊戲不再奏效。我們接下來該怎麼辦?

在本系列的第 1 部分“特朗普、馬姆達尼和 Cluely”中,我描繪了注意力如何成為基礎設施、敘事如何成為資本、以及猜測如何成為它們之間的操作系統。

在第 2 部分中,我們希望回答更多問題並提供更多解決方案。

  • 當整個文明都致力於開採而不是創造時會發生什麼?

  • 當您的資源分配系統獎勵病毒式傳播而非生產能力時,會產生哪些實質性後果?

中國正在建設21世紀經濟主導地位所需的基礎設施。我們把一切都金融化,而他們卻把一切都電氣化。我們努力吸引注意力,而他們則在努力提升產能。我們必須弄清楚如何引導注意力經濟的活力轉向創造而非榨取

那麼...怎麼辦?

第二幕:美元、能源和信任

大美人比爾

在此過程中,美國意識到,利用經濟實力所能做的最複雜的事情就是將其金融化,並創建日益複雜的機制,從現有體系中提取價值,而不是建立新的體系。

我們利用了美國賴以建立的令人難以置信的財富創造能力和使我們在全球佔據主導地位的工業邏輯,並將其變成了一臺機器,將財富從未來重新分配到現在,從年輕人到老年人,大部分都流向了已經富裕的人。

這就是榨取的執政哲學。就拿剛剛通過的《美麗法案》來說吧。我們增加了4.1萬億美元的國債(實際可能達到5.5萬億美元)來支持減稅。我們通過削減數十億美元的SNAP(補充營養援助計劃)、剝奪數百萬美國人的醫療保健以及大幅削減國家科學基金會的預算來為其(或至少是其中的一部分)提供資金。

BBB 明確指出,更多的資金將用於開採,而不是創造。我們不會用減稅來打敗中國!我們建立的不是創造新財富的體系,而是將現有財富重新分配給那些已經掌握最大政治權力的人的體系。

這在經濟上完全不合邏輯,但在政治上卻非常精彩,它揭示了我們資源分配體系實際運作方式的一切。投出決定性一票的參議員麗莎·穆爾科斯基完美地詮釋了這種做法,她說:

我喜歡這項法案嗎?不喜歡。但我盡力維護阿拉斯加的利益。但我知道,在美國很多地方,有些美國人不會因為這項法案而受益。

這就是採掘型經濟的難題。每個人都在保護自己擁有的東西,而不是激勵自己能夠創造的東西。

美元

我們還正在從美國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地位中榨取價值,卻沒有重建最初奠定這一地位的基礎。Karthik 的文章《貨幣化主導地位》非常值得一讀,它探討了特朗普政府與美元之間的複雜關係。

他撰寫了關於《天才法案》(GENIUS Act)通過的穩定幣立法的文章。這是對“提取”的精簡版本。根據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的說法,穩定幣將創造對美國國債的巨大新需求,未來幾年可能達到3.7萬億美元,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當然!

  • 外國資本將購買這些數字美元

  • 穩定幣發行者將獲得收益

  • 財政部又獲得了新的資金來源!

穩定幣利用現有體系3 ,而不是在此基礎上構建。美元對美國來說非常有價值。問題在於,特朗普政府不知道自己想從美元中得到什麼。它既希望美元疲軟以促進再工業化,又希望美元強勢以防範關稅帶來的通脹影響。正如 Karthik 所解釋的那樣,美元的價值取決於

  •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相互作用

  • 中央銀行的政治

  • 對美國資產回報率的預期。

因此,當你採用這個等式時:

  • 通過 BBB 消除赤字的財政政策

  • 由於關稅而凍結的貨幣政策我們無法得到答案

  • 特朗普政府積極威脅傑羅姆·鮑威爾

美元疲軟。債券收益率上升,因為每個人都在說“嗯,你好?”。這兩種情況都預示著信心危機。

如果對美元的信任開始減弱,並且如果其他國家開始相信美元受到現實電視反饋迴路的支配,那麼整個系統就會開始轉變。

這也會削弱美元。美元貶值會推高生活成本,削弱地緣政治影響力,削弱社會保障,同時也會讓人們更難理解情況為何會突然惡化。

所以,就穩定幣而言,它是一種典型的注意力投機策略,旨在創造一種新的金融工具,既能吸引用戶參與,又(或許)在理論上服務於戰略目標。但其底層機制本質上是榨取性的,而非生產性的

提取只能維持一段時間。最終,你還是得重新創造。

活力

而這種創造始於能源!就在人工智能創造前所未有的電力需求(並且是整個標準普爾500指數的支柱)之際,美國卻正在通過“美麗大法案”削減其利用一些最便宜、部署最快的能源發電的能力。正如托馬斯·弗裡德曼所寫:

一個國家為人工智能模型產生的廉價、清潔電力的數量與其未來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之間的聯繫從未如此密切。

該法案忽視了所有這些,反而優先考慮過去而不是未來:

  • 逐步取消風能和太陽能清潔電力稅收抵免

  • 對電池儲能信用額度增加複雜的限制

  • 禁止對甲烷排放徵稅

  • 開放聯邦土地和水域用於石油和天然氣鑽探

  • 命令額外撥出 400 萬英畝聯邦土地用於煤礦開採

這一切都是因為清潔能源被打上了“lib”(自由)的標籤,或者說它不美觀之類的。它完全誤解了能源的來源——正如Rogé Karma在《大西洋月刊》上所寫,2025年新增電網容量的93%(!)將來自風能、太陽能和電池儲能。德克薩斯州是美國太陽能發電量最高的州,去年新增了10000兆瓦的電力,主要來自太陽能+電池發電,因此限電現象有所減少。

但我們非但沒有在全國範圍內推廣這一成功,反而讓其成本進一步上升。能源創新組織預測,到2035年,特朗普的法案將使批發電價上漲約50%,到2030年,消費者能源成本累計將增加160多億美元。 約83萬個可再生能源工作崗位將流失或無法創造。我們正在削弱自身的競爭優勢,以注意力經濟的名義玩弄部落主義的把戲。

第三幕:替代方案

中國 vs. 美國

這就是與中國進行比較的地方。儘管中國有很多缺點,但它把錢花在了自身建設上。它建設基礎設施,培訓工程師,為村莊通電,並獎勵產能。

相比之下,正如索達所說,美國存在著無限的貨幣缺陷(美元),我們主要利用這種巨大的金融和全球影響力來補貼股票回購(這當然也以自己的方式創造了價值),但這種差異正是中美之間的關鍵分界線。兩國對價值的理解和發展方式不同。

  • 由於去工業化,美國失去了協調能力。

  • 從那以後,世界發生了變化。我們對於應該構建什麼還很模糊——也許是一臺生成式人工智能垃圾機,也許是製造業的未來,我想自由市場會做出決定。

但中國已做出有意識的決定,投資於人才、知識和系統,例如其下一代高速列車 CR450,這將使該國的聯繫更加緊密,並鼓勵更多的創新。

他們把人力資本視為基礎設施,就像我們把注意力視為基礎設施一樣。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家戴維·奧托就中美製造業的競爭做了一次精彩的採訪。整個採訪值得一聽(本質上,過去的日子一去不復返),我們面臨的問題極其嚴重。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公眾知識和公共資金的支持:

我們現在正與中國進行著一場完全不同的競爭,這場競爭變得重要得多。現在我們談論的不再是大宗商品傢俱和筒襪,而是半導體、無人機、航空、電動汽車、航運、核聚變、量子、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在這些領域,美國仍然保持競爭力,但也面臨著極大的威脅。中國在高科技、低成本、快速創新方面的製造能力令人難以置信。而特朗普政府基本上是在重蹈20年前的覆轍。你知道,這些工作崗位的流失對這些地方來說是毀滅性的,但對美國整體經濟來說並沒有造成毀滅性打擊。如果我們失去波音、GM、蘋果和英特爾——這很有可能——那將對經濟造成毀滅性打擊。

中國明白 一些美國政策制定者似乎已經忘記的事情:一個國家(1)以可承受的價格生產大量電力的能力,與(2)開發可能決定未來經濟和軍事優勢的人工智能系統的能力,之間存在著從未如此清晰的聯繫。

正如奧托所說,特朗普政府正在打一場20年前的戰爭。我們正經歷著巨大的地緣政治變革5 ,削減科學和能源經費, 削減學位課程,所有這些都可能削弱我們在世界上的地位,而我們卻出於某種原因,認為穩定幣會拯救我們6

正如陸峰所說:

過去500年的世界歷史表明,工業強國在面對金融強國的挑戰時從來沒有失敗過,即使金融強國同時也是全球霸主。

逆模因

我們都知道,注意力經濟會侵蝕信任。它獎勵那些最引人注目的言論、最離譜的行為、最引人入勝的敘述,無論它們是否與事實相符,也無論其長期後果如何。

正如埃茲拉和我所討論的,它會造成逆向選擇:最願意遵守注意力經濟規則的人往往最不適合需要耐心管理複雜系統的職位,而且反饋循環正在加速。

  • 隨著傳統機構失去信譽,更多的活動轉向基於注意力的平臺。

  • 隨著越來越多的活動轉向基於注意力的平臺,激勵機制變得更加扭曲。

  • 隨著激勵機制變得更加扭曲,傳統機構的信譽也越來越喪失。

我們輸給中國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擅長他們所做的事情。我們失敗是因為我們自身的體系日益優化,以達到削弱我們競爭力的結果。你不能靠炫耀來運營工業經濟!你不能用減稅來與中國競爭!如果你正在摧毀那些讓你擁有全球競爭力的生產能力,你就無法通過金融工程來維持全球影響力!

納迪亞·阿斯帕魯霍娃(Nadia Asparouhova)關於逆模因的著作有助於解釋我們為何深陷這些破壞性循環。逆模因是一種影響力高、傳播性低的思想。與傳統模因相比,它們難以傳播,因為它們複雜、違反直覺,或屬於文化禁忌。

注意力經濟不利於逆模因的發展。它獎勵那些快速傳播並立即引發參與的想法,而不是那些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耐心開發的想法。超級模因——那些像“人工智能將毀滅我們所有人”或“氣候變化將終結文明”這樣的末日論式、高傳播性的想法——佔據了所有的認知帶寬,而構建替代系統的重要工作卻在暗中進行。

其結果是,政治話語被超級模因所主導,這些超級模因引發了大量的參與,但卻很少產生建設性行動,而那些可能真正解決我們問題的反模因,如“如何制定有效的產業政策”或“如何設計多極化的貨幣體系”,仍然侷限於小型專家網絡。

我們被困在“無限AI TikTok垃圾機器”裡——這種信息環境幾乎使長期戰略思考變得不可能,同時獎勵那些損害我們競爭地位的博取關注的行為。我們需要更多圍繞真正創意的基礎設施。

第四幕:出口

出路在於承認注意力經濟的激勵結構與維持複雜文明的要求存在很大不一致。

那麼我們能做什麼呢?

  1. 重新引入摩擦:我們誤把便利當成了進步。在數字世界裡,我們不應該讓所有事情都變得更容易,而應該讓重要的事情變得適度困難。目前,系統獎勵的是專業知識的表現,而不是其發展。人工智能使情況變得更糟。我們可能不得不重新思考教育——人工智能將成為教育的一部分,而現在,系統獎勵的是產出而不是理解,所以學生們理所當然地會用聊天GPT來寫論文。有些事情必須比現在更難——也許獲得大學學位所需要的不僅僅是有效地引導人工智能的能力。(也許治理一個國家所需要的不僅僅是在社交媒體上引起關注。)

  2. 將注意力視為基礎設施,而非需要優化的市場。如今,我們將注意力視為一種商品。它需要被挖掘、優化,然後出售給出價最高的人。但注意力本身就是基礎設施!它是思想、身份和機構運行的無形高速公路。我們必須像投資高速公路一樣投資它。我們已經構建了一個以參與度而非理解度為優化目標的數字生態系統。儘管這很枯燥,但我們需要新的算法,並將注意力視為一種共享工具。

  3. 無聊的事情。大多數能夠拯救我們的想法一開始都很無聊。我們需要重新佈線整個電網,重新培訓工業勞動力,並建造工廠。我們需要更多像曼哈頓計劃、州際公路系統、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 )ETC的項目——公共投資(目前可能還有私人投資)和教育培訓體系的結合,直接培訓人們完成重建美國物質基礎設施這一非凡任務。

  4. 重建體系,恢復利益。一個運轉良好的經濟和政治體系無需給予每個人相同的結果,但必須賦予他們參與其中的利益。如今,廣大公眾不再將政策視為因果關係。他們認為政策只是一場表演,一場品牌推廣,一系列為他人做出的決定。正因如此,堪薩斯州的農民才會投票支持一位破壞其糧食出口計劃的領導人。正因如此,年輕人才會自詡為社會主義者——還有什麼其他選擇呢?正如彼得·泰爾曾經指出的那樣:與資本主義沒有利益的人會理性地反對它。我們現在看到的正是這一過程的上演。重建利益並不意味著讓每個人都持有標準普爾500指數或其他什麼股票。這意味著要讓他們明白,努力會帶來改變,政策本身就是因果關係。

在接受埃茲拉採訪時,我試圖表達的一點是(他好心地要求我進行後續採訪,以便我能夠更清楚地表達這一點),那就是現在有兩個世界:數字世界和現實世界。洪水剛剛席捲德克薩斯州,海岸警衛隊救援隊員斯科特·拉斯金從洶湧的海水中救出了165人。

正如皮奇·基南 (Peachy Keenan)所說,斯科特所做的工作有幾個要求 - 你必須 (1) 足夠愛你的國家,願意為它冒生命危險;(2) 足夠愛你的同胞,願意為他們冒生命危險。

這與注意力經濟無關,而關乎人之為人的意義。它以最純粹的形式被創造出來——通過能力和服務創造安全感、信任和意義。正如CS Lewis所說:

既然孩子們很可能會遇到殘酷的敵人,至少讓他們聽說過勇敢的騎士和英雄的勇氣

我們現在資助的許多項目正在徹底摧毀我們。

我們需要對創造進行戰略投資,而非僅僅關注榨取,同時也要承認注意力經濟是其中的一部分。但這不必成為資源配置的主導邏輯,也不必如此榨取。

每天,人們都在做出另一種創造的選擇。他們安裝太陽能電池板,救助洪水災民,傳授技能,建設維持文明運轉的基礎設施。他們選擇艱苦的創造,而不是輕鬆的開採。我們擁有一切,只是需要重新調整我們的能力和優先事項。

感謝閱讀!我會在接下來的幾期簡報中繼續探討這些想法。

這是一份由讀者支持的出版物。想要接收新文章並支持我的工作,請考慮成為付費訂閱者。

1

中國顯然有自己的一系列問題,但他們正在大力投資未來技術

2

還有一點需要指出的是,所有這些信件都完全相同,只是有一些非常有趣的大寫鎖定選擇,這可能反映了“白宮的人員配備問題”。

3

這一策略也存在國內風險。如果穩定幣發行者持有長期美國國債,而危機引發大規模贖回,我們可能會看到美國國債被拋售,從而造成市場不穩定。

4

中國也面臨逆風,而且與美國驚人地相似。年輕人並不快樂。我們可能永遠都需要回答一個重要問題,而且這個問題的影響也越來越大:當努力不再帶來回報時,會發生什麼?在中國,人們稱之為“躺平”。當加班不再能帶來向上的流動性時,為什麼還要努力奮鬥呢?在美國,選擇退出的人擁有更多選擇,因此在績效政治、關注職業、審美反叛和數字逃避現實等諸多方面,生活也更加混亂。但情感邏輯是一樣的。

5

美國是全球184個國家中唯一一個面臨旅遊業衰退的國家。

6

在金融化的社會中,更多的金融化才是答案,對嗎?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1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