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在台灣時間 11 日下午 2 點左右一舉站上 118,400 美元,創下歷史新高。短短數分鐘內,全球交易所成交量急速放大,顯示市場對去中心化資產的信心正處高點。
比特幣成功突破 112,000 美元關鍵阻力,106,000 至 108,000 美元區域形成堅實支撐,上方阻力相對有限。
CZ:下跌機會常在,稀缺才是核心
幣安創辦人趙長鵬在社群媒體提醒投資人:
「如果你錯過了之前的下跌,未來也還會有下跌買入的機會。我們現在也正處於一次下跌中。
數學數字或法幣印鈔數量沒有上限限制,只有比特幣的數量是有限的。」
CZ 言下之意在鼓勵投資人,用耐心與研究面對市場,而不是追逐短線波動。他強調,比特幣總量僅 2,100 萬枚,且已有逾 95% 被開採;對照美元自 2020 年來供應增加逾 30%的情況,稀缺性是比特幣最關鍵的價值基礎。
風險與長線意義
比特幣稀缺性雖帶來上漲動力,但波動仍大。隨挖礦獎勵遞減,礦工收入將更依賴手續費,閃電網路等擴容技術的重要性也同步提升。《經濟時報》統計,大型投資者現已掌握約 10% 比特幣;若更多機構加入,有限供給將持續推高價格。但投資人仍需衡量自身風險承受度,保持資金紀律。
回顧此次創高,可見機構資金、供給緊縮、宏觀疑慮與稀缺敘事彼此共振。面對不停變動的市場,比特幣以硬性限額與透明機制提供一個與傳統法幣截然不同的選項;然而,只要波動還在,每一次創高後的修正都考驗投資人的耐心與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