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HyperEVM 如何成為 Hyperliquid 的關鍵基建

Chainfeeds 導讀:

自今年年初上線以來已接近半年,HyperEVM 具備成為一個成功的通用型 Layer 1 區塊鏈的所有要素,並可作為永續合約平臺 HyperCore 的理想補充。與其他新興的 L1 不同,HyperEVM 無需依賴大規模激勵計劃或顛覆性應用來吸引用戶與開發者,它本身就天然連接了流動性與用戶基礎,使開發者能夠專注於產品開發與創新。

文章來源:

https://www.galaxy.com/insights/research/hyperliquids-l1-begins-to-find-its-footing

文章作者:

Lucas Tcheyan


觀點:

Lucas Tcheyan:自 2025 年 2 月上線以來,HyperEVM 作為 Hyperliquid 推出的 EVM 兼容通用型 Layer 1 區塊鏈,正在逐步展現其潛力。儘管目前用戶活躍度仍遠低於其旗艦產品 HyperCore(永續合約交易平臺),但 HyperEVM 在交易量、鎖倉總價值(TVL)和應用開發方面已實現穩定增長。這種增長並未依賴常見的資金激勵或空投活動,而是主要得益於底層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DeFi 生態的成熟以及市場對潛在空投的投機熱情。Hyperliquid 採用漸進式部署策略,確保 HyperEVM 的運行不會影響 HyperCore 的穩定性。儘管早期開發者面臨工具不全等挑戰,已有超過 175 個項目選擇在 HyperEVM 上構建應用。其原生代幣 HYPE 用作 Gas 費用,並採用修改版 EIP-1559 機制進行銷燬,目前已累計銷燬 0.006% 的 HYPE 總供應量。隨著鏈上活動逐步增加,HyperEVM 正從早期試驗平臺向核心金融層轉變,尤其是在 7 月發佈 CoreWriter 更新之後,智能合約首次具備直接向 HyperCore 寫入狀態的能力,打開了跨鏈交互與更高階 DeFi 構建的大門。HyperEVM 架構上與 HyperCore 相互獨立但高度協同,它們共用 HyperBFT 共識機制和驗證者集合。HyperCore 專注於鏈上永續合約與訂單簿撮合,已成為頭部衍生品交易平臺,而 HyperEVM 則承擔起釋放 DeFi 可組合性的職責。HyperEVM 使用 “雙區塊架構”,每秒處理小區塊用於日常交易,每分鐘處理大區塊以承載複雜合約操作,兼顧低延遲與高吞吐。儘管其交易費用略高於以太坊 L2,仍能支持每秒 20 萬筆訂單處理能力。7 月推出的 CoreWriter 模塊是一次重大更新,首次允許 HyperEVM 合約直接對 HyperCore 狀態進行寫入,包括下單、轉賬、質押等。這一異步設計雖不支持單筆事務內確認,限制了一些高精度策略應用,但極大拓寬了可實現的用例範圍。目前,許多項目正在圍繞 CoreWriter 構建新功能,涵蓋自動化質押、資產管理、跨鏈交易執行等領域,預示 HyperEVM 不再只是旁車,而是逐步轉型為 Hyperliquid 金融堆棧的重要驅動層。截至目前,HyperEVM 生態系統已吸引超過 175 個公開項目,多數集中於借貸、穩定幣、AMM DEX 等基礎 DeFi 模塊。HyperLend 是 TVL 最大的借貸協議,達 4.87 億美元,支持多種抵押與清算模式,並已接入 HyperCore 跨鏈清算機制。Felix 與 HypurrFi 分列二、三位,也分別貢獻了自建穩定幣 feUSD 與 USDXL,並計劃進一步整合 CoreWriter 功能以增強鏈間協同。此外,KittenSwap、HyperSwap 等 AMM 正準備引入訂單簿融合路由,提升交易執行效率。資產跨鏈協議 Unit Protocol 則已協助轉移超過 1 億美元 BTC 和千萬級 ETH 至 HyperEVM。除現有協議外,Kinetiq、Sentiment、Liminal、Rysk 等新項目也將在 CoreWriter 支持下上線,覆蓋質押、借貸、套利、期權交易等多個子方向。Hyperliquid 創始人 Jeff Yan 曾表示,HyperEVM 之於金融,如同 AMM 之於交易,表明其將作為核心金融層,配合 HyperCore 共建垂直一體化金融系統。隨著工具完善與項目落地,HyperEVM 有望成為無需高額激勵即可實現高價值密度的鏈上新陣地。

內容來源

https://chainfeeds.substack.com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