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債券市場的壓力開始波及風險資產,比特幣可能成為潛在受益者。
重新轉向硬資產,呼應了過去主權債務市場出現裂縫時觸發防禦性定位的情況。日本的債券市場動盪可能是更廣泛財政壓力的早期預警。
根據Kobeissi Letter在X平臺上週一的一篇文章,日本債券的未實現損失正在增加,30年期收益率在7月15日升至3.2%,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自2019年以來已抹去了估計45%的價值。
日本的債務與GDP比率已攀升至235%,導致日本銀行承受1980億美元的未實現損失。
對"無風險"資產的信任erosion並不僅限於日本,在其他主要發達經濟體中也可以看到。
美國10年期收益率今年已攀升約40至60個基點,呼應了日本債券市場的上行壓力。自2020年低點以來,收益率已上漲四倍多,部分原因是持續的赤字支出和大量國債發行。
Kobeissi Letter寫道:"現實是全球政府債券市場流動性處於創紀錄的低點,現在甚至低於2008年水平。這正是比特幣和黃金飆升至創紀錄高點的原因。"
前貝萊德高管、XBTO首席投資官哈維爾·羅德里格斯-阿拉爾孔在接受Decrypt採訪時表示,向硬資產的轉移是顯而易見的。
他說:"比特幣越來越被視為宏觀對沖和結構性稀缺資產。下一階段的上漲取決於機構興趣的深化,以及立法、財政和貨幣順風的匯合。"
與此同時,比特幣和以太坊的現貨ETF資金流入已分別超過30億美元和10億美元。這發生在高利率背景下,同時也是為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做"以防萬一"的準備。
儘管債券市場黯淡,但仍有人呼籲美國經濟現在處於"金髮女孩式平衡"狀態,這進一步推動了比特幣的上漲。
不過,比特幣已從7月14日123,300美元的紀錄高點下跌了5%以上,根據CoinGlass資料,過去12小時內超過3億美元的做多頭寸已被平倉。
對現貨訂單簿的仔細檢查顯示,買家在市場價格2%、5%和10%以下設定了頭寸,表明儘管動能減弱,但抄底興趣仍然完好。
這表明投資者情緒發生了轉變,此前幾天還傾向於看跌期權。歷史資料顯示,比特幣在上次出現此類訊號時反應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