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錢包到超級 App:Coinbase 推出 Base App,整合鏈上社交與支付新入口

Coinbase 將旗下 Coinbase Wallet 升級為全新 Base App,結合社群媒體、即時交易、AI 助理與 USDC 支付等功能,試圖最大化使用場景。這款新產品不僅代表 Coinbase 自有 L2 生態 Base 的新篇章,也象徵著鏈上服務「超級 App 化」的浪潮。

鏈上生活一站化:Coinbase Base App 正式登場

在 Coinbase 最新舉辦的 A New Day One 發布會上,該公司宣布將 Coinbase Wallet 正式更名為「Base App」,標榜成為「超級 App (Everything App)」,重新打造用戶鏈上體驗。

如今,Base App 不再只是單純的加密錢包,而是一個整合社群貼文、迷你應用 (Mini Apps)、通訊聊天、即時交易與支付等功能於一身的全方位入口。

這不僅是產品名稱上的品牌重塑,更是 Coinbase 讓 Web3 走向普及化的策略。從底層技術 Base L2、開發者工具 Base Build、以及面向大眾的應用 Base App,不難看出 Coinbase 現已蓄勢待發。

Base App 亮點搶先看:發文能賺錢、百款 Mini App 任你用

Base App 將於 7 月 16 日開始向候補用戶推出測試版,該功能採用 Farcaster 協議驅動社群動態消息,創作者能夠透過 Zora 將每篇貼文代幣化,直接從打賞與互動中賺取收益,並在高互動貼文中獲得額外的每週獎勵。

不僅如此,用戶可以在動態中即時查看朋友的交易紀錄,並直接在畫面中完成兌幣與交易,簡便而無需跳轉。此外,Base App 也嵌入數百個迷你應用,包含區塊鏈遊戲、預測市場與 NFT 平台等。

在私密通訊方面,Base App 搭載加密 XMTP 聊天服務,用戶能夠傳送文字、分享圖片、與 AI 代理進行交易並發送資金,進一步打造「鏈上版 iMessage」的使用體驗。

USDC 一鍵支付,閒置資金還能享 4.1% 年化收益

此外,Coinbase 還推出了基於 NFC 技術的 Base Pay 服務,讓用戶能在 Shopify 商店無須接觸地使用 USDC 結帳。其中,美國用戶預計在今年稍晚可享 1% 現金回饋,連閒置資金也能享有 4.1% 的年化收益。不過,目前上述獎勵與回饋機制並不支援歐盟與加拿大地區。

Coinbase 強調,這次改版的目標是讓鏈上操作如同打開一個 App 般簡單直覺,降低進入與學習門檻,讓創作者、投資人與日常用戶都能在平台中發文、交易並賺取收益。

(拆解交易所「超級 App」的一條龍戰略:加密支付新創還有哪些切入點?)

Coinbase 的下一步:開放生態與 AI 技術整合

為吸引更多開發者進駐,Coinbase 也宣布推出「Sign in with Base」功能,鼓勵第三串接 Base App 登入系統,進一步擴展其生態規模。

而在技術整合上,Coinbase 一方面挖角去中心化衍生品協議 Opyn 的核心團隊,拓展鏈上衍生品市場;另一方面也與 Perplexity AI 合作,即時串接加密市場數據與智慧搜尋服務。

種種佈局象徵著 Coinbase 的定位已漸漸從交易平台轉向,試圖成為 Web3 使用者的主要入口,讓鏈上生活脫離艱澀詞彙,加速走向大眾化場景。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

儘管加密預測平台 Polymarket 被視為重大「落地應用」的例子,但近期有一篇在 X(前稱 Twitter)上爆紅的貼文,指控該平台遭「UMA 巨鯨」操縱,兩個涉及千萬美元賭注的市場更成為爭議核心,用戶正在質疑 Polymarket 的去中心化真實性。

預測市場遭疑「做局」,兩大賭題成爭議焦點

一名用戶 @tatethebrand 在 X 上發布的長文,揭開了 Polymarket 的一連串爭議。貼文附上兩個熱門賭題的截圖,分別是伊朗 Fordow 核設施是否於 2025 年 6 月底前被摧毀,以及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是否會在 7 月前穿西裝。這兩個市場分別吸引了約 2,350 萬與 1,540 萬美元的投注金額,但結局卻引發眾怒。

在 Fordow 賭局中,市場在 6 月底前一度預測「會被摧毀」的機率高達 99%。根據 Al Jazeera 與維基百科更新,美軍 B-2 轟炸機於 6 月 15 日對該設施進行打擊,但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於次日表示「未觀察到重大破壞」,因為伊朗事先撤離了設施人員。至今 IAEA 尚未正式定調,導致該市場懸而未決,引發炒作與資訊不對等的質疑。

至於澤倫斯基是否穿西裝的賭題,儘管 Kyiv Post 於 6 月 25 日發布了他穿西裝的照片,Polymarket 最終仍將結果判定為「否」。此決議是由 UMA 社群投票定案,多數 UMA 持幣者選擇「No」,這讓許多用戶質疑平台是否在事實面前「選邊站」。

控制權集中?UMA 巨鯨被指操控市場走向

@tatethebrand 的貼文指控,Polymarket 表面去中心化,實則被少數 UMA 持幣大戶主導。這些「巨鯨」可透過投票機制主導市場結局,形成類似壟斷的局面。一篇 2025 年 arXiv 的研究也指出,在多個 DeFi 協議中,治理權普遍集中於少數人手中,質疑去中心化的實質意義。

此外,今年 3 月 Mitrade 的一份報告曾揭露一宗高達 700 萬美元的操縱醜聞,內容提到某些 Polymarket 驗證者透過設定規則與協調投票,影響市場走向,儘管該報告尚未通過學術審查,但與現況相互呼應。

該帖甚至將 UMA 的控制結構比喻為「壟斷集團」,認為少數人把持投票權力,表面去中心化,實則集中治理。雖然尚無明確證據顯示 UMA 存在組織化操控,但持幣集中度令人擔憂,用戶開始質疑平台的公平性。

Polymarket 與 UMA 的關係是什麼?

Polymarket 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區塊鏈預測市場平台,其預測結果高度依賴 UMA 協議作為核心的數據來源與裁決機制。具體來說,Polymarket 在市場結算時,會將事件結果提交給 UMA 的樂觀預言機,由 UMA 代幣持有者進行群體投票和仲裁,最終確定賭注的結算結果。這種設計讓結果驗證去中心化且透明,但也曾因大戶或少數人利用 UMA 預言機治理權重而引發爭議。隨著 Polymarket 用戶和交易量增加,對 UMA 預言機的需求同步成長,兩者形成緊密且互賴的技術與經濟關係。

用戶怒火延燒,競品平台乘勢而起

爭議發酵之際,Polymarket 正進行由彼得·泰爾(Peter Thiel)的 Founders Fund 領投的募資,目標估值達 10 億美元。

加密社群內部也出現分裂聲音,知名交易者 defipolice 表示,Polymarket 不再是「預測真相的平台」,而是「一場設定劇本的賭局」。不少用戶聲稱在澤倫斯基賭局損失數十萬美元。

(劍指 Polymarket!Paradigm 領投 Kalshi 融資 1.85 億美元,估值上看 20 億)

前路未明,Polymarket 信任危機待解

隨著 Fordow 賭局的時間截止、IAEA 尚未給出明確答覆,市場關注焦點將轉向 UMA 與 Polymarket 的應對機制。儘管區塊鏈工具如 Etherscan 可追蹤投票與持幣地址,但判讀資料仍需專業分析。

目前,Polymarket 尚未對外公開回應,但 UMA 共同創辦人已暗示將調整相關決策流程,以降低集中化風險。

對於用戶而言,這場風波是一記警鐘:在參與加密預測市場前,須了解平台背後的治理結構與風險分布。是否真正去中心化,已成用戶最關切的核心問題。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

相关赛道: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