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Circle 和 Ripple 等加密巨頭積極申請銀行執照,美國銀行與信用合作社團體近日聯名要求美國貨幣監理署 (OCC) 踩剎車,認為加密企業不具營運受託業務的能力與經驗,強調應先公開更多資訊,否則草率批准恐會造成不公平競爭並動搖現有金融秩序。
Table of Contents
Toggle加密公司想拿信託銀行執照?傳統金融機構曝擔憂
穩定幣發行商 Circle、Ripple、富達旗下的 Fidelity Digital Assets 等知名加密企業近期相繼向 OCC 提出「國家信託銀行執照 (National Trust Bank Charter)」申請,試圖合法提供數位資產託管、資產規劃與其他信託服務,並受聯邦監管。
若成功獲得授權,等同於它們將跳過州層級限制,得以直接在全美營運,具備更高的監管認可性與法律穩定性。
(Circle 也想當銀行?OCC 的國家信託銀行執照有什麼用途)
然而,這場突如其來的銀行化風潮,似乎讓傳統金融業感到不安。美國銀行家協會 (ABA) 聯合信用合作社協會 (America’s Credit Unions)、消費者銀行家協會 (CBA)、獨立社區銀行家協會 (ICBA) 及國家銀行家協會 (NBA) 共同在一封致 OCC 的公開信中,明確要求監管機構暫緩審核這類申請:
加密公司的商業模式「缺乏受託性質與責任 (fiduciary duty)」,若貿然通過,將是對 OCC 長年政策的根本背離。
銀行團體疑慮:加密企業沒能力也沒經驗,不應站在同個標準
銀行業首先指出,這些加密公司的申請資料大多缺乏關鍵細節,不完整且不公開,難以讓公眾全面了解其風險、營運範圍與監管影響。其中最大的爭議在於:「數位資產保管是否構成受託業務 (fiduciary duty)?」
他們強調:「Circle 或 Ripple 等加密公司的業務頂多以數位資產保管為主,並不構成受託行為 (fiduciary activity),並沒有主動管理、投資或操作資產的權利、義務與經驗。」
上述申請公司並未從事與信託銀行相符的核心受託業務的意圖或能力,甚至將保管與交易、穩定幣發行、利息收入等商業模式混合,與傳統信託原則有本質上的差異,不應該也不適合獲得同等資格。
同時,銀行業也擔心此舉可能帶來效仿效應,並造成不公平競爭:
如果這些加密公司能在不具營運受託業務的能力、資本要求又低 (10%-15%) 的情況下,獲得與傳統信託銀行相同的執照與地位,那麼傳統銀行的合規成本與資本結構將面臨不公平競爭。而其他非銀行機構的接連效仿,也恐怕會破壞監管的一致性,對金融體系的構成系統性風險。
他們警告,這將是 OCC 長期政策的一個重大偏離 (fundamental departure),不能在未經公眾審議的情況下倉促實施。
加密從業者反擊:銀行怕的不是風險,是競爭
加密領域對此的反彈聲浪也不小,Custodia Bank 創辦人 Caitlin Long 指出,這場爭議實際上是一場對資本門檻差異的焦慮:
傳統銀行擔心,如果信託銀行能以更低的資本成本提供類似服務,那傳統銀行為何還要承擔資本規模要求與高監管壓力?
加密風投 Paradigm 的政府事務主管 Alexander Grieve 也諷刺地說:「銀行和信用合作社很少在任何事情上達成一致,看來他們終於感受到來自加密產業的競爭壓力了。」
金融邊界重新劃定:加密企業要的是一張 OCC 核准的全國通行證
目前 OCC 核准的信託銀行執照,雖不涵蓋傳統銀行的存款與放貸功能,卻能讓業者在聯邦層級營運,免去逐州申請執照的繁瑣,並對機構投資人建立更高的信任門檻。
Circle 若能取得該執照,將可親自管理其 USDC 儲備而無需第三方託管、還能拓展其數位資產信託等上游業務;Ripple 則希望進一步將其穩定幣 RLUSD 納入聯邦與州政府雙重監管,並申請聯準會主帳戶 (Master Account),將儲備金直接存入 Fed,強化透明度與儲備安全。
面對日益嚴謹的穩定幣監管法案 (如 GENIUS 法案),業者希望透過取得 OCC 許可,整合更多金融業務,並在美國乃至全球建立合規信譽。
如今,金融疆界勢必得明確劃分。傳統銀行想守住過往的特權壁壘,加密公司則想爭取平起平坐的入場券。未來幾個月,OCC 將針對上述申請進行公眾評論與內部評估。
這不僅是對加密企業合規能力的考驗,也是對美國金融體系開放與創新態度的一次重要測試。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
主張「日本人優先」的日本參政黨(Sanseitō)代表神谷宗幣 (Sohei Kamiya)順利當選,他接受 ANN 媒體專訪,談及政治理念、施政重點與未來方向,作為新興保守派的政壇新星,神谷強調經濟振興為第一要務,同時推動國防自主、數位貨幣和財政改革與社會價值的重建等理念。神谷宗幣初入政壇時獲得前首相安倍晉三力薦,之後輾轉流浪在幾個小黨間,最後成立 Youtube 頻道 ChGrandStrategy 出圈,成功囊獲無數青年選票。以下綜合編譯整理介紹神谷宗幣和橫空出世的參政黨。

Table of Contents
Toggle參政黨橫空出世成為日本保守派新勢力
參政黨(Sanseitō)成立於 2020 年,起初以教育改革、地方自治與主權保護為主軸,吸引保守派與草根族群。該黨名稱意指「所有國民都應積極參與政治」,主張反對官僚主導,強調民族精神與文化根基。
儘管早期不被主流政界重視,但隨著日本民間對於目前的「外國人政策」現狀的不滿累積,參政黨於 2022 年選舉中首度進入國會,2025年進一步擴大席次,成為日本政壇新勢力。
根據參政黨官網,政策主軸包括:
- 教育改革與歷史觀重建
- 國家主權與國防自主
- 經濟自立與積極財政
- 傳統文化與家庭價值保護
神谷宗幣從 Youtuber 搖身一變成為國會議員
神谷宗幣(Sohei Kamiya)是參政黨的核心人物。他自 2013 年起即經營 YouTube 頻道「ChGrandStrategy」,內容涵蓋歷史修正倡議和傳統生兒育女觀念等小眾議題。截至 2023 年,頻道訂閱人數為 48.7萬,影片總數 3,326 支,成為保守派網路聲量的重要來源。
神谷善於利用網路平台累積支持者,成功轉化為政治實力。他在訪談中表示,他用簡單易懂的語言來說話,這是讓不關心政治的人也願意停下來聽的方式。
日本人優先為何會引起共鳴?
日本人優先政策包括以下:
- 減稅優先,而非集資分配
- 以致勝產業重建日本
- 反對過度接納外國人
- 確保米和食品安全
- 利用 GoTo Travel 降低醫療成本
- 反對世界衛生組織關於賺錢藥物的疫情條約
- 廢除強調學業成就的管制教育制度
- 每位兒童給予每月 10 萬日圓補助
- 將哲學融入政治 制定憲法
面對主持人詢問為何日本人優先訴求會引起共鳴時,神谷表示這是對過度全球化的一種反彈。他指出在全球化經濟主導下,日本中產階級與家庭逐漸被邊緣化,因此參政黨提出日本國民優先,是種平衡化社會的訴求。他表示不排斥全球化,而是主張要照顧好自己的國民,這是一種必要的價值觀平衡。
經濟改革:積極財政與加密資產的可能性
神谷強調眼下民眾最關心的問題是「經濟與收入」,因此參政黨將推動低稅與積極財政措施。他主張政府應每月提供每名兒童10萬日圓的育兒補助。對於日本的財政問題,神谷回應:我們應從國際角度來看待財政創新,日本經濟規模龐大,應有條件採取創新工具,例如數位貨幣或加密資產的發行,如果繼續沿用舊有規則,很難實現新政策。我們需要全新的方法來處理這些挑戰。此構想與國會議員松田等人提出的「主權數位貨幣」倡議不謀而合,展現參政黨在財政與貨幣政策上的開放思維。
國防自主與核威懾辯論
對於國防政策,神谷表達強烈的日本主體性立場。他認為日本應重新檢視與美國的安保協議,並主張不排除討論擁有「某種威懾力」,雖未明言支持核武,但表示國會應展開這類討論,而非壓制它,他表示不是說美軍明天就撤離,而是必須開始更開誠佈公的談這些議題。
發表疑似歧視女性言論的爭議
神谷在選舉期間曾因「高收入女性不生孩子」等言論遭批評為性別歧視。他在節目中表示無意道歉,只是指出社會的趨勢現象,但如果引起誤解願意進一步說明與溝通。他指出政治人物若完全避免爭議,就無法說出真話,有時必須承擔風險,才能帶來改變。
日版川普?挑動民粹?
對於外界將其與美國總統川普相提並論,神谷表示自己認同川普的某些政策立場,尤其是在國家利益與經濟優先方面。對於民粹標籤,他回應道:如果這表示人民的聲音,他不排斥。但希望大家聽清楚他說的話,而不是只貼標籤。
神谷宗幣與參政黨代表了一種「由下而上」的政治新勢力。他們以網路為舞台,以簡明的語言、具體的政策與強烈的危機感訴求,成功吸引不滿現狀的青年選民。然而,這種直接風格與激烈主張也常常伴隨爭議,極右派主義在全球都興起,支持者中有許多是青年族群,值得關注。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