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特幣(BTC)市場上,機構投資者的影響力正急劇擴大,約30萬億韓元規模的大量比特幣已從長期休眠狀態重新啟用。這不僅僅是市場反彈,更強烈地暗示了比特幣生態系統內部的結構性變化。
鏈上資料分析公司CryptoQuant表示,今年已有約21.5萬個比特幣,約247億美元(約34.333萬億韓元)的代幣重新啟用。這一數字接近2024年全年重新啟用規模25.5萬BTC,在今年尚未結束之際就已檢測到有意義的資金流動趨勢,引人注目。
特別是,從長期持有錢包中移動的代幣中,相當一部分來自被稱為"中本聰時代"的早期比特幣持有者錢包。因此,最近市場上個人投資者的影響力已被機構中心的資金重新配置所取代。
不僅在重新啟用規模上,在交易量和交易單位方面也觀察到異常增長。2023年月平均約4,900 BTC的月度重新啟用規模,在2025年已激增至3萬674 BTC,增幅超過526%;每筆交易的平均轉賬量也從162 BTC上升至1,000 BTC以上,增長超過519%。這支援了正在進行的不是一次性交易,而是結構性資產配置。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點是,隨著這些大規模資產的移動,比特幣現貨ETF也持續吸引資金流入。每天記錄的現貨ETF資金流入在最近幾個月穩步維持,這表明機構進入市場不僅僅是利好,更是中長期戰略的一部分。
市場專家將這種現象視為可能引發比特幣"供應衝擊"的強大催化劑。如果可交易數量逐漸枯竭,同時大型投資者持續買入,價格可能會形成意外的高點。
最終,這次BTC重新啟用的趨勢不僅僅是簡單的數量移動,可能是比特幣市場參與者構成發生轉變的轉折點。超越零售投資者的期望心理,機構正在全面重塑市場格局的訊號正變得越來越強烈。
實時新聞...前往TokenPost電報
<版權所有 ⓒ TokenPost,禁止未經授權轉載和重新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