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7日,一項註定在美國金融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悄然落下。
特朗普簽署了一份行政命令,允許美國退休儲蓄賬戶401(k)正式投資包括加密貨幣、私募股權和房地產在內的“另類資產”。從此,一個曾被主流金融體系排斥的邊緣資產類別,被正式寫入了美國近9萬億美元規模的退休金計劃中。
這不僅是監管態度的一次關鍵轉向,更可能是數字資產邁向真正主流化的臨界點。
從邊緣資產到主流渠道:一紙行政令的撬動效應
長期以來,美國401(k)計劃——這項為9000萬勞動者服務的退休儲蓄工具——主要投資於傳統資產:股票、債券、以及指數基金,如S&P500的ETF。另類資產,比如加密貨幣,雖然在市場上愈發活躍,卻被長期排除在退休金系統之外,監管機構也始終抱持謹慎甚至敵意的態度。
但2025年,一切開始變化。華盛頓對數字資產釋放出前所未有的善意,特朗普政府積極推動了一場“去監管化”浪潮,而加密資產成為這場浪潮中最受寵的角色之一。
特朗普的新行政令要求勞工部重新評估《員工退休收入保障法案》(ERISA)中的相關規定,為401(k)計劃納入數字資產和私募投資“提供路徑”,也為監管機構“調試規則”預留空間。
據《金融時報》披露,特朗普與加密行業的深度綁定在其中發揮了作用:“如果只有私募股權,命令很可能無法推進,是加密貨幣讓特朗普最終拍了板。”
能有多少配比?會帶來多少資金?
根據最新的數據,美國401(k)計劃的市場規模極為龐大。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美國僱主提供的401(k)計劃資產總額約為8.7萬億美元。整個美國退休市場(包括401(k)、IRA等)的資產總額更是高達43.4萬億美元。
那麼,能夠分配給加密貨幣的資金能有多少呢?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切的數字。
Varys Capital風險投資總監Tom Dunleavy給出了一個假設:
“如果每個美國人的401(k)賬戶,將現有資產中的1%配置到加密貨幣,那麼將有1200億美元湧入加密市場。若是3%,就是3600億;5%,則高達6000億美元。”
這是一種長期且穩定的資金流入路徑:大多數美國人每兩週從工資中提取一部分自動轉入401(k),而一旦數字資產被納入資產池,就意味著持續性的被動買入行為。
對於一個仍以波動性著稱的市場,這不僅是資金,更是一種情緒託底。“這將為比特幣和以太坊帶來更穩定的價格支撐區間。”Dunleavy表示。
Bitwise研究主管Ryan Rasmussen則補充道:
“短期來看,這項行政令向市場傳達了一個信號:加密資產已經從邊緣走向制度性認同。”
ETF:最佳橋接方式
除了直接納入401(k)資產池外,加密ETF成為最被看好的通道。
截至2025年中,比特幣和以太坊相關ETF已吸引超過130億美元的淨流入。BlackRock推出的iShares Bitcoin Trust(IBIT)和VanEck的Ethereum ETF(ETHV)分別取得了20%和11%的年內回報。
ETF的好處顯而易見:
不需要開設加密錢包;
無需操作去中心化交易所;
由受監管基金公司發行;
可與傳統資產並列納入投資組合。
就像買GLD黃金ETF遠比購買實物金條方便一樣,ETF成為退休投資者進場加密的首選工具。
真正執行還有多遠?
特朗普行政命令可以釋放方向信號,但從“寫在紙上”到“出現在賬戶中”,中間隔著多個現實層面的障礙。這場加密資產進401(k)的改革,正處在“政策意圖”與“執行現實”之間的落差中。
我們可以從三個維度來分析這條落地路徑的複雜性:
法規障礙尚未徹底清除
雖然總統簽署了行政命令,但該命令本身不具備立即改變法規的效力。它的作用是指令美國勞工部(DoL)、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等機構“重新評估並修改”當前監管規則。
據CNBC報道,當前401(k)計劃受《員工退休收入保障法》(ERISA)管轄,該法明確要求計劃受託人遵循“審慎人標準”(prudent man rule),以最大限度保障參與者利益。但加密資產的高波動性、流動性差、估值不透明等特點,使其難以通過審慎性測試,2022年Fidelity曾推出401(k)比特幣配置選項,結果立即遭到勞工部公開質疑並面臨審查壓力。儘管2025年政策方向轉變,細則尚未發佈,基金提供商若貿然行動,仍面臨潛在合規訴訟風險。
計劃提供商的現實顧慮:不想當“替罪羊”
401(k)計劃大多由僱主與第三方服務商合作運營,涉及Vanguard、Fidelity、Empower等大型平臺。但截至目前,很多平臺對加密選項普遍持謹慎觀望態度。
原因主要包括:
法律責任重:若投資者虧損,基金管理人和僱主可能因“未盡受託責任”而遭到起訴。
投資者教育缺失:大多數401(k)用戶對加密資產缺乏理解,容易誤判風險。
技術集成成本高:引入新資產類別需要重新對接風控系統、報告邏輯、KYC流程,非小工程。
因此,短期內即便政策允許,多數加密投資仍需依託“自選券商窗口(Self-Directed Brokerage Window)”渠道進行,該機制目前主要存在於部分大型公司的401(k)計劃中。這種方式通常只被少數對投資有深入瞭解的員工使用。而作為核心投資選項,最可能的載體將是現貨比特幣和以太坊ETF,因為這些產品相對成熟,且受監管程度更高。
加密市場自身的不確定性仍是最大變量
即使監管放鬆、執行意願具備,加密市場是否真的準備好承接長期資本仍是未知數。
比特幣、以太坊年內反彈顯著,但仍伴隨30%以上的日內高波動;
槓桿ETF、鏈上合約產品層出不窮,進一步放大散戶風險;
FTX等平臺的爆雷陰影仍未完全散去,投資者信任重建仍在進行;
對許多監管者而言,加密資產仍然缺乏可預測性和穩定收益邏輯。
在CNBC的《ETF Edge》節目中,Teucrium Trading總裁Sal Gilbertie指出:“槓桿加密 ETF 是激進的產品,不適合退休投資組合——它們旨在進行日內交易”。
“從邊緣到核心”,走了十六年
從2009年中本聰挖出第一枚比特幣,到2025年它被納入美國養老金系統,用了16年。
這場“從邊緣到核心”的變革不是偶然,而是多重力量——政治動機、投資共識、市場邏輯、技術進步——交織而成的結果。
一個必須承認的事實是,特朗普家族及其核心圈層與加密貨幣行業存在密切的商業往來。公開數據顯示,其家族資產中已有數十億美元投資於加密貨幣及相關企業。加密貨幣從邊緣走向主流的過程,既反映了監管態度的轉變,也引發了關於權力與資本關係的討論。
如今,隨著加密貨幣被納入401(k)養老金計劃,它的角色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不再只是一種投機性資產,而是逐漸融入國家金融體系的組成部分。不過,這場變革才剛剛開始。加密貨幣能否真正成為養老金投資的可靠選擇?目前看來,它仍需面對市場波動、監管框架和長期價值等多重考驗。最終,這場實驗不僅關乎投資回報,更可能重塑未來金融體系的格局。
Twitter:https://twitter.com/BitpushNewsCN
比推 TG 交流群:https://t.me/BitPushCommunity
比推 TG 訂閱: https://t.me/bit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