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發行商圓圈推出了專注於支付、兌換和資本市場的第一層(L1)區塊鏈"弧(Arc)"。這是一項旨在透過最佳化適合穩定幣中心金融應用的基礎設施來促進企業和金融機構進入鏈上市場的戰略。
圓圈於12日(當地時間)宣佈了弧區塊鏈的釋出計劃。其目的是改善現有公共區塊鏈的可擴充套件性、手續費和交易確認速度的侷限性,並將穩定幣金融所需的功能集中在一處。
弧將交易手續費(Gas費)統一為USDC,提高了使用便利性。以前,要轉移在以太坊、Solana等其他區塊鏈上發行的USDC,需要單獨持有該鏈的原生代幣(ETH、SOL等)來支付Gas費。在弧上,不需要這個過程,使用者只需使用USDC即可交易。隨著弧交易的擴散,USDC需求將自然增加。這與競爭對手USDT發行商Tether的第一層區塊鏈"穩定"類似。穩定區塊鏈也設計為使用USDT支付Gas費。
針對機構的功能也很引人注目。弧配備了內建外匯(FX)引擎,可以自動兌換不同的穩定幣。使用者輸入要兌換的金額後,系統會立即計算並提供匯率,兩種貨幣將同時結算,避免了兌換過程中只有一方結算的風險。交易確認速度設定為不到1秒。這使其適合需要快速處理的金融服務,如大規模支付、外匯交易和證券結算。
圓圈計劃在幾周內開始私有測試網。公共測試網計劃在今年秋季公開。主網測試版將於2026年釋出。圓圈的方針是透過弧加速支付、兌換和代幣化資產等各種金融服務的鏈上化。
業內認為,弧的推出將加速穩定幣專用區塊鏈市場的增長。目前,以穩定幣為中心設計的區塊鏈已達10多個。各個專案針對特定國家或客戶群,或為自身支付和金融平臺構建網路。
Populus聯合創始人姜熙昌表示:"這些專案圍繞現有使用者基礎或特定地區企業形成生態系統,整個穩定幣應用市場很可能會擴大。"不過他指出:"其他通用第一層區塊鏈很難直接模仿這一策略,關鍵在於每個網路如何圍繞自身代幣建立堅實的鏈上生態系統。"
圓圈同時公佈了今年第二季度業績。收入(包括銷售額和準備金收益)同比增長53%,達6.58億美元。今年第二季度,USDC平均流通量為613億美元,較一年前增長90%。
- 記者 都藝麗
< 版權所有 ⓒ 數字中心,禁止未經授權轉載和再分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