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最近提出允許峴港國際金融中心在受控環境(沙盒)中試驗一系列先進的金融模型,如數字資產、數字貨幣、數字支付和資金轉移解決方案,同時為在這個海濱城市建立新的交易所和平臺鋪平道路。
根據正在徵求意見的草案,越南將在胡志明市和峴港建立兩個國際金融中心,每個中心的發展方向不同以相互補充。如果胡志明市專注於傳統金融服務和資本市場,那麼峴港有望成為現代金融技術的"實驗室"。
在峴港,沙盒機制將允許在有限的範圍、特定時間和特定物件內試驗新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目標是在全國廣泛應用之前評估效果和管理風險。優先考慮的領域包括:
數字資產和數字貨幣:包括使用區塊鏈技術試驗交易所、支付解決方案和跨境資金轉移。
綠色金融和支援中小企業的商業金融。
面向非居民個人和機構的離岸金融服務。
峴港國際金融中心不僅僅停留在金融領域,還致力於連線跨境貿易,並與自由貿易區、高科技園區、開放經濟區和戰略性工業園區相結合。該市還設定了吸引投資基金、匯款基金、中小型基金管理公司的目標,同時鼓勵旅遊、貿易、物流和消費領域的初創企業出現。
該提案的特別亮點是戰略性技術應用的方向,包括人工智慧(AI)、雲計算、量子計算、大資料和區塊鏈。預計這將幫助峴港與亞洲頂級金融中心競爭。
事實上,在峴港試驗數字資產和數字貨幣的想法並非今年首次出現。在剛過去的6月份,該市領導直接向政府提出了這一建議,背景是越南正在為加密資產市場構建法律框架。根據最新資訊,財政部正在完善加密資產市場試點的決議草案,預計將在本月內釋出。參與的交易所數量將被限制為"多於一個但不太多",以確保競爭並便於管理和評估。
放眼世界,金融沙盒模式已在多個國家得到應用,從新加坡、日本到美國,旨在促進創新但同時控制風險。在美國,在唐納德·特朗普總統任期內,政府已加強在金融領域的區塊鏈試驗,以維持領先地位。如果成功實施,峴港的這個提案可能開啟一個新階段,使越南更接近該地區創新金融中心的版圖。
來源:VnExpress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