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T-5最大市場在印度?Altman最新訪談:可以聊婚姻家庭,但回答不了GPT-5為何不及預期

avatar
36氪
08-15

2025 年 8 月 8 日凌晨 1 點多,OpenAI 正式發佈新一代大語言模型 GPT-5,瞬間吸引了全球目光,成為科技領域乃至整個社會熱議的焦點,其引發的反響如洶湧浪潮,席捲而來。

OpenAI CEO Sam Altman 對此次升級滿懷期待,將其比作 “讓我再也回不去” 的技術飛躍。在 AI 蓬勃發展的當下,公眾對 GPT-5 的期望極其高,盼望著它能帶來前所未有的驚喜,引領人們進入一個全新的智能時代。

然而,發佈會落幕後,這款模型備受讚譽的背後也夾雜著諸多質疑與不滿。部分用戶反饋使用體驗不佳,吐槽新版反應變慢,即便關閉深度思考模式也無改善,回答篇幅變短,甚至在基本問題上犯錯。

在外國論壇 Reddit 的 ChatGPT 討論區,有人抱怨 “哪家公司會在沒有事先通知付費用戶的情況下,一夜之間刪掉 8 個模型的工作流程”,更有甚者直接取消訂閱。還有用戶坦言對部分舊模型懷有深厚情感,如 GPT-4o,它不僅是工具,更在用戶焦慮、憂鬱時給予陪伴,感覺溫暖如真人,而 GPT-5 與之相比,親切感有所減弱。

也有用戶批評模型本身性能就不夠強大,並且 OpenAI 忽視用戶意見、反而諷刺用戶的行為讓人不能接受。

“其實我個人覺得這種批評是合理的,因為我親自試用過,它的表現確實令人失望——速度慢得離譜,回答也不準確。甚至連我提出的基本問題都無法理解,給出的答案往往毫無意義。更糟的是,現在他們把 4o 版本也搞壞了,它的表現明顯不如從前,根本沒法正常使用。

最讓人不滿的是,他們在做決策時完全無視用戶意見,甚至懶得徵求反饋,反而像是在嘲諷所有人。這種做法簡直匪夷所思,尤其是考慮到他們擁有龐大的用戶群體,卻選擇一意孤行。

更離譜的是,他們竟然決定讓免費用戶只能使用糟糕的 5.0 版本,而付費用戶卻能繼續訪問舊版本。作為付費用戶,我雖然慶幸自己能切換回去,但這種策略完全是在自毀營銷渠道——誰會因為試用了一個爛版本而決定付費呢?以前我會毫不猶豫地向別人推薦 GPT,因為 4.0 版本確實好用,而且是個不錯的付費入門選擇。但現在,由於免費體驗太差,我絕對不會再推薦了。”

值得關注的是,這些評價往往都來自於個人消費者,而對應的企業級市場中,GPT-5 受歡迎程度則更高。

最新消息顯示,在 GPT-5 正式上線短短 7 天內,Cursor、Vercel 和 Factory 等知名科技創業公司已迅速將其設為關鍵產品的默認模型。這些企業一致反饋,相比前代模型,GPT-5 展現出三大顯著優勢:部署效率提升明顯、複雜任務處理能力增強、總體使用成本大幅度降低。

一些企業已經開始深度測試 GPT-5,並計劃將其部署在關鍵業務中。

雲存儲巨頭 Box 正在對 GPT-5 進行深度測試,重點評估其在邏輯密集型長文檔處理方面的表現。公司 CEO Aaron Levie (亞倫·萊維)在接受 CNBC 專訪時表示:“這是一項突破性技術,其推理能力達到了現有系統難以企及的新高度。”目前,Box 已計劃在年底前將 GPT-5 整合至企業級文檔處理解決方案中。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場關於 GPT-5 及 AI 發展的深度對話顯得尤為必要。

近日,Sam Altman 在一檔博客欄目中談到了 GPT-5 的技術特性,如可以用 GPT-5 構建些什麼、在提升性能同時如何平衡成本與效率。此外,Altman 還談到了我們是否正在逐漸接近類似 Agentic 人工智能,以及如何構建一個以極快的速度發展的未來。

但是,關於外界所關心的 GPT-5 性能沒有預期得那樣強大、炒作過度等爭議,此次對話中未曾提及。

以下為訪談內容翻譯,AI 前線做了不改變原意的編輯:

GPT-5 有何不同? 

Nikhil Kamath:我已經試用了你們的新模型,玩了一陣子。 但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所以想問問你 Sam,它有什麼不一樣呢? 

Sam Altman:我們可以從很多角度談,比如它在某些指標上更好,或者它可以完成 GPT-4 做不到的驚人編程演示。但對我來說,最明顯的感受是——無論大小方面——從 GPT-5 回到上一代模型,體驗都非常痛苦。它們在各方面都比 GPT-5 更差。我已經習慣了 GPT-5 所帶來的流暢性和適應性智能,而這些在之前的任何模型中都沒有。

它是一個集成模型,所以你不需要在我們的模型切換中做選擇,也不用糾結該用 GPT-4 還是 o3、o4-mini,或者其他任何複雜的選擇,它就是一個能正常工作的模型。它就像讓你隨時能擁有各個領域的博士級專家,全天 24 小時為你服務,你不僅可以問任何問題,還能讓他們為你做任何事。比如,如果你需要從零開發一款軟件,它可以一次性幫你完成;如果你需要一份複雜主題的研究報告,它也可以寫;甚至如果你需要它幫你策劃一場活動,它也能做到。

Nikhil Kamath:從執行連續任務的角度來說,它在本質上是不是更具自主性了? 

Sam Altman: 是的,GPT-5 的穩健性和可靠性有了很大提升,這對自主性工作流程非常有幫助。我對它能執行的任務的長度和複雜度印象非常深刻。

Nikhil Kamath:其他方面來講,你更想聊一聊 GPT-5 的哪些特點? 

Sam Altman:GPT-5 對我們來說,會是人們使用這些系統的又一次重大飛躍。它在能力、穩健性、可靠性上的提升很顯著,而且可以用於生活中的各種任務——寫軟件、回答問題、學習、提高工作效率。每次我們推出這樣的飛躍,都會被它釋放的人類潛能驚豔到。

特別是在印度,現在是我們全球第二大市場,很可能會成為第一。我們採納了很多來自印度用戶的反饋,比如更好的語言支持、更實惠的價格等等,我們已經把這些融入到這個模型以及 ChatGPT 的升級中,而且我們會繼續致力於這方面的工作。每一次能力飛躍,我們都會看到 25 歲的年輕人用它創造公司、學習、獲取更好的醫療建議等。

做出人們想要的東西 

Nikhil Kamath:幾周前我們通話時,我問你未來十年該投資哪些行業和主題。今天我們不聊這個,我想聊聊“第一性原理”,以及你所強調的技術如何改變世界。假設我現在是個 25 歲的年輕人,住在印度的孟買或班加羅爾——你多次說過,大學的相關性已經不如你年輕時那樣重要。那麼我現在該怎麼辦?學什麼?如果我要創業,該創辦什麼樣的公司?或者就算是找工作,你覺得哪個行業有發展勢頭?我不是說十年後,哪怕是未來三到五年。 

Sam Altman:首先,我認為現在可能是有史以來最令人興奮的職業起點階段。一個 25 歲的印度年輕人,今天能做的事情,比歷史上任何同齡人都多。

因為如今我們能感受到,工具的能力真的很驚人。我 25 歲時也有類似的感受,但當時的工具遠不如今天——那時我們有計算機革命,已經能做很多前所未有的事。而現在,這種能力被大幅放大。

無論你想創業、當程序員、進入其他行業、創造新媒體……一個人憑藉這些工具,把一個好想法落地所需的時間、人力和經驗,都會大大減少。

就特定行業而言,我對 AI 在科學領域的意義尤其興奮——一個人能發現的科學成果、速度和規模將會是前所未有的。同時,它會徹底改變編程的方式,讓人們創造全新類型的軟件。對於初創企業來說,如果你有了一個新的商業想法,一個非常小的團隊就能完成大量工作,這一點非常好。現在就像一塊完全開放的畫布,你的限制幾乎只來自想法的質量和創造力,而這些工具會幫你實現。

Nikhil Kamath:假如我是一位 25 歲的印度年輕人,現在基於 GPT-5,我能構建些什麼呢?你覺得有哪些算是比較容易入手的領域,是我肯定應該關注的? 

Sam Altman:我覺得你可以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高效地創辦一個初創企業。當然,這麼說可能帶有我的偏見,因為這是我非常關心的領域。但事實是,作為一個 25 歲的印度年輕人,或者在其他任何地方,也許和幾個朋友一起,也許僅憑你自己,你都可以用 GPT-5 更高效地幫助你編寫產品軟件、處理客戶支持、制定營銷和溝通計劃、審核法律文件 —— 這些原本需要很多人和專業經驗的工作,現在 GPT-5 都能幫你完成,這非常了不起。

Nikhil Kamath:我想讓你說得更具體一點。我理解科學領域,但我該學什麼呢?假設我一直在學工程、商科、文科之類的…… 為了利用人工智能在科學領域有所發展,有沒有什麼特定的東西是我應該學的? 

Sam Altman:我認為最需要學的具體東西,就是熟練掌握新的人工智能工具。學習本身就很有價值,而學會學習這種元技能會讓你終生受益。不管你學的是工程(比如計算機工程)、生物學還是其他任何領域,如果你擅長學習,就能快速掌握新東西。但熟練使用這些工具真的很重要。我上大學或高中的時候,覺得顯然應該學編程。雖然我當時不知道具體要用它來做什麼,但那是一個新的前沿領域,似乎能帶來很高的回報,值得去精通。而現在,學習如何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可能是最重要、最具體的硬技能。那些真正擅長使用這些工具、真正具備人工智能思維(凡事都從這些工具的角度去思考)的人和不具備這種能力的人,差距非常大。

還有一些通用技能也很重要。比如學會適應和堅韌,我認為這是可以學會的,在一個變化如此之快的世界裡,這非常有價值。學會弄清楚人們需要什麼也非常重要。在這之前,我是一名初創企業投資者,人們會問我,初創企業創始人最需要弄明白的是什麼。Paul Graham 有一個答案,我一直記在心裡,也經常告訴創始人。這個答案後來成了 Y Combinator 的座右銘,那就是 “做出人們想要的東西”。這聽起來像是個簡單的指令,但我見過很多人努力想弄明白這一點,卻失敗了;也見過很多人在職業生涯中努力學習如何做到這一點,並最終做得非常出色。所以這也是需要關注的一點。至於你該選生物課還是物理課,我覺得現在並不重要。

Nikhil Kamath:如果基於這一點,你說要學會適應和改變,更快地學習人工智能工具,那有沒有一條可行的路徑呢?我只是想找到一個人們可以開始努力的方向。一個人該如何更好地使用現有的人工智能工具呢? 

Sam Altman:有一件很棒的事可以做。GPT-5 在快速創建小型軟件方面非常出色,比我用過的任何模型都好。在過去幾周裡,我驚訝地發現自己用它來創建軟件,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小問題。

這是一個有趣的創作過程:我讓它寫一個初稿,然後開始使用,接著會說 “如果有這個功能會更好,或者有那個功能,我就能用不同的方式做事了”,或者 “我開始用之後發現,根據我的工作流程,我確實需要這個”。通過把越來越多必須做的事情納入這種工作流程,我發現這是一種非常有趣的學習使用它的方式。

Nikhil Kamath:你提到了 Paul Graham,我 2009 年讀過他寫的一封信還是報告(有點記不太清楚了),但我記得裡面提到了五位值得關注的創始人。我記得當時你 19 歲,他把你和 Steve Jobs、Larry 以及 Sergey 等人相提並論。為什麼會這樣呢?那時候你還沒有像他們那樣取得顯著成就。您認為 Paul 在你身上看到了什麼?你覺得自己有哪些與生俱來的技能讓你與眾不同? 

Sam Altman:他這麼說真是太好了。我還記得那件事。當時我當然覺得自己完全不配,但很感激他這麼說。其實,有很多人都在創辦偉大的公司。我們在很多方面都很幸運,當然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許我認為我們在這裡做得很好的一點是,我們有很長遠的視野,並且能進行獨立思考。

我們創業時,過了四年半才有了第一個產品,當時的情況非常不確定。我們只是在做研究,試圖弄清楚如何讓人工智能發揮作用,而且我們的想法和世界上其他人的想法非常不同。但我認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不依賴太多外部反饋,堅持自己的信念,這種能力非常有幫助。

Nikhil Kamath:你說的是 “我們” 還是 “我”?因為我在說你 19 歲的時候。 

Sam Altman:哦,抱歉,我以為你在問 OpenAI 的事…… 我 19 歲的時候,很多事都記不清了。我那時候就是個天真的 19 歲少年,真的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這不是故作謙虛。我現在確實覺得自己做了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但我 19 歲時對自己的認知是,非常不自信,也沒什麼過人之處。

Nikhil Kamath:如果未來的世界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人工智能王國,你無疑算是某種意義上的 “王子”。我不知道你是否瞭解馬基雅維利,他說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話:君主應該總是表現出 —— 只是表現出 —— 虔誠、仁慈、可信、人道和誠實。我最近看了很多你的採訪,聽到你反覆說自己並非那麼強大,用了這類的詞。這種謙遜的形象,適合我們現在生活的這個世界,或者你即將步入的那個世界嗎? 

Sam Altman:我不確定它是否適合其中任何一個,但是…… 回到你說的我 19 歲的時候,我那時候以為,這些大型科技公司的管理者們都把一切安排得明明白白。總會有成熟的人在把控局面,有人有計劃,有一些和我截然不同的人知道該怎麼做,你知道的,他們有那種能力 —— 把公司運營得非常好,沒什麼風波,一切都由成熟的人掌控。

而現在,輪到我來當這個 “成熟的把控者” 了,我可以告訴你,我覺得沒人有計劃,沒人能真正把一切都理順。每個人,至少我是這樣,都在邊做邊摸索。你知道,你有想打造的東西,然後會出問題,你可能看錯了人,也可能選對了人,你可能在這裡取得技術突破,也可能在那裡沒有。你只能一步一步往前走,埋頭苦幹,有些策略最終會成功,有些則不會。你嘗試一些事情,市場會有反應,競爭對手也會有反應,然後你再做其他調整。現在我的看法是,每個人都在邊做邊摸索,每個人都在工作中學習。我不認為這是虛假的謙遜,我覺得這就是世界運行的方式。站在這個角度看,確實有點奇怪,但事實就是這樣。

AIG 時代,婚姻和孩子的未來是怎樣的?

Nikhil Kamath:我倒不是太在意這種謙遜是否真實,更多的是從那些正開始為未來打拼的人的角度來看 —— 這種形象值得展現嗎?謙遜在當今真的有用嗎? 

Sam Altman:我對那些明明不知道會發生什麼,卻表現得很確定、很自信的人有很負面的看法。原因不僅是這很令人討厭,更因為我覺得如果一個人有這種心態,就很難形成開放的求知文化,很難傾聽不同的觀點,也很難做出好的決策。我一直對人們說:“沒人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如果你越忘記這一點,越覺得 “我比所有人都聰明,我有一個宏偉的計劃,我不會在意用戶說什麼、技術會走向何方、世界會有什麼反應,反正我更懂,世界懂的沒我多”,那你只會做出更糟糕的決策。

所以,保持開放的心態,保持好奇心,願意根據新的信息調整自己的想法,我認為這非常重要。我們很多次都以為自己知道答案,結果卻被現實狠狠打臉。而我們公司的一個優勢就是,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我們會改變我們的做法。我覺得這真的很棒,也是幫助我們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也許還有其他成功的方式,也許向世界展現出極大的魄力也能奏效。但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我近距離觀察過的最優秀的創始人,都更傾向於快速學習和適應的風格。

Nikhil Kamath:因為你在 Y Combinator 的職位,你可能比大多數人更瞭解這一點。 

Sam Altman:至少我有很多相關的數據支撐。

Nikhil Kamath:聊個題外話,Sam,我經常思考這個問題:人們為什麼要生孩子。還有一些問題,比如未來的婚姻會變成什麼樣?我能問問你為什麼要孩子嗎?> 

Sam Altman:家庭對我來說一直是極其重要的。這感覺像是…… 我甚至不知道自己之前低估了它的實際意義。但它感覺像是我能想到的最重要、最有意義、最能帶來滿足感的事情。到目前為止,雖然才剛開始,但它已經超出了我所有的期望。

Nikhil Kamath:你對婚姻和孩子的未來有什麼見解嗎? 

Sam Altman:我希望在某種後通用人工智能(AGI)時代,建立家庭、創建社區 —— 無論你怎麼稱呼它們 —— 會變得更加重要。我認為這些東西在衰退,這對社會來說是個實實在在的問題。在我看來,這絕對是件壞事。我不確定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但我希望我們能真正扭轉這一局面。在一個人們擁有更多富足的生活、更多時間、更多資源、潛力和能力的世界裡,我認為很明顯,家庭和社區是讓我們最幸福的兩件事。我希望我們能重新迴歸到這一點上。

Nikhil Kamath:隨著社會變得更加富裕,如果一個人被人們的模仿慾望所束縛,我們都會傾向於想要別人想要的東西,而不一定是別人已經擁有的東西。如果我們都擁有了更多,你認為我們還會想要更多嗎? 

Sam Altman:我確實覺得人類的需求、慾望、能力等等,似乎是無限的。我不認為這一定是壞事,或者說不全是壞事。但是,我認為我們會找到新的想要的東西,以及新的競爭點。

Nikhil Kamath:你認為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會保留當前的資本主義和民主模式嗎?我來給你設想一個場景。如果某家公司 X,比如說 OpenAI,發展到佔世界 GDP 的 50%,會發生什麼?社會會允許這種情況發生嗎? 

Sam Altman:我敢打賭社會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發生,而且我認為這種情況不會發生。我覺得這會是一個更加分散的局面。但如果出於某種原因,這種情況真的發生了,我認為社會會說:“我們不認可這種情況,我們得想辦法解決。” 我最喜歡用晶體管來類比人工智能,晶體管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科學發現,有一段時間,它看起來會捕獲大量的價值,但後來事實證明,它被應用到了無數的產品和服務中。你不會整天想著自己在使用晶體管這件事,它就存在於所有東西里,所有這些公司都以這種非常分散的方式,憑藉它製造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產品並獲得了利潤。所以,我猜想人工智能也會是這樣,不會有哪一家公司能佔到全球 GDP 的一半。我曾經確實擔心過這種情況可能會發生,但現在覺得那是一種天真的想法。

Sam:模型公司不會搶客戶生意 

Nikhil Kamath:關於全民基本收入,我認為 Worldcoin 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你能給我們講講那裡的情況嗎? 

Sam Altman:我們真的希望將人類視為特殊的存在。我們能否找到一種保護隱私的方式,來識別獨特的人類,然後圍繞這一點創建一個新的網絡和一種新的貨幣?所以,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還處於早期階段,但發展得相當快。

Nikhil Kamath:如果通用人工智能通過提高生產力消除了稀缺性,或者說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稀缺性,那麼能否假設它本質上會帶來通縮,資本或貨幣失去回報率,在未來的世界裡資本不再是一種護城河? 

Sam Altman: 我對此感到困惑。我認為,從基本的經濟原理來看,它應該會帶來巨大的通縮。然而,如果世界認為如今構建人工智能計算能力對未來的事情至關重要,那麼經濟可能會發生一些非常奇怪的變化,或許資本會變得非常重要,因為每一個計算單元都極具價值。前幾天晚上吃飯時,我問一個人,他認為利率應該是 - 2% 還是 25%,他笑了,說:“這是個荒謬的問題,肯定得是……” 然後他停了下來,說:“實際上,我不確定。” 所以,我覺得,是的,最終應該會出現通縮,但短期內可能會很奇怪。

Nikhil Kamath:這確實是個很有意思的說法。你認為利率最終會是 - 2% 嗎? 

Sam Altman:最終有可能。但我不確定。或許就像我們正處於一個大規模擴張的時代,你想在太陽系建造戴森球,然後不惜以驚人的利率借錢去做這件事。之後可能還會有更多、更多的擴張,我也不知道…… 在這一點上,我很難預見未來幾年的情況。

Nikhil Kamath:幾周前我們交談時,我對你提出的那些行業做了更多研究。我想我們都認同 “世界人口老齡化且健康問題增多” 這一觀點。你還提出,隨著可自由支配支出的增加,入門級奢侈品牌可能會表現不錯。那麼,在通縮的世界裡,這些品牌會怎麼樣呢?因為這些購買品的價值會下降。 

Sam Altman: 也許不會。我的意思是,在通縮的世界裡,有些東西會面臨巨大的通縮壓力,而另一些東西則會成為所有額外資本的彙集地。所以,我實際上不確定它們在通縮的世界裡會貶值。實際上,我敢打賭它們的價值會上升。

Nikhil Kamath:如果我要在你的模型之上建立一個企業,我舉個亞馬遜的例子吧。如果我銷售某種 T 恤,而且賣得很好,亞馬遜掌握了所有數據,最終,亞馬遜可能會推出一個與之非常相似的自有品牌,幾乎蠶食了我的業務。人們是否應該擔心這種情況也會在 OpenAI 發生?因為 OpenAI 不再只是一個模型,而是正在涉足多個不同的業務領域。 

Sam Altman:我想再次回到晶體管的例子。我們正在構建的是一種通用技術,你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將其集成到其他事物中。但我們始終遵循類似摩爾定律的發展路徑,模型的綜合能力持續提升。如果你構建的業務能夠隨著模型的進步而變得更好,那麼只要我們持續取得進展,你的業務也會持續向好。但如果你構建的業務在模型進步後反而變差 —— 比如因為 “包裝層” 過於薄弱或其他原因 —— 那麼這可能就像其他技術革命中出現的問題一樣,是個糟糕的情況。

顯然,有一些公司是在 AI 模型之上構建的,並且它們為自己創造了巨大的價值和與客戶的深度關係。比如 Cursor 最近就是一個例子,它的流行度正在爆發式增長,並且與客戶建立了非常牢固的關係。當然,也有很多公司做不到,這一直是常態。

不過我覺得,與之前的技術革命相比,現在誕生的公司中,有更多是看起來有可能具備真正持久性的。可以用 iPhone 和 App Store 剛推出時做個類比——最早的一批應用都很輕量,其中很多功能後來直接被整合進了 iOS 系統。比如你可以賣一個“一美元手電筒”應用,只是打開手機的閃光燈,但它並不持久,因為後來蘋果直接把這個功能加進了系統。

但如果你一開始做的是複雜的業務,而 iPhone 只是作為一種賦能工具,比如 Uber,那就是一個非常有長期價值的事情。在 GPT-3 的早期階段,我們也看到過很多這種“玩具式應用”,這沒問題,但它們中的許多不必是獨立的公司或產品。現在市場已經成熟,你能看到更多具備長期生命力的業務出現。

Nikhil Kamath:所以,如果強調“擁有客戶”,也就是掌握與客戶的接口,你會認為在你的模型之上銷售服務比銷售產品更能加深這種關係嗎?因為產品公司是一次性交換,而服務公司會重複發生,而且這種重複的過程讓我有機會在交易中加入我的個人品味。是這個意思是吧? 

Sam Altman:總體來說,我同意這種看法。

Nikhil Kamath:我有一部分工作是做內容創作,比如一個月一次。如果一個模型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考慮到我的“資歷”“經驗”和“成長軌跡”,並且能較高效地預測產出,那麼如果我明天依然保持同樣的可預測行為,價值可能會不如我採取逆向思維——不是對世界逆向,而是對我自己過往行為的逆向。你覺得未來的世界會不會特別偏好這種逆向行為? 

Sam Altman: 這是個好問題,我覺得會。關鍵是——模型未來能在多大程度上學會這種能力。你要做到的是“逆向且正確”。大多數時候,人們是“逆向且錯誤”,這就沒什麼幫助。

但是,能夠想出“逆向且正確”的創意——而這是今天的模型幾乎完全做不到的,哪怕它們將來可能會變得更好——這種能力的價值會隨時間提升。擅長做模型做不到的事情,顯然會越來越有價值。

Nikhil Kamath:除了逆向思維,還有什麼是模型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學會的? 

Sam Altman:模型將會比我們聰明得多,但人類在乎的很多東西和智力無關。也許會出現一個 AI 播客主持人,在提有趣的問題和與人互動方面比你更強,但我個人不認為它會比你更受歡迎。人們非常在意“另一個人”,這種需求很深刻。

人們想知道你的故事,你是怎麼走到今天的,他們想和別人聊起“對你這個人有共同的認知”,這種文化和社會價值是存在的。我們對他人充滿好奇。

Nikhil Kamath:為什麼會這樣,Sam?你覺得原因是什麼? 

Sam Altman:我認為這也深植於我們的生物本能裡。而且正如我之前說的,你不會去對抗那些深植於生物學的東西。從進化的角度看,這完全說得通——不管原因是什麼,我們就是這樣。所以我們會繼續在乎真實的人。哪怕 AI 播客主持人比你聰明得多,它也很難比你更受歡迎。

Nikhil Kamath:所以某種意義上,笨反而會比聰明更有新鮮感? 

Sam Altman:我不確定新鮮感到底是來自“笨”還是“聰明”,但我認為在一個充斥著無限 AI 內容的世界裡,“真實的人”的價值會提高。

Nikhil Kamath:“真實的人”是指會犯錯的人,而不是模型嗎? 

Sam Altman:當然,真實的人會犯錯。這也許是我們將其與“真實”聯繫起來的一部分原因,但我覺得光是知道對方是不是一個真人,我們就會非常在意。

AGI 與人類智能的區別 

Nikhil Kamath:在 GPT-5 上,你們已經有了一個在很多領域都非常聰明的系統,它在一些任務上只需要幾秒到幾分鐘就能完成——在知識、模式識別和短期記憶等方面,已經是超人類水平了。但在確定要提出哪些問題、或者在很長時間內堅持研究一個問題上,你們還遠沒有達到人類的水平,對嗎? 

Sam Altman: 是的。一個有趣的例子是我們最近在數學方面的進步。幾年前,我們只能解決一些需要專家花幾分鐘才能完成的數學問題。

最近,我們在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達到了金牌水平,而那裡的每一道題目大約需要一個半小時來解。

所以,我們的“思考跨度”從幾分鐘提升到了一個半小時。但是,要證明一個新的、重要的數學定理,可能需要一千個小時。我們可以預測什麼時候能做到一千小時的問題,但現在肯定還不行。這就是另一個 AI 還做不到的維度。

Nikhil Kamath:過去幾個月,我在舊金山和紐約之間,見了很多 AI 創業者。大家普遍認為,美國在 AI 方面比大多數國家領先幾年,但在機器人領域,中國似乎領先。你怎麼看機器人,尤其是類人機器人或其他形態的機器人? 

Sam Altman: 我認為在未來幾年,機器人會變得極其重要。最有“AGI 感”的時刻之一,可能就是你在街上看到機器人像人一樣走過,做一些日常任務。

Nikhil Kamath:它們一定要是人形的嗎? 

Sam Altman: 不一定,但世界是為人類而建的——比如門把手、方向盤、工廠設備等等,都是按照人類的身體形態設計的。當然,也會有其他專用形態的機器人,但總體上,匹配人類形態的機器人是個好主意。

Nikhil Kamath:如果我是一個想做機器人公司的年輕創業者,但別人已經有了製造規模,我該怎麼彌補差距? 

Sam Altman: 短期內,你需要找到非常懂製造的好合作夥伴。長期來看,當你製造出足夠多的機器人,它們甚至可以自己製造更多的副本。我們自己也在關注機器人,這是我們需要學習的新技能。

Nikhil Kamath:我用了很久的手機。你可能不會談和 Jony Ive 合作的事,但你怎麼看硬件形態的發展? 

Sam Altman:AI 和以前的計算機使用方式很不同——你會希望 AI 儘可能有上下文、主動幫你做事。

電腦或手機是“開”或“關”的狀態,要麼在口袋裡,要麼在你手裡。但你可能希望 AI 全天候陪伴你,適時提醒、提供幫助,甚至在你忘事時提示你。現有的電腦形態並不適合這種“AI 夥伴”願景。未來的形態可能是眼鏡、可穿戴設備、放在桌上的小裝置等。世界會做很多實驗,但“環境感知型硬件”很可能會很重要。

我們會嘗試多種產品,打造 AI 可以寄居的硬件形態,這將是重要方向之一。

參考鏈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fOaZIGJ_gs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AI前線”(ID:ai-front),作者:冬梅,36氪經授權發佈。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