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銀行表示對美元基礎穩定幣在國內的擴散表示擔憂,並敦促國會積極制定監管立法,以阻斷其對貨幣政策和金融系統的潛在影響。
韓國銀行在8月20日提交給國會的書面材料中警告,目前在部分國內金融市場流通的美元穩定幣可能成為規避外匯管制的通道,並可能對貨幣主權和金融穩定產生負面影響。特別是在USDC這一代表性美元穩定幣的發行方Circle預告將與國內主要商業銀行進行連續會談之際,這一事項引起了金融界的極大關注。
穩定幣是指與特定法定貨幣(如美元、韓元)掛鉤,以保持價格穩定的加密貨幣。韓國銀行診斷,如果外幣基礎穩定幣大規模流通,將導致廣義貨幣量增加和貨幣替代現象,可能削弱國內貨幣政策的有效性。換言之,如果數字美元在國內使用,而非韓元,中央銀行的利率調整可能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與此同時,韓國銀行還具體提出了提高韓元基礎穩定幣安全性的方案。首先,其建議將穩定幣發行方的自有資本要求設定為網際網路專業銀行水平的250億韓元以上,這遠高於國會部分議員提出的5億至50億韓元的資本標準,旨在為應對系統性風險提供最低限度的安全保障。此外,還強調應根據發行量實施差異化監管,並建立獨立的監督體系,comparable to金融機構的審慎監管。
此外,韓國銀行還提出需要組建法定政策協商機構,以應對未來數字化的金融環境。該機構將由金融委員會、企劃財政部以及韓國銀行共同參與,統一管理韓元穩定幣的發行條件、準備資產構成和發行量上限等。如果規模達到一定程度,還考慮由金融通貨委員會直接管理。
與此同時,韓國銀行重申了對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的商業化意願,並計劃加速透過存款代幣構建流通基礎設施。這被解讀為在預設穩定幣共存的前提下,讓銀行直接參與並主導金融創新的策略。
這一趨勢表明,隨著數字資產與傳統金融逐漸融合,金融貨幣當局正在加強制度應對能力。特別是在外匯自由化程度較低的國內環境中,穩定幣的擴散可能動搖政策當局的貨幣控制,因此制度完善討論很可能持續擴大。
實時新聞...前往TokenPost電報頻道
<版權所有 ⓒ TokenPost,禁止未經授權轉載和再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