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密貨幣市場中,隨著與實物資產掛鉤的穩定幣的擴散,分析認為這可能對現有貨幣系統的穩定性產生積極影響。特別是NH投資證券評估認為,穩定幣可能會意外地抑制貨幣供應量增長並遏制通貨膨脹。
穩定幣是基於特定實物資產維持價值的加密貨幣。代表性的有與美元掛鉤的USDT,以及基於歐元或黃金的多種形式,由於價格波動相對較小,因此一直備受關注作為支付和匯款手段。NH投資證券的金用研究員在最近的報告中將這種穩定幣的運作原理與19世紀中期美國自由銀行時代進行了比較。當時私營銀行以黃金為擔保發行自身貨幣,儘管存在諸多問題,但在美聯儲成立之前通貨膨脹率較低,這一點值得關注。
金研究員分析認為,就像當時發行主體之間的競爭引導了擔保資產的穩定性和發行量調節,穩定幣也可以透過類似機制起到抑制通貨膨脹的作用。不過,他補充指出,這需要以資產擔保的信任得以維持,且過度發行得到剋制為前提。
從經濟角度看,穩定幣可以提高貨幣流通速度,為支付效率做出貢獻。實際上,由於降低了交易手續費並縮短了支付時間,這在傳統貨幣數量理論中成為促進經濟活動的要素。相反,如果穩定幣取代銀行存款,貨幣乘數可能會降低,導致整體貨幣供應量減少。這些相互對立的效應交織在一起,可能會導致名義GDP的波動性減小。
與此同時,美國政府已透過相關法案,作為加強美元基礎穩定幣的國際競爭力和未來影響力的第一步。伴隨著這一國際趨勢,國內也正在討論推進以韓元為基礎的穩定幣。特別是以加強全球支付網路和擴充套件本國貨幣數字化為目標的央行主導的數字貨幣(CBDC)的差異點和共存方案備受關注。
這種發展趨勢可能會引導向與實體經濟相連線的貨幣系統的演進,而非加密資產的投機性方面。未來各國金融當局如何將穩定幣納入制度框架,可能會改變國際金融秩序的平衡。
實時新聞...前往TokenPost電報頻道
<版權所有 ⓒ TokenPost,禁止未經授權轉載和重新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