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淘金熱”來襲:高盛萬字研報揭秘企業如何把握支付與 RWA 紅利

一、穩定幣的盛夏已經來臨

8 月 19 日,高盛發佈重磅研報《穩定幣之夏》,指出《GENIUS 法案》通過後,穩定幣將迎來一場“淘金熱”。兩位分析師——詹姆斯・亞羅和威爾・南斯——分別從“商業機遇”和“支付變革”角度展開分析,結論明確:隨著資產代幣化進程推進,穩定幣發行方的機會正逐步放大。

如果把今天的穩定幣放在歷史座標裡,它的角色很像互聯網剛興起時的“在線支付”。當時沒人想到,一個小小的數字支付接口,能最終重塑全球零售業。而今天,穩定幣正在重新定義全球資金的流動方式。

二、美元賬戶稀缺地區:穩定幣的天然市場

穩定幣最重要的應用場景,並不是在美國本土,而是在美元賬戶稀缺的地區。

在拉美、非洲甚至部分金磚國家,當地貨幣動盪、通脹居高不下,人們更願意持有與美元掛鉤的穩定幣,而不是本國貨幣。阿根廷就是典型例子:越來越多居民選擇 USDC,而不是比索,因為後者在一夜之間就可能貶值。

對企業來說,這意味著什麼?

 比如一家出海拉美的中國電商,如果堅持只收本地貨幣,很可能因為消費者不願意支付而錯失 30% 以上的訂單。反過來,如果支持穩定幣收款,不僅能穩定營收,還能規避匯率波動帶來的損失。

根據高盛研報的保守估計,全球有20億成年人更願意把淨資產存成美元,但他們至今沒有美元賬戶。這就是穩定幣的最大增量市場。

三、跨境支付革命:更便宜、更快、更靈活

另一個巨大價值,是跨境支付。

傳統的跨境匯款,就像一輛卡車要在不同國家的高速公路上不斷交路費——慢且貴。穩定幣支付更像一架直飛航班:成本低、速度快、全年無休。

高盛研報測算:

  •  跨國企業使用穩定幣結算,平均可以節省約7% 的傳統匯款成本; 
  •  匯款公司藉助穩定幣 24/7 結算,可以減少大量週末預留資金; 
  •  資金清算週期也能顯著縮短。 

正因如此,Visa、Mastercard 等支付巨頭已經率先下場。Visa 預計未來 12-18 個月內,穩定幣交易結算規模將超過 10 億美元。對普通企業來說,與這些巨頭合作,往往是進入跨境支付新時代的最佳捷徑。

四、誰能發行穩定幣?中型企業的新機會

穩定幣並不是只有巨頭能玩,小企業和中型企業同樣有機會。

  • 小型企業 → 可以與銀行、支付巨頭或加速器合作,先接入穩定幣支付。 
  • 中型企業 → 可以考慮發行自己的穩定幣。 

發行模式主要有兩種:

  1. 直接發行模式:自己鑄造穩定幣,儲備資產(美元、國債等)產生的利息,就是發行方的收益。USDC、USDT 就是代表。 
  2. 白標模式:找第三方(如 Paxos)代工發行,自己面向用戶。收益分成各有不同,有的幾乎全返給合作方(如 USDG),有的全部自留(如 USDT),有的則 6:4 分成(如 USDC)。 

可以把這理解為一種“類金融模式”:企業通過儲備資產獲得利息收益,再將收益分配給合作伙伴或自身留存。對中型企業來說,這是過去難以接觸的增收方式,如今因穩定幣的出現而成為可能。

五、風險與合規:企業必須算清的賬

當然,高盛也提醒:穩定幣不是零風險。

要真正算清穩定幣帶來的節約,必須逐一考慮:

  •  出入金成本 
  •  外匯兌換費 
  •  KYC/AML 合規成本 
  •  欺詐與反欺詐成本 

如果企業貿然下場,很可能在監管或合規環節踩坑,得不償失。也因此,越來越多企業選擇與專業的RWA加速器合作,把成本和風險交給專業機構,自己專注業務拓展。

六、穩定幣之外:RWA 的更廣闊藍海

穩定幣只是 RWA(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的冰山一角。

以美國 13 萬億美元的住房抵押貸款市場為例,目前需要昂貴的評估、產權保險、線下面籤等流程。區塊鏈可以讓其中大部分環節實現低成本自動化,顯著提升效率。

Robinhood、Kraken 已經在嘗試代幣化股票,目標是:

  •  為歐洲用戶開放美股交易; 
  •  提供 24/7 全天候交易; 
  •  為缺乏成熟經紀市場的地區提供接入渠道。 

未來,當更多房地產、債券、股票走向代幣化,穩定幣就會成為鏈上天然的結算工具。換句話說:RWA 越大,穩定幣的價值就越大。

七、把握盛夏:企業的三步走戰略

對企業來說,機會已經很清晰:

  1. 先接入支付:通過合作平臺,快速測試穩定幣收付款。 
  2. 再探索發行:根據自身規模和生態,選擇直髮或白標模式。 
  3. 最後進入RWA:在供應鏈金融、資產代幣化等場景中落地,形成差異化優勢。 

不過,高盛研報也提醒,穩定幣和 RWA 的發展並非“零門檻”,其中涉及合規、風險管理和技術集成等複雜問題。對於大多數企業而言,最有效的方式是藉助專業的RWA加速器 —— 既能避免合規風險,又能在業務規劃、合作伙伴篩選和落地方案上獲得專業支持。

相关赛道: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