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的未來: CZ談穩定幣、RWA 代幣化、去中心化交易所、DAT 模型以及 AI-Web3 集成

本文為機器翻譯
展示原文
  • CZ認為穩定幣不僅是避風港,也是擴大美元影響力的工具,幣安處理著全球近 70% 的穩定幣交易量。
  • RWA 代幣化面臨流動性、監管和設計問題,但穩定幣模型的成功證明了全球代幣化金融資產的長期潛力。
  • 去中心化交易所、DAT 投資模型和人工智能驅動的 Web 3.0 微交易的融合預示著金融的未來,需要全球監管和市場適應。

Binance 創始人CZ概述了金融的未來:穩定幣增強美元、RWA 代幣化、去中心化交易所、DAT 投資模型和 AI-Web3 微交易。



穩定幣:從波動性避風港到全球美元戰略

8月27日,在香港加密貨幣金融論壇上,幣安創始人趙長鵬(CZ)對穩定幣進行了細緻的解讀——它不僅是經濟低迷時期的避風港,更是提升美元全球影響力的戰略工具。幣安目前佔據全球穩定幣交易量的約70%,是生態系統中最重要的分銷渠道之一。

CZ回憶起比特幣“彩色幣”等早期概念如何為 Tether 在 2014 年推出的USDT鋪平了道路。USDT 在 2017 年被幣安整合後獲得了廣泛關注。USDT 迅速成為短期交易者的首選價值存儲工具,使其能夠順利退出波動的加密貨幣倉位,而無需進行法幣兌換。後來,幣USDT與 Paxos 合作,在 2019 年至 2023 年間推出了BUSD ,並在監管機構的阻力導致其停產之前,其市值達到了 230 億美元。儘管如此,幣安仍確保用戶持有的 USDT 全部贖回。

他強調了穩定幣模型的簡單性:一旦合規,交易所就可以無縫發行和贖回,從而受益於低門檻、高流動性和長期盈利潛力。CZ還強調,穩定幣目前促成了超過10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購買——主要來自非美國投資者——這鞏固了美元的全球主導地位。

已有20多個國家嘗試發行央行數字貨幣(CBDC),但尚未實現廣泛應用。相比之下,穩定幣已證明其實用性,並推動了強勁的用戶增長。CZ認為,每個國家都應致力於支持至少幾個穩定幣項目,以增強金融韌性。


RWA 代幣化:流動性、監管和結構性挑戰

現實世界資產(RWA)代幣化潛力巨大,但也面臨諸多挑戰。CZ指出了三大關鍵挑戰。

首先是流動性:房地產等資產本身波動性低,交易量也小。而這些特性在代幣化後,會導致訂單薄弱、週轉率低,並且容易被操縱。

第二是監管:代幣化資產在不同司法管轄區面臨不一致的分類——有時被視為證券,有時被視為商品——需要多個許可證,並給發行人和交易所帶來運營障礙。

第三是產品設計:一些美國代幣化股票未能準確跟蹤其標的資產,從而消除了套利機會並削弱了人們對這些工具的信心。

儘管面臨這些挑戰,CZ強調,主要由美國國債支持的穩定幣的成功證明了金融資產代幣化的可行性。他補充道,資產代幣化的廣泛採用可能會擴大美國在全球的金融影響力。對於像香港這樣的市場來說,在風險資產代幣化方面搶佔先機可能意味著決定性的優勢。


交易所的未來:去中心化 VS 中心化

CZ相信,未來的交易所將在統一的平臺上支持所有代幣化資產——從房地產到知識產權。中心化交易所的成本仍然高昂,且分散在各個司法管轄區,流動性有限。例如,香港市場規模較小,難以降低滑點並有效吸收大額交易。

令人鼓舞的是,香港早在 5 月份就領先美國提出了穩定幣監管提案,表明監管機構願意促進創新。

CZ預測,未來 10 到 20 年,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 的規模將超越中心化模式。儘管 DEX 目前面臨著費用較高、錢包複雜度高以及 MEV 風險等挑戰,但隨著採用率的提升和技術的進步,這些障礙將會逐漸消失。


DAT 模型:連接傳統投資者與加密貨幣

數字資產財政部(DAT)模型為傳統投資者(如上市公司和國有企業)提供結構化金融產品以獲得加密貨幣投資。

DAT 有多種形式:

  • 被動單一資產持有,這是長期持有比特幣的公司採用的一種簡單、低成本的策略。
  • 積極的單一資產交易,需要戰術執行,但會使投資者面臨業績風險。
  • 多資產投資組合,涉及更復雜的配置和再平衡。
  • 生態系統戰略,將資產持有與區塊鏈基礎設施投資相結合。

幣安傾向於被動模式,尤其是以BNB為中心的策略,以降低經濟低迷時期的運營風險。DAT結構允許受監管或合規規則約束的機構間接持有加密貨幣,從而為尚未開發的傳統投資者群體打開了通道。

CZ指出,幣安並不直接控制 DAT 公司,而是通過網絡、專業知識和生態系統合作伙伴關係做出貢獻,進一步擴大其在連接傳統金融和數字資產方面的作用。


人工智能與 Web 3.0:交易的新模式

CZ還探討了人工智能與 Web 3.0 的交匯。他認為,由於 KYC 的限制,人工智能代理將不會使用法定貨幣進行交易,而是會採用基於區塊鏈的數字貨幣。這種轉變可能開啟大規模自動化微交易的時代。

數千個人工智能代理很快就能管理翻譯、日程安排、內容創作和客戶互動等服務,每個代理都能處理小額支付。例如,在免費套餐之外,每篇文章的閱讀費用只需幾分錢,就能在區塊鏈軌道的驅動下創造巨大的收入來源。

然而,如今大多數所謂的人工智能代理仍然流於表面,通常依賴於現有的LLM API,缺乏實質性的創新。CZ強調,真正的人工智能需要龐大的基礎設施——OpenAI每年消耗的資源已超過1PB,成本高達數百億美元。進一步擴展可能會使這些成本翻幾倍。沒有任何一家公司或政府能夠單獨維持如此高水平的投資。

Web 3.0 的去中心化、代幣驅動的融資機制或許是唯一可行的解​​決方案。CZ設想,人工智能將發展成為一種公共產品,開放且去中心化,由代幣持有者共同治理,而不是集中在專有的大型科技公司手中。


結論

CZ 的願景概述了這樣一個金融未來:穩定幣作為美元乘數,RWA 代幣化作為全球市場機遇,去中心化交易所作為主導交易模式,DAT 產品作為機構採用的橋樑,AI-Web 3.0 融合實現龐大的微交易經濟。

對於香港和全球市場來說,信息很明確:監管創新、強大的代幣化基礎設施和分散的金融模式將定義全球金融的下一篇章。

全球金融的未來:穩定幣上的CZ 、RWA 代幣化、去中心化交易所、DAT 模型和 AI-Web3 集成〉這篇文章初步發佈於《 CoinRank 》。

相关赛道: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1
收藏
1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