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雲端憑藉其通用帳本(GCUL)進入支付鏈競賽,旨在為銀行、金融科技公司和商家提供發行和使用穩定幣的基礎設施。
穩定幣即服務 (STaaS) 降低了企業的門檻,Circle、Stably 和 GMO 等參與者能夠快速、合規地推出穩定幣並擴大現實世界的採用。
支付的未來可能是一個分層系統,其中許可鏈、公共區塊鏈、科技公司和金融機構競爭和合作以塑造新的金融秩序。
支付鏈的興起和谷歌的角色
隨著加密貨幣逐漸被主流採用,「支付鏈」已成為下一個重要前沿。與以太坊或Solana等通用區塊鏈不同,這些網路專為支付和結算而建構。它們注重速度、低費用和合規性。在過去兩年中,Stripe 推出了 Tempo,Circle 推出了 Arc,Visa 和 Mastercard 也開始試行穩定幣結算。 2025 年,Google雲端憑藉其通用帳本 (GCUL) 加入了競爭,這表明大型科技公司已準備好在這一領域展開競爭。
谷歌並非試圖自己成為穩定幣發行者。相反,它將 GCUL 定位為一個金融級的中立帳本,銀行、金融科技公司和商家可以使用它來發行和結算穩定幣。 Stripe 將 Tempo 直接與其支付網路綁定,Circle 圍繞USDC設計 Arc,而Google則旨在利用其龐大的雲端業務以及透過 Android 和 Google Pay 的消費者入口點。其目標是成為新支付系統的基礎設施層。透過在 GCUL 上提供安全合規的工具,Google希望為跨境結算和日常零售交易樹立標準。
這種轉變意義深遠。傳統支付依賴SWIFT或信用卡網路等傳統管道,通常耗時數天並收取高額費用。而支付鏈可以在幾秒鐘內處理相同的轉賬,而且幾乎沒有任何成本。隨著Google的介入,穩定幣支付如今已經覆蓋了數十億用戶。對Visa和萬事達卡來說,這是一個直接的挑戰。對於以太坊和其他公鏈來說,這提出了一個不同的問題:當科技巨頭建構的授權網路發展更快時,它們還能捕捉到支付價值嗎?
穩定幣即服務模式及關鍵參與者
如果說支付鍊是高速公路,那麼「穩定幣即服務」(STaaS)就是讓企業融入其中的關鍵。 STaaS 將發行和管理穩定幣的複雜性轉化為隨時可用的服務。企業無需從頭開始建立託管系統或合規流程。相反,他們可以接入 API 或白標解決方案,快速推出自己的穩定幣。這個概念借鑒了「銀行即服務」的概念,但更著重於代幣化貨幣。
Circle、Stably 和 GMO 是最活躍的參與者之一。 USDCUSDC的公司 Circle 不僅提供最廣泛使用的美元代幣之一,還提供 API,讓企業將USDC整合到支付和財務營運中。 2024 年,它推出了 Arc,這是一條專用的穩定幣鏈,旨在加強其生態系統。 Stably 將自己直接定位為 STaaS 供應商,承諾在短短兩個月內推出品牌穩定幣,同時在後台處理託管人和審計師。在日本,GMO Internet 和野村證券建立了一個服務棧,幫助企業發行日圓和美元穩定幣,涵蓋從許可到流通的所有環節。
這種模式意義重大,因為它降低了進入門檻。電商平台或叫車應用程式無需觸及區塊鏈基礎設施本身即可提供穩定幣支付。 PayPal 在 Paxos 的幫助下發行的 PYUSD 已經成為穩定幣即服務 (STaaS) 的典型案例。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採用這些服務,穩定幣將擴展到跨境支付、企業財務和零售結帳領域。對Google來說,STaaS 正是缺少的一環:它透過推動更多企業加入支付鏈並擴大生態系統,對 GCUL 進行補充。
傳統支付與 WEB3 的碰撞
谷歌的舉動也撼動了傳統支付領域。對 Visa 和 Mastercard 來說,穩定幣威脅著它們的核心經濟效益。跨國信用卡支付通常收取 1.5% 至 3% 的手續費,並且需要數天才能完成清算。而穩定幣轉帳則即時到賬,幾乎免費。鑑於Google雲端已經接受 PYUSD,Stripe 正在測試 Tempo 的結算方式,商家和消費者自然傾向於更便宜、更快捷的支付方式。
傳統參與者並未停滯不前。 Visa 正在與商家試行USDC結算,而萬事達卡則增加了對 USDG、PYUSD 和USDC等代幣的支援。據報道,蘋果正在洽談在 Apple Pay 中加入穩定幣。一旦Google將穩定幣直接引入 Google Pay 或安卓系統,競爭將不再僅限於信用卡網路之間。它將在科技巨頭、金融機構和加密貨幣原生企業之間展開。
在 Web3 社群內部,反應不一。許多人認為大型科技公司的湧入是將穩定幣推廣到主流應用的關鍵。另一些人則擔心價值獲取問題。如果大多數穩定幣活動流向 GCUL、Arc 或 Tempo 等許可鏈,以太坊和Solana可能會在支付領域失敗。去中心化與效率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監管又增添了一層壓力:美國國會正在推動穩定幣立法,歐盟推出了 MiCAR,日本也在 2023 年將合規的穩定幣合法化。這為Google等公司提供了合法的擴張途徑,但也加劇了人們對 Web3 價值受損的擔憂。
未來趨勢和市場機遇
穩定幣支付的發展方向現已清晰。 2024年,交易額突破5兆美元,超過全球匯款總額。隨著監管的明確化和機構的採用,穩定幣將在未來五年內成為跨境交易、資金管理和零售應用的核心基礎設施。支付鍊和STaaS將共同推動這一進程:一個作為帳本,另一個作為網關。
谷歌的優勢在於其將雲端、消費性產品和開發者工具完美結合。谷歌雲端可以託管合規的金融帳本,谷歌支付和安卓系統可以覆蓋數十億用戶,而Firebase可以降低應用的整合成本。這使得谷歌在支付鏈領域佔據了優勢地位。但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夠獨佔鰲頭。蘋果、Visa、萬事達卡和全球銀行都在積極投資。公鏈正在利用可程式支付和跨鏈系統進行創新。最終可能形成一個多層級的生態系統,其中許可鏈、公鏈、科技公司和金融機構都將互聯互通。
對於新創企業來說,機會是真實存在的。它們可以為銀行建立穩定幣發行平台,為跨境電商提供支付網關,或圍繞穩定幣設計供應鏈金融和儲蓄產品。儲備金利息收入將創造新的收入來源,並為創新的商業模式創造機會。挑戰在於如何平衡:滿足合規性、確保安全性並保持開放。誰能把握住這種平衡,誰就能塑造下一個全球支付時代。
〈 新支付戰爭:Google、穩定幣與 STaaS 的崛起〉這篇文章初步發佈於《 CoinRa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