槓桿和第三方借貸受到完全限制,甚至中小型交易所也被迫重組。
金融當局已公佈自律準則,限制虛擬資產交易所的槓桿和貨幣借貸服務。分析師預測,積極拓展借貸服務的Bithumb將不可避免地受到直接打擊。日本金融服務委員會和金融監督院(FSS)於5日發布了由與數位資產交易所聯合委員會(DAXA)共同組成的特別工作小組(TF)制定的《虛擬資產借貸服務指南》。他們解釋說,採取這項預防措施是出於對近期交易所之間借貸產品競爭加劇,投資者受到損害的可能性增加的擔憂。雖然該指南本質上是自律性的,但發布後立即生效。
當局對高風險產品實施了全面限制,包括超過抵押品價值的貸款、以韓元計算還款期限以及以貨幣形式發放貸款。交易所被要求僅使用自有資產營運貸款服務,禁止外包或透過第三方間接營運。
每位用戶的貸款限額也設定為最低3000萬韓元,最高7000萬韓元,具體金額將根據交易歷史和經驗而定。佣金率上限為每年20%,這是法定最高利率。貸款對象僅限於市值排名前20的股票,或在三家或以上韓元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Bithumb 是受此措施影響最大的公司。去年 7 月,Bithumb 推出了一項基於抵押品、最高可達四倍槓桿的借貸服務,旨在擴大市場份額。儘管金融監理機構上個月建議暫停新業務,但 Bithumb 仍將槓桿降至兩倍,繼續營運。然而,這些指導方針的發布實際上阻礙了其擴張。
尤其是Bithumb的借貸服務,一直以來都由名為「Blocktureal」的外部營運商經營,而該服務也直接受到這項禁止第三方營運的規定的影響。業內人士預測,Bithumb借貸服務的減少是不可避免的,並將在中長期對交易所的競爭格局產生重大影響。
借貸服務一直是一些交易所的主要收入來源。然而,這項監管規定迫使它們的收入結構發生了變化,預計對資本實力較弱的中小型交易所的影響將特別嚴重。有些人預測,增加交易量的手段減少將導致流動性下降,從而增加它們倒閉的可能性。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借貸服務一直是交易所業務增長的關鍵動力,但隨著監管的放慢,業務模式的轉變已成必然。”他還補充道:“資金有限的中小型交易所很可能在年內經歷重組程序。”
專家認為,這項措施只是建立虛擬資產監管框架的開端。金融當局可能會將監管範圍擴大到證券型代幣發行(STO)、質押和衍生性商品,從而重塑虛擬資產市場。這被解讀為國內虛擬資產制度化過程的一部分,與全球監管趨勢一致。
金融業相關人士表示,“短期內交易所盈利能力下降是必然現象,但長期來看,這可能是建立健全市場秩序的一個契機”,並表示,“不排除當局此次提出的指導方針會引發未來立法進程”。